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教育随笔:做好自己喜欢做并且能够做的事情

 潘书朋5n2xo3hm 2021-04-14

  今天所写的这篇博文之所以采用这个名字,主要在于前些日子看了张志勇副厅长的一篇博文,在文中张厅长对于新年的愿望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只是很朴素的一句祝福:健康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能够做的事情。

寒假将至,心中充满几许期待,只想让有些疲惫的心灵得以解脱,只想让有点浮躁的情感得以宁静。或许是对于教育无比的热爱,故而对于目前的教育现状有些纠结,心中总渴望教育能够早些迎来真正的春天,在一次次期盼之后总会感到深深的失落,也为自己曾经的幼稚观点感到苦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令人无法释怀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才形成的,同样要想真正改变教育的现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

尽管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自己从来没有改变对于理想教育的向往,在内心身处自己不仅把教育当做了一种职业,更把教育当做了一种信仰。尤其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信仰,更多的是对于物质的追求,对于名利的追捧。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追求,同样也就是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其实,在今天的教育界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对于职业的倦怠,身心的疲惫。究其原因在于更多的人每天辛苦的工作,或许只是为了谋生,故而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很多沉重的负担,诸如每当评先选优、晋升职称总会看到很多不和谐的场面,人在名利面前显得是那样俗不可耐。

其实教师的工作是最平淡无奇的,如何在这看似有些枯燥乏味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和快乐,那就要看自己的心态如何了。

我们时常会看到身边有这样一类“工作狂”,自己的眼里只是盯着各种荣誉,于是也将自己的一切给了教育,渐渐完全失去了自我。这类人往往在事业上很成功,由于自己忘我的工作,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的确是事业的成功者。可是这些人往往是“狠角色”,在目前这种应试教育只看分数的前提下,学生成了自己获取名利的工具,考试的机器。学生在这种高压态势下,的确能够考出高分数,可是却失去了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幸福,当自己渐渐长大以后,才会发现留给自己的回忆可怜的只有学习和考试。

同样这些看似成功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很多只是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的各种名利,那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到底如何?是否每天都在为了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寝食难安,是否为了那些荣誉而不断纠结?其实这样的生命状态是很不阳光的,教育本身是很简单的,就是让每一个生命健康快乐的发展。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却赋予了太多的功利心,让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时光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自己也在三尺讲台上奋斗了二十年了,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虽然自己也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了,可是心中还是那样激情澎湃,因为自己始终在享受教育的过程,享受课堂上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

人生苦短,何必要难为自己呢?人无欲则刚,的确如此。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并且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最幸福的,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快乐成长,也让自己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那份甜美。

感谢孩子们陪着我一路走来,让我忘却了岁月带来的那份沧桑和无奈;感谢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我不知道何为青春的流逝。

放下心中所有的名利欲望,自己的人生就会变得五光十色,精彩纷呈。我会陪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收获感动,收获欢笑,收获来自教育的那份简约和无尽的美丽。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曲阜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任教初中物理学科,担任物理教研组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