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sel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作者:[美] 布莱克·斯奈德 本书简介 《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是好莱坞编剧、剧本导师布莱克·斯奈德的代表作。这是一本简练、清晰的实战派指导手册,它不讲玄而又玄的原理理论,而是坦诚地传授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经典写作套路和技巧,直截了当,上手即用。从让主人公“救猫咪”,到一句话故事,到结构节奏,再到推销剧本时必须注意的风险和机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职业经验,对于商业剧本写作的方方面面都给与了细致清晰的解答。 对于编剧新手来说,这是一本写满通关答案的“作弊纸”;对于职业编剧来说,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实用工具书。当然,它也适用于小说家、文案写作者,以及那些希望破解好莱坞套路的影迷们。 无论是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还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在布莱克·斯奈德看来,这样的编剧教材遣词造句还是过于学术。 由于对电影的态度过于敬畏,他们很难用接地气的语言告诉你如何创作出一个能卖钱的好剧本,所以他就亲自写了这本《救猫咪》——非常通俗的编剧入门教材。 布莱克何许人也,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老编剧。据他自述,他的写作已经持续了20年,剧本也早卖了好几百万美元,甚至有不少真的被搬上了银幕。他也从不少人那里取过经,比如比较有咖位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迈克尔·埃斯纳等,算得上是一个老牌编剧。 虽然有些笼统,但是《救猫咪》这本书提供的方法操作性非常强,主要分了8个板块,分别从故事梗概、情节模版讲到了故事结构,有些虽然比较主观,但大部分都很实用。 一、高概念化电影 首先电影必须由一句话呈现,高度概念化的电影能一下子抓住观众的好奇心。 布莱克认为好的高概念化电影必须具备4点: 1/ 反讽 2/ 美妙的脑补画面 3/ 目标观众与拍摄成本 4/ 绝妙的片名 而且他建议写作者拿着自己的一句话电影去问问别人,看看是否可以吸引到自己的观众。 二、故事原型 紧接着,布莱克提出了10种现有的故事原型,每一种都涵盖了基本的情节模式。 1/ 屋里有怪物 2/ 金羊毛(寻宝) 3/ 愿望成真 4/ 陷入困境 5/ 人生变迁 6/ 伙伴情谊 7/ 推理调查 8/ 傻瓜获胜 9/ 体制之下(群体故事) 10/ 超级英雄 在他看来所有的优秀电影很难跳脱出这10种原型,但是在讲故事的时候会使用不同创作模式和艺术手法。 当然有些人会觉得这可能会限制人的想象力,毕竟有些现代电影很难和这10种原型种的任何一种匹配,但是布莱克分类并非让你局限于这些原型,而是让你更好地理清自己作品类型,从而更精准地创作出吸引人的作品。 三、角色与原始动力 故事原型虽然重要,但是人物的出彩与否往往决定了剧本的好坏。 所以布莱克指出,我们必须想清楚这个剧本是关于谁的。 「虽然更多情况是现有一个创意,如果这个创意里正好包含了主角,那就是撞大运了。」 对于人物的塑造布莱克举出了3个必须遵守的要素: 1/ 能在剧情环境中引发最强烈的冲突; 2/ 在感情上有最遥远、最曲折的路要走; 3/ 能讨绝大多数人的喜欢。 其次就是原始动力。 这一点其实弗洛伊德提供了很多思路,比如性本能和死亡本能。 布莱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他觉得生存、饥饿、性、保护所爱之人、对死亡的恐惧是故事中必要的原始动力。 你的动力是否原始,决定着你的动机是否强烈,从而决定着你是否能产生代入感。 可以说小说的成功与否,角色的因素影响很大。 当然对角色类型的了解同样可以让人物创作更加丰满。 对此布莱克给出几个例子: 1/ 「奋斗的小伙子」:典型的美国式角色; 2/ 「春心萌动的好姑娘」:心灵纯真羊毛可爱的女孩子; 3/ 「小淘气」或「小机灵鬼」 4/ 「性感女神」 5/ 「迷人男神」 …… 当然除了主角,我们往往也会遇到特殊情况,写一些奇怪的人物或者群像电影中主角,对此布莱克给出了以下要求: 1/ 首先能让读者产生认同感; 2/ 能让读者从他身上学到东西; 3/ 要有魅力让读者想继续看下去; 4/ 让读者相信他理应获得一个圆满结局; 5/ 具有某种原始驱动力,让读者感同身受。 四、至关重要的结构 很多人可能觉得艺术创作应当摒弃固定的结构,但是故事,特别是商业化的剧本创作确实需要一些专业的结构来驱动故事达到最佳的效果。 书中,布莱克还提到了维基·金的《21天搞定电影剧本》,并由此创造出了布莱克·斯奈德节拍表(Blake Snyder Beat Sheet),这里包含了15个节拍,括号是页码。 1/ 开场画面(1) 2/ 阐明主题(5) 3/ 布局铺垫(1-10) 4/ 触发事件(12) 5/ 展开讨论(12-25) 6/ 进入第二幕(25) 7/ 副线故事(30) 8/ 玩闹和游戏(30-35) 9/ 中点(55) 10/ 反派逼近(55-75) 11/ 失去一切(75) 12/ 灵魂黑夜(75-85) 13/ 进入第三幕(85) 14/ 结局(85-110) 15/ 终场画面(110) 虽然这看上去像是套路,但是布莱克坦陈只要自己去推销剧本,都会按照这一页纸的格式来。 开场白比较好解释,在某种意义上奠定影片的基调、类型、风格和隐藏的危机。 而阐述主题则代表着部分需要暗示电影主题。 可以说在第一幕里,创作者最重要的事就是埋线布局,让整个故事得以在之后反转, 故事发展到第二幕,最晚不能晚于25页,而且主角必须主动决定进入反向的剧情之中。小说中的玩闹和游戏则会兑现电影宣传时的一些创意元素和亮点。 而后续的内容也不用太多解释,从中点开始,反派就要逼近了,紧接着就是整个剧最低谷的时候,也就是布莱克说的,失败的假象最容易发生的时候,而且失去一切往往也包含一个重要的角色死亡。 当然在最终幕中,人物最终获得了胜利,而这里特别要注意的应该是终场画面,可以说,电影的最后一幕和开场画面应该是相反的,用来证明事情的的确确发生了变化。 五、如何填充框架并运用一些技巧 有了框架,接下来布莱克就提议用卡片将剧情和人物细节填充进去,无论是卡片数量还是变化冲突,务必要精确到具体的一张,并拷问自己是否应该留住这张卡片。 在面对那么多卡片的时候,布莱克提到了两套符号,+/-与><。前者描绘情感变化,而后者描绘冲突。 每个桥段必须明确这两个符号,所以创作者必须将每场戏都是为迷你电影。 除此之外,布莱克列出了8个创作法则,在我看来更像是技巧: 1/ 救猫咪(事先预告人物性格); 2/ 泳池里的教皇(多提供场景暗示); 3/ 切勿出现双重魔幻(魔幻元素只能出现一次); 4/ 铺垫不要过长; 5/ 黑人兽医(元素不要过多); 6/ 小心冰川(行动切勿拖沓); 7/ 人物弧光(成长/转变); 8/ 别让媒体掺合(局限人物场域)。 当然不管是技巧还是套路,某种程度上它们值得学习,但也值得突破。 其实无论是商业写作还是艺术创作,我们都难免需要学习一些基础能力掌握一定技巧。所以总的来说,布莱克的《救猫咪》算是不错的编剧入门教材。 不过,话说回来,学了再多,动笔去写,才是关键! 喜欢阅读,记得把【文穴】加为🌟星标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发现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