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的棋局——沃邦元帅的攻城推进表

 双飞金燕子 2021-04-14

要塞的攻守之战是欧洲战争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防设计技术的持续进步增大了欧洲军队攻占邻国领地的难度,因为他们不得不扫清横亘在进军路线上的一系列的城镇和要塞。17世纪的欧洲军事家之间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观念,即野战战场上的胜者所得之地仅限于乡村郊野,唯有攻占城镇要塞,才能将整片土地的控制权牢牢地握在手中。正因如此,城镇攻坚战的重要性益发突出,在欧洲战场上也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军事工程师,而太阳王麾下的首席工程师,活跃于17世纪中后期的沃邦元帅无疑是这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星。

大师的棋局——沃邦元帅的攻城推进表

作为攻城军队所能装备的最强力、可怕的武器,即便是威力强大的重型滑膛炮在面对日益精进的城防技术时依旧显得力不从心。在食物和弹药储备充足的情况下,由砖石外面包覆厚重土工,遵循几何图形构造而设计修建的意大利式要塞体系让守城者们有了对抗火炮部队的底气,坚固、完善的火炮要塞可以长期抵御敌军炮兵和工兵的联合进攻。攻城军即便以惨重的人员伤亡为代价亦难逃无功而返的命运——“数以百计的勇士们的尸体层层堆积,浸泡在血水中,任由幸存的士兵们踏过”,如此惨烈的情景绝不仅仅只发生在半岛战争中的攻城战中。 任何一座具备战略价值,处于两军争夺之下的城池随时都可能演变为吞噬成千上万鲜活生命的地狱。

大师的棋局——沃邦元帅的攻城推进表

沃邦的攻城理念

在沃邦看来,以挥霍将士们的生命为代价,如同蛮勇而盲目的公牛般横冲直撞的用兵方式是愚蠢而不可取的,士兵们的勇气和悍不畏死的冲锋不应成为指挥官掩饰自己无能的遮羞布。因此,虽然背靠太阳王庞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但沃邦并不愿意拿将士们的生命去做攻克城池的赌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事工程师,沃邦有一套独特的攻城方法。他的攻城战术并不激进猛烈,他坚持按照自己制定的攻击步骤以增加弹药的消耗为代价,一步步的蚕食敌军的防线,即便在受到抨击和质疑的情况下,仍旧据不妥协。作为欧洲军事建筑史上泰山北斗的大师,同时代能够与其在要塞攻防战中相匹敌者屈指可数,因此沃邦显然拥有任性的实力。以其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为基础,沃邦总结制定了一套攻克当时的一等火炮要塞的时间表,供他的同行们参考。

大师的棋局——沃邦元帅的攻城推进表

在攻坚战打响之前,沃邦会首先估算攻克敌军堡垒所要花费的时间,再以此为依据,推导出己方所需军士的数目和弹药的需求量。在制定这套时间表时,沃邦总是会假定两个前提:首先,要塞的守军会忠实的履行他们的职责;其次,当反击时,敌军会倾尽全力。此外,没有任何一座要塞建筑设计和其所处之地的地理环境是完全一致的,自然地势的起伏和外围工事的数量、种类、分布都决定了每一座要塞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因此沃邦也明确表示他所总结的时间表仅供参考,指挥官应根据自身所处之环境灵活变通。

大师的棋局——沃邦元帅的攻城推进表

攻城推进表

当然,沃邦所设定的攻击目标绝非一般的小型要塞。沃邦要攻克的这座堡垒的主城被六座与主城墙相联的棱堡环绕拱卫着,主堡与外围工事上驻扎着3600名步兵和360名骑兵,总兵力3960人。棱堡、半月堡和壕沟的外侧面全部由砖石结构的外护墙支撑着,环绕要塞的隐蔽路的外侧插满了防止敌军突进的尖桩,最外层则是养护完好的斜堤。此外,这座要塞所处的外部地理环境亦有利于守军——城外不存在可供围城军安置火炮的自然制高点。让围城军感到欣慰的是,这座要塞虽然结构坚固,保养完善,但除半月堡和壕沟外,要塞并不具备其他特别突出的分离式工事结构,这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攻城的难度。以此为依据,沃邦所推荐的攻城推进表设定如下:

  1. 观测整座要塞,制定攻击路线及推导壕沟的掘进方向,筹集攻城所需的军需并选定挖掘壕沟的地点,大约需要4天时间。
  2. 将壕沟推进至可以攻击隐蔽路的方位,耗时9天。
  3. 攻占隐蔽路及其附属设施(如隔断横墙等)并为增援的部队建立可靠的立足点,4天。
  4. 穿越壕沟,抵近至半月堡需耗时3日。
  5. 坑道爆破或不间断的炮击攻破半月堡防线需要4天时间。
  6. 攻占并巩固半月堡,3天。
  7. 占据两座棱堡之间的主壕沟,4天。
  8. 依靠架设在隐蔽路上的炮台或以坑道爆破的方式将主堡的城墙打开一个足够大的缺口,这个过程需要大概4天的时间。
  9. 守卫并巩固缺口,直至攻占整座要塞,2天。
  10. 处理受降事宜,2天。*
  11. 应对攻城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及处理未知事件大约需要4天时间。

攻占城池总计耗时43天。*

大师的棋局——沃邦元帅的攻城推进表

额外的工事

据沃邦本人所言,这一时间表的制定可算是相当精确的,这座堡垒的构造并不复杂,因此攻克一座与之规模类似的要塞所需时间应不会有太大偏差。但是在实际的攻城战中,将士们所面对的形势很可能要比这艰难得多:

  • 假若半月堡的外围另有一座以砖石外墙加固的炮台为辅助,则攻城的进度将会拖延3-4天。
  • 如果被攻破的棱堡后方有供守军退守的二层防线,则守军可能会在投降前再坚守额外的5-6天。
  • 攻占一座坐落于于主城之前,由隐蔽路和半月堡遮护的雄伟的角型堡会耗费攻城军大约10-12天的时间。
  • 与普通的护城壕相比,由路肩和碉堡守卫的壕沟会将进攻迟滞2-3天的时间。
  • 其余的辅助工事如加固的隐蔽路、炮台或高炮台等则会进一步延缓攻克要塞的效率。

如此一来攻克一座要塞所需的时间可能会迁延至70天以上。

大师的棋局——沃邦元帅的攻城推进表

结语

此外,沃邦还强调军需的供应量是由围城战所需的时长决定的,因此为避免陷入军需不足的窘境在评估要塞的守备力量时,应尽可能“高估”敌人的实力。当然,沃邦制定这一时间表的初衷在于参与攻城战中将士们提供参考,而非带有强制色彩的“准则”。在形势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具体战术的制定和实施主要还在于指挥官的随机应变。

*沃邦在其撰写的指南中并没有包括处理受降事宜的2天,因此计算所得的围城战总天数为41天,但他却明确标明总耗时为43天。笔者在另一处资料中发现了略微不同的记载,其关于攻城步骤与总天数的记载略有出入,为了与原著中标明的43天相吻合,笔者只得将此额外的一步转移至此处。原作中出现这一疏忽的原因不得而知。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点赞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