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评论《危险动物》|都市男女,如何飞出「楼厦网格间」

 文穴阅读馆 2021-04-14

友方评论员:Dubesor

校对:litcave 工作室

配图:Online

LIT.CAVE编辑部

这里是「小说评论」栏目,我们会在每周一发布近期出版的小说书单,向读者征集评论,并在周日集结推送。

本文为读者投稿的评论精选,在本号独立推送。

评论书目:《危险动物》

作者: 程皎旸

青年作家程皎旸的短篇小说集《危险动物》为我们展示了一系列颇为丰富的各色众生相:出卖寿命孕育胎儿的年轻夫妇、最终失去记忆的镜面骑士、喂养老鼠的神秘女人、长着翅膀的地铁女孩……

我们不妨从叙事题材上对它们进行一次粗糙的划分:

一类以软科幻为故事外壳,探寻和审视现代都市人在急剧上升的生存压力下的微妙心理,包括《另一个空间》《镜面骑士》《我能再见你一面吗》《飞往无重岛》;

另一类则偏向于都市奇幻传说异闻,包括《危险动物》《乌鸦在港岛线起飞》《火柴盒里的火柴》《透明女孩》《消失奇遇记》,还有一类是落地于现实生活的《螺丝起子》《破茧》。

虽然并非出生于香港本土,但我总觉得程皎旸的外来者身份反倒帮助她得以跳脱出常常落于窠臼的创作思路。

「港漂」似乎是作者十分热衷于描摹呈现的一个群体。我们可以看到一纸留港签证总是成为她笔下角色不断生发焦虑与不安的源头,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留在这里」的焦虑。

不管故事发生地是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丛林,抑或密集狭小肮脏不堪的劏房,作者好像特别钟情于书写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存在巨大落差的一类人,他们是漫无目的地游荡于香港城市空间的质点,也是无依无根任意漂泊的一片浮萍。

基于这样一种「精神-肉体」的参照关系,我们便大概可以理解她笔下何以如此频繁地出现身体拉伸「变形」又或者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角色,诸如脸部被植入镜面、长出翅膀、身体涨大或变透明……事实上,这样一种外形上的变换更像是人物产生的病症,同时也是角色因不堪于外界巨大压力下亟需纾解现实焦虑而找到的出口,意图飞往一个「不用吃饭,不用落地,不用赚钱,不用供楼」的乌托邦。

在这十一篇故事中,我个人最喜欢《我能再见你一面吗》《破茧》《透明女孩》《消失奇遇记》四篇。

《我能再见你一面》里尝试将一个包含科幻色彩的外壳与探讨都市男女微妙心理活动的故事内核进行组接,说到底作者并非仰仗以「虚拟男友」这样一种具有近未来科幻色彩的服务作为噱头,这充其量只是她讲故事的一个引子,使我感兴趣的地方正是在于作者以老练沉稳的笔调一步步地交代女主角那些复杂幽微的心理动向,读来细腻而引人;

《破茧》的出人意料之处在于它并不完全按照读者的惯常思路来推演事件,它偏不,带着自己铜豌豆般的最后一点倔强,及至末了我们甚至可以瞥见作者教角色只能痛苦但也别无出路地正视生活本身的闪烁目光;

《透明女孩》与《消失奇遇记》则写出了一种难得的「轻盈感」,殊为可观。

因着居住在香港一隅,程皎旸深入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内部,用手中之笔照见了那些犹如蜂蚁般囿困于楼厦网格间终日忙忙碌碌的都市男女的生存状态。

作为一个读者,我已经不满足于这十余篇什带给我的阅读体验了——它们毋庸置疑是闪着亮光的切片,令我想进一步知道书中的那些「他」、「她」的后续故事。

——他、她们到底最终会去往何处?就像有如一体两面的《螺丝起子》中的「茉莉」和《消失奇遇记》里的「莫粒」:她们会留在这儿吗?还是飞翔着离开?

查看纪念卡,点击「文穴阅读馆」进入服务

喜欢阅读,记得把【文穴】加为🌟星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