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发记 早上六点四十分我就起床了。今天要参加学校里的学生教材发放活动。因为新冠状病毒疫情,学校延迟开学,学校准备把新学期的书先发给学生,让学生们在家里听网课。但学生又不好到学校领书,学校总务处就把每个学生的书装在塑料袋里,分点去发。  为了分书活动有组织有次序,学校组织党员志愿者活动,有的不是党员的也积极参与了活动。我报名在3号分发点。我们组有三人:楼晓红,陆文三,许红艳。 到学校的路上还真不寻常。我顿感自己像是到了电影上看到过的情境一样,一路盘查。我是住在东岘新村的,该区的出入口在大明路和艺海路交叉口。那里有社区的人守在那里检查,他们先示意我停车。然后叫我拿出通行证。我本想用买菜的通行证通过。检查人说,这证不能开车出去,只能步行。我说,我是学校的老师,奉命去分发学生教材的。检查人说:“那出示绿色通行证。”我只好把手机拿出来。因为我的通行证在手机里存着,是前天学校发给我的。我打开手机上的绿色通行证。绿色通行证上有我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居住地址等项目,还盖了学校的印章。他们才让我开了出去。我沿艺海路到吴宁东路,在飘萍路交叉口,又被拦住了,问我干什么开车?我说学校里要发书。然后查验我的通行证,最后叫我下车作登记,才放行。 我到学校时约7点40分。总务处前已经停了两辆车了,徐校长和李庭主任正在交谈工作。我组组长楼老师已经在装书了。楼老师见我来了,就告诉我“你负责分发初二的书吧”。总务处很细心,各个年级的书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来装。初一是白色的袋,初二是红色的,初三是粉红色的。这样就不会混淆了。 我们分发点初二的书有40套,楼老师和金向东也帮助我搬。没搬几套,全身就出汗了,我不得不脱下衣服来干,当我把全部书搬上车的时候,已经全身是汗了,我怕自己感冒了,急急地穿上了一件衣服,又穿上了红色的志愿服,学校里又分给我们一块红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吴宁一中学生教材分发点(3)”。 等每辆车都装上书之后,全部22辆车排学校的柏油甬道上,志愿者穿上红色志愿服拍照,那场面就像是出征的车队。 然后车队开出校门,奔赴自己的分发点。学校为了把教材分发给学生,先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确定11个分发点和列出学生清单,力争在城区的分发到人,在城区外的作快递。我们顺着吉祥路,在吉祥路和新安街交叉口有一个检查点,过了检查点,转到黉门前,在南街和黉门前交叉口,又有一个检查点,看到我们汽车前面的红牌子,他们就没叫我们停车检查,主动放行了。我们转到振兴路和朝阳路口,这是我们3号组的分发点。朝阳路南侧已经封堵了,北侧路口有个检查点。检查人员见我们来发教材,就主动地配合我们,对我们表示欢迎,还帮我们把红色的牌子挂在电线杆上。 学校里已经发出通知,让学生或家长在9点到11点半之间来领书。我们到分发点上时还不到九点,所以还没有人来领书,我们站在路口等,风呼呼地吹着,很有些寒凉。学校里规定,到了分发点之后,要把分发点的志愿者拍照并上传到微信党员群上作为资料保存,我们就请社区的检查员帮助我们拍照。拍照后,楼组长给我们分配任务和清单,一人分一个年级。楼老师初一,我初二,许老师初三。我感觉有些冷了,赶紧把脱掉的衣服穿了起来,我都感觉自己有点感冒了。 不久,就有家长来领书了。我们先叫他们报年级、班名和学生名字,然后在清单名字前打勾,再把书分发给家长。有的家长在朝阳路的南侧叫喊,因为那边是封住的,我们只好跑过去,问清姓名,才把书送过去,家长们一再表示感谢。 今天的风有些大,在寒风中,我们愉快地做着有意义的工作。在不到11点的时候,由我分发的40套书就全部发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