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总认为你没文化底蕴!这篇文章太及时!

 暮云深 2021-04-14

写作素材、党报文章、考试真题、各类先进事迹、讲话稿、范文佳文、PPT模板、党建素材、各类电子书等

'

生活是唯一的大师,它轻易就将每一个人的生活压缩到如此雷同,而多数时候,我们却毫无察觉。

'

图片

 

01

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出写著名的《双城记》。
 
书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城市连结起来,讲述了一个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是没想到的是,160多年过去,这本书名字,竟成了当下中国的一个切面。
 
我在一篇描述北京的文章里,就看到有很多生活在“双城记”的人。他们的生活,如同海面被打捞的金枪鱼一般,工作在北京,人却住在天津,廊坊、燕郊。燕郊距离北京不远,只隔着一座五百米的桥。但因为属于河北,房租便宜,很多人租住在这里。
 
每天一早,嘈杂的燕郊有很多年轻人赶往北京上班。三十岁的宁宁,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每天5点钟起床,从门口的包子铺买两个包子、一袋豆浆,就开始奔往到北京西北五环外的公司。
 
这趟路程长达60多公里,需要搭乘一次公交车,换乘四次动车和地铁,耗时3小时。等她下班回到家,往往已经到了10点。除去通勤、工作,吃饭睡觉等琐事,几乎没有任何空余时间。她就这样,每天用6个小时的迁徙,将北京和燕郊连结为一体,过着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记”生活。
 
她的包里永远带着一叠创可贴,因为穿着高跟鞋的脚,走得太快总会磨破后跟。

她的个子不高,乘地铁时,双手勉强能够住吊环。但北京的地铁太挤,一次人潮一来,她被挤得挣脱了吊环,双臂放不下来,她保持着投降的姿势站了三站。
 
那一刻,她再次感受到了王小波笔下,人失去的尊严。
 
这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切面,如果将他们具体的故事,写成一个个具体生活的片段,我相信可以组成一本厚书,这本书的意义一定超越同代作家的任何一本。这本书也一定可以具体到毛孔里去,每一个毛孔都将流淌出时代的真实气息。
 
可这种生活,依然让人感到窒息,让人不禁要问,这种生活里究竟还有生活吗?

图片狄更斯

02

是的,这种生活里,还有生活吗? 这是一个时代话题,这个话题涉及每一个具体的人。涉及年轻人,也涉及我们的长辈。
 
我认识一位安徽阿姨,她朴素地像每一个涌进城市里的人一样,说普通话时,会露出一点点乡音,这乡音之中,有着故乡的记忆,也在人群之中,有一丝胆怯。
 
赵阿姨每天清晨5点就雷打不动地开始扫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中间,没有任何抱怨,甚至没有言语,只是一个人默默面对着坚硬的地面,就像面对着坚硬的生活。
 
我和她认识很久了,却从未说话。我记不得是哪一天,我突然搭了一句话,阿姨像打开水龙头一样开始讲述自己的生活。
 
20年前,他和爱人像鱼一样,从老家涌进城市,他们是几百万涌进城市的人一个切面。我不能说他们的生活,有多凄惨、有多艰难。因为生活里,谁的生活不艰难呢?
 
我没有权力在她的生活里添油加醋,只是想展示她真实的生活。
 
她的真实生活是这样的,十年前,做安装工的丈夫,外出时,被车撞了。然后她独自负担一家人的生活,儿子、女儿都已结婚,日子都是捉襟见肘。阿姨和丈夫,住在最便宜的民房里,这个民房搭建在废弃的公园里,民房没有厕所、没有浴室,做饭在房间外面,一个月只需要500块钱房租。
 
我在她身上,没有看到抱怨,也从未看到她博取他人同情,至少我在她身上看到的体面,超越了很多社会名流,电视名人。我在她身上,也看到像余华《活着》笔下的默默承受,独自带着丈夫生活的艰辛。
 
像她这样的家庭,唯一的日常聚会,就是在有网的小区楼下,全家人一起开启手机视频!那是一个没有火柴盒大的方格,一家人天南海北地就挤在这小小的方格里。这个方格有时候,也会因为网速变化,随时中断,随时卡住。就像他们分割多地的全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一样,随时因为“活着”而变得卡壳起来。
 
我知道,这个时代有很多的大雨,每时每刻都会冲击我们的生活。但注定每一场大雨,都不会忽略掉她,一定会准时无误地打到她身上,而每一场雨,或许用力一点,都注定会将她冲到无影无踪。
 
在2400万人口的上海,赵阿姨只是巨大人群中的一员。但她的身上,折射出的远不只是她个人生活,而是一个不小的中国。
 
忙忙碌碌一生,都在讨生存。拼尽全力,理性一点分析的话,其实也未必能够从“生存”跨越到“生活”。
 
因为生存是一种本能,而生活则意味着哲学。
 
在赵阿姨们身上,我们毫不费力就可以算出他们的收获。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省吃俭用,在老家县城最多买一套房。而她们的失去,也非常明显,她们失去了家人团聚,孩子培养,失去了家庭温馨,失去的是整个生活。
 
对于赵阿姨们,理性一点来分析的话,她们又失去了什么?中国这样的家庭又失去了什么?

图片


03

毫无例外的是,我们都失去了烟火气的生活。
 
烟火气,对于当代的我们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很遥远,很旧的词,像出现在明清小说的专用词汇,好像不属于当代。我想说的是,这个词并不久远,只是你无动于衷罢了。
 
在一次饭桌上,我的一个朋友也曾嘲笑这个词,他说我们难道不是每天都在为了一日三餐,在真正的人间烟火里边摸爬滚打吗?还谈什么是烟火气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这未免过于刻薄,但这一定是当下很多国人的理解。
 
这里面代表了一部分人对烟火气的误解。烟火气不是油烟气,不是系个围裙,做一顿饭菜,填饱肚子,这就叫烟火气。
 
真正的烟火气,是有滋有味、从容闲适的生活,这是常识。是年轻人可以慢一点,可以不着急,可以慢慢积累力量。是中年人能下班后徜徉胡同口,可以看黄昏灯火闪烁,感受猫狗儿童的欢笑热闹。是老年人能独坐阳台乘凉,看群山慢慢没入朦胧夜色。
 
烟火气不是各大视频APP上的表演,而是真真切切存在着的生活。是不需要反复讲述的生活,是触手可及的生活。
 
可是试问,当代还有多少人拥有这样的生活呢?
 
有一段时间,我把中国一些旧书梳理了一遍,发现我们中国,最好的书其实都在写俗世精神,字里行间都充满烟火之气。《论语》如此、《红楼梦》也如此、即便是厚重的史书,也会留一些笔墨,写到烟火之气。
 
比如近现代的汪曾祺先生,一生都在写烟火之气。即便在战乱中国,依然都会选择写烟火之气,因为他觉得烟火气,正是我们所失去的东西。在有一篇小文章中,我记忆非常深刻,我觉得这是整套书的灵魂。说有一天汪老出门,门不上锁。有朋友来造访他,见他不在准备走,而这时发现桌上放着一张小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后来那个朋友,就搬了把竹椅,悠闲地在院子坐了一下午。听风,看云,真的和他院子里的花待了一下午。
 
这是一个造访失败的故事,但传达的不是失望,不是焦躁,而是生活的从容和美好。
 
但这种烟火气,现在只能去文学作品里找,在生活里已经找不到了。我甚至偏执地认为,即便找到,也是伪装。

图片

汪曾祺

04

这样的感慨,不只是文人式的感慨,我的很多朋友,他们不是文人,也会在聊天中,不经意间流露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我前面讲述的两个例子,许多人认为都是普通人的故事,那我将要讲述的一定不再是普通人。

就拿我认识的一个企业家来说,他身家数十亿,很有钱了。武汉疫情时,他的公司捐了两千万,他有足够的承担,也对社会有足够的热忱,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他对社会有着很好的分析,也富有智慧,他看待中国,远比我要深刻,通常在他那里,我只是学生。

如果拿世俗标准来评价,他一定是成功人士。我在和他交往过程中,我看到的他的生活,只是特别忙,365天有300天以上都在出差,不停地工作。而有一次,我们聊到人生憾事,他想了想说了一句让我吃惊的话:

这些年来,没有陪过家人去过一次菜市场。

菜市场是市民的日常,而对他来说却是奢侈。中国的烟火气,不在达官贵人,不是厅堂之上,很多时候,就在人人都忽略了的一方菜市场里。而这位朋友,赢了很多人生,却唯独在这一方世俗生活里,主动承认了自己人生失败。

我知道,他说的不只是一方菜市场,而是长长久久的陪伴。

去年过年,他伤感地说:

看着儿子,就像当年的父亲看着自己。不知不觉,一代人就又这么过去了。

他在生活里得到了很多,可他失去了什么?这依然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我所讲述的人,我可以保证全部都是生活里真实的人,没有任何虚构成分。我的另一位朋友,30多岁。

我们常常在深夜相遇,而相遇也是在微信里诉说衷肠。

我这位朋友投了几千万创业,每天忙得心力交瘁,回到家冷锅冷灶,没有一丝烟火气。今年疫情后,他决定最多再烧完今年,如果实在不行,就继续干老本行。但如果再回去干老本行,可能又是从零开始。巨大的压力,让他特别焦虑,所以常常失眠。

有天半夜,他发微信跟我说:

我以前厌倦那些老同学在老家小县城的生活。但现在忽然打心眼羡慕一个开大排档的同学,那同学生活规律,干活勤快,每天收完摊,悠悠嗒嗒坐在凳子上抽烟,然后再骑着小电瓶车带着妻子回家。虽然赚得不多,但活得从从容容,起码有个生活的样子。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也许他只是失意,才如此诉说。如果他成功了,他还会这样说吗?这依然是一个波澜不惊的对话,对话正在展示我们羡慕的,或许正是我们此刻正失去的生活。

图片

05

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讲述3天3夜。只要你去向任何人那里打听生活,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给你讲述一堆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过于真实,甚至不需要掺假。
 
这些故事,都毫无例外,展示着我们的得到和失去,拥有和遗憾。悲观一点来说,或许生活的本质就是失去,但是我们应该察觉失去。
 
我常常也会在真实的生活里,反观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生活,如果非要找一个时代来对比的话,我们更像20年代的美国和90年代的台湾。在高速的社会运转之中,每个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地位高、收入好的人群,都毫无意外,裹挟在时代机器的高速运转中,然后几十年,很快就这样过去了,每个人就这样毫无例外地疲惫地老去了。
 
清醒一点来说,我们的中国,和过去的传统中国,也截然不同。人们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之下成长,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崩塌,变得愤怒、甚至有一些戾气,情感世界匮乏,精神世界压缩。
 
但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一直都是在世俗精神里得以安顿。如林语堂所说:构成我们人生的,更多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平常小事,寻常烟火。
  
但有时候我会真切地感觉到,那个弥漫着烟火气的中国显得无比遥远。每当我坐着夜晚的出租车,从高架桥上,看到上海鳞次栉比的高楼时,大片大片的窗户都在亮着,这构成一个城市的灯火辉煌。
 
但这万楼灯火里,却尽是如它们玻璃的外观一样冰冷的气息。那里没有丝毫过去“世间儿女,呼灯篱落”的烟火之气,只有熬夜加班中做不完的报表,敲不完的代码,开不完的会议。注视这些窗子久了,自己也会倦意袭来。
 
这背后折射出了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但我没有资格给任何人提出建议,这也是我能力之外的事,也许整个世界都是如此,也许整个人类走到今天,一切皆是必然。
 
具体下来,我既不能劝企业家朋友放弃公司,然后高兴地回家陪孩子。也不能劝创业的朋友,放弃拼搏然后回老家过一份踏实生活。我更不能劝保洁的赵阿姨,扔掉城市的保洁工作回家慢慢养老。我更不能劝双城记里的人,选择逃离。
 
这其中任何建议,都是非常不负责的。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选择,其实都在心里盘算过无数次,当下每个人所走的路,都是精打细算,左右思量之后的最优选择。
 
一旦放弃这个选择,或许将承受比失去烟火气要大得多的代价。
 
而我能做的只是反思和展示。
 
是的,生活是唯一的大师,它轻易就将每一个人的生活压缩到如此雷同,而多数时候,我们却毫无察觉。

~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