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穴书评|独立女性控诉贤南哥们,但男性也不是天生的(2687字/7分钟读完)

 文穴阅读馆 2021-04-14

作者:Jay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给贤南哥的信》

出版社:磨铁·文治图书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作者:赵南柱 / 崔恩荣 / 金异说 / 崔正和 / 孙宝渼 / 具并模 / 金成重 

本书简介

7位韩国文坛代表女作家联袂书写,7篇将女性置于故事核心的文学力作。被誉为韩国“女性主义文学”里程碑的重磅作品!出版即被评价为“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最完美见证”。

前些年,赵南柱的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中译本出版,在国内火了一把。

金智英这个名字,在韩国,就好比我们的「X国庆」一般普遍。正如她的名字一样,金智英一生平平无奇,她是弟弟的姐姐、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婆家的儿媳、公司领导眼中面目模糊的下属……这本书出版前,韩国的图书编辑,以及作家本人赵南柱都没想到,它会成为现象级畅销书,当时,恰逢韩国乃至东亚的性别平权运动,「金智英」终于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

对于性别平权运动者来说,这部小说写出了韩国女性当下的生存状况,但是反过来,这部小说似乎已然被当作了「运动」的工具,现在谈到这部小说,似乎焦点都落在了女性的身份和社会处境上。

最近出版的《给贤南哥的信》,也借着平权运动的风而来。《给贤南哥的信》是一本短篇小说集,由7位韩国作家写成,被誉为韩国「女性主义文学」里程碑的重磅作品。由此,如果我们不带着女性主义文学的态度去读,似乎都有点不好意思。

一、控诉贤南哥们

七篇小说中,赵南柱的《给贤南哥》可谓是最重要的一篇,它以书信的形式写就,主人公向贤南哥倾诉自己对这段感情的不舍,但因为不愿意以「贤南哥的女人」的身份过日子,她还是拒绝了男人的求婚。

这部小说在叙事上十分精妙,虽以第一人称叙述,但叙事的中心是「你」,姜贤南。从小说开始,「我」的出现是为了给「你」引路去工学院,随后的叙事里,父亲对「我」上大学的担心,「我」的学业多亏「你」的帮助,这都营造了一个被动接受角色的印象。「我」将自己在这段男女关系中处于被动、附属位置的原因,归咎于「你」一直以来的占据。

赵南柱在小说中塑造了十分典型的东方女性形象,柔弱,含蓄,内敛。为了取悦男友,主人公的生活喜好和社交关系,都不得不以「你」为中心。不知不觉间,「我」发现自己的一生正在被「你」安排,终于,在「你」求婚之后,「我」意识到婚后的人生多么糟糕,「我」毅然断绝这段男女关系。

明明是一段长达十年的感情关系,这封分手信所倾诉的,相比于一般情侣的爱恨痴缠,更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崩溃。原来自始至终,「我」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个受害者。

问题也在于,面对这样一个受害者自述的文本,我们无从批评,无从指出它的弊端,因为任何指责都可能使我们被扣上施害者的帽子。我们似乎忘记了,第一人称叙事本来是可被读者怀疑的。面对这类的倾诉,我们总会自然地站在受害者一边。并不是说受害者不值得同情,只是在同情之余,她的遭遇和倾诉本身,都应引起我们思考。

二、独立女性的噩梦

女性的个体地位仿佛是从家庭里建构出来的,这一点在小说《你的和平》中有所体现。

「与婆婆同住后,静顺随即明白一件事,这家中的夫妻不是自己与丈夫,而是丈夫与婆婆。在丈夫与婆婆的关系中,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这样一个「妈宝男」丈夫,把静顺变成了锱铢必较的人。我们发现,年轻女性受到的桎梏,竟然是老一辈女人来给戴上的,年前女性在家庭面前不断克制自己,扭曲自己,多年之后,又把自己承受的一切转移到下一代——女儿或媳妇那里。女性的悲剧如此轮回反复,更可怕的是,这些老女人对自己的独断专行还洋洋自得。

这几位作家的笔下,女性似乎是男性释放身体欲望的对象。在《更年》中,「我」的儿子15岁就将同龄女性当作欲工具,儿子把这种你情我愿的事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连父亲都说:「问题是出在那些在男人面前投怀送抱的女人身上吧,我们的儿子有什么问题?」

男性掌控话语的社会里,即便男女双方自愿发生关系,女性都会被视为吃亏的一方,为了让这段关系体面一些,男性必须「负责任」。

「负责任」虽然意味着男性会成为双方之间占主导的一方,但归根到底,只是对吃亏的女性作补偿罢了,这非但对女性来说不公平,而且还是进一步的剥削。就好比在特定的礼俗下,双方因为有过一次拥抱而不得不结为夫妻。

另一方面,男性也是受害者。15岁的儿子和女性发生关系,是为了「消除压力」,他能交出漂亮的成绩,不忤逆大人的意思,可以说是一个「模仿生」。

在男性话语的社会里,越是「优秀」的男性才能掌控更大的权力,那么在这些要求之外,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是恰当的。这种受害,不像女性那样体现为被奴役的受害,而更是一种异化。

女性的身体仿佛一套器具,她们不断地让它变美、再变美一些。在《让一切回归原位》中,「我」的手因为湿疹长了一些褐色斑点,不断被人注意和提醒。褐色斑点使她感到羞耻,因为这不是男性所想象的、一个女人应有的好看的手。最后「我」解开绷带,这只手竟然变成了男人的手。

女性被定义为必须是「美」的,一旦在男人看来丑陋,那她的手就不配是女性的手。

三、独立男性?

这本书所收录的小说中,以上提到的四篇,是比较注重女性在两性、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书写,因而现实的意味更强。另外三篇多了些奇幻、悬疑和科幻的色彩。

它们诚然揭示了女性在男性话语之下的生存境况,尤其在平权运动的风波之下,我们很需要这样的声音。近些年,韩国经济高速发展,相应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暴露,从素媛案到N号房,在中国人眼里,韩国女性也在撕下「整容」的标签,而展现出她们坚毅和自信的一面。

只是,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到,《给贤南哥的信》是一部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它总会存在某方面不足的,譬如人物扁平、主题单调浅显、观念先行等等,小说未尝也有缺陷,比如把某些文化符号区分、指认为男性的或女性的。既然,女性掀起平权,是不想接受男性强加的一些观念进而统治,像化妆、减肥之类,那么,也不应该肤浅地把男性塑造成有保护欲的(贤南哥)、处于某个等级上的(科长)、被学业和职业定位的角色。

平权的另一部分,是给男性撕掉那些阳刚、事业成就、负担家庭责任、学识之类的标签。毕竟,正如「女性」是被长期文化环境塑造出来的一个弱势群体一样,「男性」也不是天生的,也许在男性话语的社会里,他们有着占据和统治女性的可能,但,对于独立女性来说是噩梦的那些东西,放在「独立男性」面前,又何尝不是一套牢固而锈迹斑斑的枷锁呢。

首届文穴&后浪书评大赛已进入评审阶段

请选出你认可的入围书评

喜欢阅读,记得把【文穴】加为🌟星标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发现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