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寒假的即将到来,一个热点话题又浮现在人们面前——“补习班”。昨天偶然听到两位家长的交谈,无非就是关于孩子上“补习班”的话题,其中一个家长很自豪地说,自己的孩子今年暑假报了五个补习班,让人惊叹!。其实每当到了假期,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就“活”起来了。现在的孩子到了假期一点也不轻松,一部分孩子要上学科补习班,另外一部分孩子要上特长班,孩子们的假期其实过得一点也不轻松。 为何如今社会上的补习班会如此地火爆,这其实很很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了。下面结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谈谈如今的补习班为何高烧不退: 更多家长意识到孩子需要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家长已经清醒的意识到,孩子学习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孩子的多元发展的能力。 正是由于看到了家长的这一需求,最近这几年社会上的各种特长班,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台亮相,诸如,乐器、书画、球类、演讲、书法……等等,可谓琴棋书画无所不涉及。只要家长有需求,就会有特长班的出现。 可是值得思考的是,这些社会上的特长班都是高额消费的,没有经过任何部门的审批,一切都是自己规定的,家长不惜花重金也要让孩子获取一技之长。 面对社会上各种补习班,更多家长是无奈甚至默许,因为孩子的发展恰恰离不开这些技能的培养。这种怪现象其实是一种病态,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学校教育的残缺性让孩子在进行畸形发展 为何如今的社会补习班办得有声有色。这与学校教育的残缺性是脱不开关系的。其实仔细想想如今社会上的各种特长班,无非就是一些艺术类、体育类的内容,这些特长不就是以前学校里举办的兴趣班吗?可是如今的这些兴趣班在很多学校已经销声匿迹了,让人痛心无比。 1.开足开齐课程只是一句空话 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在倡导开足开齐课程,如今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如今的学校教育是极其病态和残缺的,只要是与考试无关的学科几乎都被砍掉了,尤其是艺术教育在很多学校根本就不存在了。 学校的一切教学行为只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为了升学率和更高的学校排名。本来下午第三课是属于学生自由活动,发展兴趣特长的时间,也被无情地挤占用来学习文化课了。 另外,更加可悲的是学校对于学生的阅读课也砍掉了,看看学校的图书室就可以了,那一摞摞崭新的图书是给学生阅读吗?只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而已。上级主管部门给学校配备了大量的图书,可是如今闲置在书架上还是那样崭新如初,让人痛心之余感到无比气愤,这是在糟蹋老百姓的血汗钱啊! 2.特长培养是学校教育的软肋 如今的学校无法发展学生的特长,除了主管领导的理念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目前的学校根本没有能力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看看目前的教师素质,除了会教给学生文化课的知识以外,还能教给学生哪种特长,尤其是琴棋书画,在学校还能看到哪些教师能够拿得起来,自己根本就没有特长,又怎么来教学生。 记得有人说过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教师素质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质量为何迟迟得不到提升,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如今的教师素质让人不敢恭维,其实目前的教师想当初也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如今又踏上三尺讲台,这种恶性循环让我们的教育千疮百孔。 为此,要想让孩子们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就得先从培养教师的特长开始,尤其是对于如今的师范类院校,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策导向会让社会补习班的办学更加火爆 前些日子教育部出台了“2015年起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的政策,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可是仔细想想这项政策的出台,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应?首先目前的学校艺术教育是非常欠缺的,尤其是缺少专业的艺术教师, 尽管意见提出,各地要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要根据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有计划、分步骤配齐专职艺术教师,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学校的艺术教师。实行县(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鼓励艺术教师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 可是艺术师资的短缺是目前马上就可以解决的吗?目前能够胜任这一教学任务的,就是社会上特长班的辅导教师,而他们根本不是在编在职的教师,学生却要进行艺术素质的测评,这无疑就会让社会上的各种特长班更加火爆。 其实出台这样的政策治标不治本,只有将学校真正开足开齐课程,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和非专业素质,才会让学校教育走上正确的育人轨道,社会上的补习班也就不会有如此火爆的市场。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
|
来自: 潘书朋5n2xo3h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