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殿兴:感动不已的“小感动”

 思与远方1 2021-04-14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感动不已的“小感动”

郑殿兴 
有人对电视剧《小欢喜》,看着看着竟心中生疑了:“小欢喜,哪儿欢喜了?”剧里的小欢喜,不好说绝对没有吧?但我却敢说,现实生活中的“小感动”,却是真有、真个有——真会让您真会感动不已的。

前几天,河北辛集一名6岁女孩在核酸检测后,以翩翩起舞致谢医护人员,感动的,不止医护人员……重庆一位二胎妈妈因早起产检,在医院椅子上睡着了,身边的三岁女儿把妈妈的头抱在怀里……如此让人心动的“小感动”,小朋友能做到,“大朋友”比如警察对民众做的更感人。春节前,宁德一男孩不慎落水,女民警陆燕清见状,纵身跃入湖中将其救出(连同其父),随后带着女儿默默离开了;湖北高速交警荆州大队民警巡逻时见一名小货车驾驶员突发疾病无法开车,民警张珂艾开警车护送,民警付军当'代驾’将驾驶员李先生送到收费站与救护车会合。驾驶员忍着难受坚持问民警姓什么,民警付军说:'不需要问姓什么,就是警察,高速交警。’”

如果,我只在媒体看到这些“小感动”,至少,会打些折扣了。因为,那可以理解为“选择性宣传”……可是,当我联想起那些亲历的“小感动”,就不能不感动、很有些感动了:乘车去公园,常常看到对老幼病残者礼让座位的情景,时时瞧见搀扶老幼病残者上下车的画面;那次,我去超市买东西多付了两块钱,收银员立即把钱退我了。我赶紧说谢谢,人家说谢啥呀?您多付钱了,就该退给您啊!

众多“小感动”,让我想到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还想到了他把自己带的干粮给孩子吃,更想到了他的如此回谢被助者——“我叫解放军,家住在中国。”……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的内容之一,不就包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小感动”吗?如此“小感动”,是历史和当代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光大——他所带来的丝丝温暖汇集、凝聚起来,必将成为战胜任何邪恶的洪流、力量。

我想,“小感动”,不该总是他人感动我们,我们——我和你,也应成为感动他人的主角啊!比如说,帮人推推上坡的小货车、助老人提菜篮子上楼……只要有心,任何地方“小感动”都会、都能派上用场。譬如,国外的助人一臂之力之后婉拒钱财式致谢,换来的是感谢的目光,是口言“差那”同时伸出的大拇指。进一步说呢,就是:掏出我们的热心肠,用“小感动”去化解那些现实存在“小悲哀”“小痛苦”,去减少那些激情伤人、害命的“大悲哀”“大痛苦”,且以此磨练意志,去实现自己理想,去积蓄“大感动”的力量,如昔日的焦裕禄,如今天的钟南山……

《让世界充满爱》,曲好,词更好——但是,从歌名本身我们就知晓、明白了:今日世界,与“充满爱”还有不短的距离。怎么办?一个最现实、最现实之举,就是每个人——都从“小感动”起步……

  

end


作者简介

郑殿兴,北京房山区七里店人。笔名一柽、艾蒿、甄石、关尔……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先后在房山区委和县、市司法局工作,干的多是刀笔活儿。退休多年,已是年逾七十的老头儿。出版《蒿香集》《柽柳集》杂文集(选)等五部;出版《非典型成长》《劲草》长篇小说两部;主持或参与编纂出版新闻、政工书籍三部。杂文及新闻、论文等作品获省市以上奖励及民间奖励五十五篇(部);获北京市司法局新闻写作“金笔奖”和公文、论文、新闻写作“十佳业绩奖”。北京市杂文学会原理事、全国思政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著协会员、高级政工师。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