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一章中涉及两个重要概念——质量、密度,其中第一节课“质量及其测量”中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质量的概念只作粗浅介绍,重点讲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下面将“质量及其测量”一节课的设计思路梳理一下: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上网查阅有关“鸡尾酒”的资料,并思考我们在欣赏鸡尾酒的调制艺术时,你知道它利用了物质的什么属性? 第二环节:课堂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网购是一种非常热门的购物方式,老师想购买几个小凳子,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老师在淘宝网上搜索到一些相关的页面,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何小凳子的价格会不同? 生:材料不同、大小不同的凳子的价格不同 师:在物理学中,凳子被称作物体,材料被称作物质。 生:阅读课本P101第一自然段 师: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我们非常关心,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第五章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 (二)新课学习: 1.质量: (1)活动1:区分物体和物质 ①铁钉、铁锤、玻璃杯,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物体; ②铁钉、铁锤都是由铁制成,玻璃杯由玻璃制成,桌子、椅子由木头制成。铁、玻璃、木材等我们都把它们叫做物质,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 (2)活动2:比较大小 结论:物理学中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 (3)活动3:知道单位 ①阅读课本P102第二自然段,知道质量的单位。 ②质量单位符号: 吨(t) 千克(Kg) 克(g) 毫克(mg)。 ③质量单位换算: 1t = 1000 kg = 103 kg 1 kg= 1000 g = 103 g 1 g= 1000 mg = 103 mg ④阅读课本P102“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4)活动4: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①问题1: 泥团被捏成小动物,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有变化吗? 结论:泥团被捏成小动物,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没有变化。 ②问题2: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有变化吗? 结论: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没有变化。 ③问题3:将质量为200g的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苹果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结论: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没有变化。 归纳总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和温度变化无关。 (2)天平的使用: 阅读《伴你学》P114“与你探讨”——“天平的使用”。 (3)观察与实验:用天平测物块的质量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 |
|
来自: 潘书朋5n2xo3h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