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黄溍《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百了无恨 2021-04-14

名称】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年代】元

【作者】黄溍

2011年6月1日分别了长达360年之久的《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台湾的合璧,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再次为世人所瞩目,而元代另一位画家黄溍也有一幅《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也具有相当高的史料和收藏价值。这幅画忠实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原貌,但略施淡色,有意与原作的墨笔拉开了距离,是其出发点是对原作的倾慕,目的是对大师作品的领会与学习。本卷作者深悉黄氏画理,着色上没有用大青绿山水惯用的石青、石绿,而让柔和的螺青与淡墨相互渗发,山顶矾头略作渲染,和谐而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种重结构、重气韵,忽略一些不必要的细节的临习态度,使得这卷临本与原作之间达到了神气相合的效果。避免了一般临本容易出现的矜持与呆板,此处正是临画者的高明所在。

聆听艺术|元 黄溍《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元 黄溍《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比较“元人黄潜”临本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原作,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该卷是一件花费了作者很多心血有意为之的临习之作。它忠实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原貌,但略施淡色,有意与原作的墨笔拉开了距离,是其出发点是对原作的倾慕,目的是对大师作品的领会与学习。明代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云:“大痴画格有二,一种作浅绛色者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种作水墨者皴纹极少笔意尤为简远……”,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属后者。原作虽未着色,但黄公望深谙着色法,其在《写山水决》中云“山上有石,小块堆其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靑,又是一般秀润。”本卷作者深悉黄氏画理,着色上没有用大青绿山水惯用的石青、石绿,而让柔和的螺青与淡墨相互渗发,山顶矾头略作渲染,和谐而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生动展示了其用笔特色,即所谓“筋骨相连,有笔有墨”,只不过由于“逐渐填札"(见自跋语)而成,其中复笔、改笔处较多,且历时较长(“阅之四载,未得完备”),作画工具亦不同,虽然大部分画面用新笔所作,也有一些地方用秃笔写出。而临本在用笔上中侧锋灵活运用,没有强调太多的干笔皴擦,使得笔墨效果较原作稍显滋润,在萧索与清逸中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此图展现了富春江一带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坡石,似秋初景色,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间。在细节的处理上,临作放弃了一些琐碎之处,最为明显的是略去中后部的数艘鱼艇。正是这种重结构、重气韵,忽略一些不必要的细节的临习态度,使得这卷临本与原作之间达到了神气相合的效果,避免了一般临本容易出现的矜持与呆板,此处正是临画者的高明所在。临作中山石的轮廓线不再像黄公望的原作一样是对自然体会后的形式再现。原作更接近于真景,山石轮廓含蓄而丰富;临作则显得下笔果断、清晰有力,树木也更加茂密,把黄公望原作中反复出现的混点树(此种为黄公望独具一格的写树方式)规范化,预示出明清之后山水画逐步走向程序化的新趋势。

黄公望原作中善用苔点作“醒法”,且由于历时数年,点染繁复使得画面丰富而精神俊发,临卷则注重大的纵深层次,不为细碎处所惑,使得画面俊朗有序且精神不失,体现出作者极强的控制能力。原作更多呈现出的是简淡天真、素雅恬静气息,临本则多了几分清爽秀润的神韵。临作中高士、水禽、渔人、小艇的呼应关系,点景的村舍、茅亭安排,亦有出己意者,同样建构出一个可游、可居的山水世界。峰峦起伏,丛林亭舍点缀其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皴法得当自然整幅临作气韵通达,毫不板结与拘谨,在不失作品原貌的同时,流露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2011年6月1日分别了长达360年之久的《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台湾的合璧,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再次为世人所瞩目,黄溍的这件《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疑会具有相当高的史料和收藏价值。

聆听艺术|元 黄溍《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元 黄溍《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