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五星辉煌 2021-04-14

说起“一大二公”这个词,相信大部分人眼前都会出现这样一副景象:一群人吃大锅饭菜、干集体农活、挣自家工分。没错,这就是我国建国初期,为促进经济建设、助推祖国强盛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情景。

1958年7月1日,我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为呼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倡导,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为开展经济建设作出努力。然而,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一系列诸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不切实际的口号以及一系列不符合事实的目标计划,最终让人民公社走向覆灭,使得全新的土地政策取而代之。在走过了20多个春秋后,几乎所有的人民公社都成为了历史的烟尘。然而,有这么一个地方,它至今还保留并且践行着人民公社的生产方式,它就是河北晋州的周家庄乡。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01 68年的公社历史,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952年,周家庄乡响应国家号召建立合作社,1958年,周家庄乡人民公社正式成立。到了1984年,当举国都在为从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努力的时候,周家庄乡的负责人并没有一股儿脑地顺应潮流,而是发动全乡村民进行投票。投票的结果显而易见,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人民公社,仅仅只有两户人家“与众不同”。于是,人民公社在这里一扎根就是68年。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时间的长河会淘尽砂砾,现出黄金。68年来,周家庄乡人始终坚持人民公社的生产方式,那里的大多数村民都还是以社员的身份过着“大集体”的日子,服从统一调配、集中在一起耕作、记录工分、分食口粮。虽然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对于我们来说像是“老古董”“旧思想”一样的存在,但是周家庄乡人用他们实实在在的收入告诉我们,选择适合的自己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在周家庄乡的党组织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人民公社发展良好。不包括额外的经济收入,每年过万的纯收入对于他们也相当于是家常便饭一样的平常事,这些实实在在的收入都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02 有执着的坚持,亦有与时俱进的创新

如果只是一味地坚持原始的人民公社形式和运作方式,周家庄乡的老百姓或许不会获得上文提到的高收入,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借用“旧方式”走上了“新时代”的发财致富的道路呢?

原来,进入新社会的周家庄乡并没有一味地因循守旧,而是积极创新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遍地开花。红地球葡萄、高档苗木、优质小麦繁育、鸭梨种植四大专业生产基地自成风景;阀门厂、彩色胶印厂、建筑公司、纸箱厂等10多家集体企业助力就业;更统一建有以高标准设计的二层楼房以及一系列配套设施齐全的文娱场所,能够充分满足当地民众在文化娱乐上的各种需求。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林立的各种工厂,也可以欣赏到各具特色的种植园;既可以感受到传统集体计划经济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美融合,也可以在文化宫、图书阅览室、影剧院等文娱场所畅游休憩,体验人文之美。他们在追求经济发展,但也未曾放弃精神建设。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03 是最后的人民公社,也是最美的乡镇之一

如果说“最后的人民公社”是一个足以吸引我们前去周家庄乡的噱头,那么,“最美乡镇”绝对可以成为我们为之驻足的理由。比起一些地方“经济环境两分离”的发展方式,周家庄乡可谓是完美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硬道理。

一条条令人心旷神怡的林荫大道,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更不用说它的农业特色观光园,春暖花开时,整个就是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的竞技场。毫不夸张地说,随便哪一个地方都可以作为“网红打卡点”的良好选择。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除了平日里挣工分所得收入以外,由美丽的风景延伸出来的旅游产业,也为当地的老百姓赢得了一份额外而且可持续的收入。

美丽的自然风光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而文化建设则能带给人智慧的启迪。在周家庄不仅有动人的风景,更有丰富完备的文娱场所。这里不仅文化宫、影剧院、图书室一应俱全,而且还有针对农民就业的岗前培训中心,为他们上岗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里还给广大群众办了养老津贴、退休制、用电补助、集体负担新农合筹资款等11项福利事业。真正做到以民为根本、为民谋福利。

也正是因为这里经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它也先后获得“文明乡镇”等70多项国家荣誉。2017年,还成功入选2017中国最美村镇50强。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04 人民的好生活,即是党的心之所向

毋庸置疑,周家庄乡繁荣的现状,离不开1984年周家庄乡上级对民意的重视和尊重,更离不开68年来,几十代周家庄人的坚持和建设。

就整个大时代而言,人民公社早已沦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粟米,甚至还是那种变质发霉的不良米粒。然而,不管任何事物都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正是因为深谙这一道理,党才能顺应民意,支持人民公社在当地的发展和延续。同时,也是得益于党的支持,当地的人民公社才能更好的发展。

这里保留人民公社60多年,人均收入超全国水平,位列全国最美村镇

这也恰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是党持之以恒追求的奋斗目标和永远的心之所向。

如今,周家庄乡的“人民公社”也已经走过60多个年头,他们坚持着适合他们的道路,也吸收着时代的精华。质朴的坚持让他们保有“同吃一锅饭,同干一份活”的戮力一心和亲近,顺势的发展让他们拥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能力。相信这样一个群体永远会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