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杏林夜话图书馆 > 《妇科月经淋漓不断》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李赛美辨证实录,痛经十二载,经方起沉疴(附仲景寒热错杂三方辨析)
李赛美辨证实录,痛经十二载,经方起沉疴(附仲景寒热错杂三方辨析)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导读:多年痛经,寒热错杂、虚实并见,如何判断孰轻孰重?仲景寒热错杂三方(乌梅丸、干姜黄...
中医常来治久泄的方子,针对寒热错杂、肝脾不和,也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常来治久泄的方子,针对寒热错杂、肝脾不和,也有很好的效果。
虚不可怕,可怕的是虚虚实实,寒热错杂[笑哭][笑哭][笑哭]
虚不可怕,可怕的是虚虚实实,寒热错杂[笑哭][笑哭][笑哭]虚不可怕,可怕的是虚虚实实,寒热错杂[笑哭][笑哭][笑哭]
寒热错杂,就是上热下寒?别这么治了,你不知道的秘密是左寒右热
热痞、寒痞、寒热错杂痞
热痞、寒痞、寒热错杂痞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我认为值得商榷,甘草、半夏、生姜,三泻心汤是寒热错杂痞,154条的大黄黄连泻心汤是热痞,热痞的脉“关上浮”,本条“紧反入里...
乌梅丸与厥症
乌梅丸与厥症乌梅丸与厥症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阴气内盛时则厥,故发热厥逆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因此,投用乌梅丸必见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方...
上火下寒怎样引火下行
上火下寒证按照中医的理论,称为上热下寒证,属于人体寒热错杂的表现,可以采用引火归元的方式治疗。所谓引火归元,主要是使用肉桂、川牛膝,具有较好的引热下行效果,达到引热下行从而去除人体寒热错...
寒热错杂证
寒热错杂证寒热错杂证现在临床寒热错杂证不在少见,前些时碰到一例:陈某,女,40岁。平素体弱,易感,易上火,咽痛,现仍未解,咽干,小便热,多饮,清涕,稍恶风,汗不多,面色不华。这种情况大概是...
四逆散加味治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逆散加味治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15g,枳实 15g,白芍 15g,炙甘草 10g,白术 10g,党参10g,黄芩 10g,旋覆花 5g,乌梅 5g,干姜 5g,茯苓 10g,黄连5g纳呆食欲不振者加鸡内金10g,麦芽10g,...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