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系黑科技王者归来,上汽通用科技日,传统巨头发出最强反击?

 车经社 2021-04-14




相比前些年高调放话的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身上几乎找不到太多的闪光点,其相关消息和进展往往被媒体和意见领袖有意无意地过滤了,在汽车行业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传统车企真的几乎没有机会了吗?



如果放长时间轴来看,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类史上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前端,拥抱智能化的时代,如果我们再将时间轴进一步放长,人类进化史上,从古猿到能人、再到直立人,最终成为智人。从3.0到4.0,其中,从直立人到智人就是一个从躯干四肢的进化再到智慧生长的蜕变过程,与我们现在站在时代的风口,仰望智能汽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将汽车产业过去一百年的发展历程视为机械的时代,而未来属于IT行业。由此来理解“硬件定义汽车”到“软件定义汽车”的变化,并不难。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智人源于直立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直立人种群最终都能演变成为智人,他们有可能成为尼安德特人或者丹尼索瓦人,朝着平行的方向进化,成为人类进化树上的一系分支,被动融入或走向消亡。


按照这个逻辑来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传统车企都能成功实现自我进化,同样智慧并非凭空生长,毕竟智人源于直立人。


诚然,造车新势力尤其是中国本土的互联网企业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维,但是未来真的属于他们吗?至少目前从各方消息来看,2021年的上海车展注定将是一场传统车企的智能化大秀,第一轮造车新势力的角逐基本已经落定,车展越来越像CES展,而CES展正在于传统车展抢人气。

过去大部分的造车新势力,主要将卖点集中于一些场景的小噱头,诚然未来是一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当然新势力们也是看准了这个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但是倘若没有硬件基础的必要积累,一切谈何容易?互联网的基础毕竟是电子工业,再往上追溯则是机械工业,从L3向L4、甚至是L5进化,目前来看,造车新势力目前的进展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当然传统车企也正面临鲤鱼跳龙门,4月8日举办的上汽通用汽车“2021科技体验日”上,仅仅几个重磅的数据信息的公布即让我深感震撼。首先是,预计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的规划投入将超过500亿元。从研发规模的投入来看,那些市值一飞冲天的造车新势力,真正能够拿出这么多的真金白银投入到研发之中吗?且不说这仅仅是某一个细分技术领域的投入,研发投入不是广撒胡椒面,更要讲求“压强原则”!想起国内某互联网的新势力年初市值一度冲上400亿美元,却连十几万公关服务费都拖欠,为此还惹上一身的官司,真是不由得令人唏嘘。

另外,同样是500亿元的投入,有基础积累的企业和一个从头干起的企业,能直接对比吗?沙特和印度两国近些年的军费投入居于世界前列,远超英法俄等老牌大国,但是你真的能相信沙特和印度军力,会比那些欧洲老牌列强更强吗?一路疯狂“买买买”,拼凑下来的“万国货”和工业国自主研发生产,关键时刻,到底谁更省钱,到底谁更能战?这个道理,我相信是不言自明的,或者,你给我说沙特敢和隔海相望的伊朗叫板?


所以你不难从一些本土造车新势力的策略上发现,基本上都是在一些细分市场的应用层面讲概念和寻机会,比如什么透明A柱,透明引擎盖,主要都是包装一些未大规模商用化的供应商“黑科技”,随之而来的还包括迟迟不能落地的L3、L4,遥遥无期的L5……

传统车企巨头当中,相比大众汽车祭出最为庞大的电动化战略,此前媒体对于通用汽车的关注度并不高,仅从公开报道的信息来看,通用汽车定下的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100万辆,这主要依赖于通用汽车面向全球推出的30款纯电动车。具体就中国市场而言,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亲自宣布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车将推出10款以上基于Ultium平台的国产新能源车型,覆盖旗下三大品牌。据此来看,也同样怀有不小的野心。


通用的Ultium与大众的MEB,会不会在电动化时代迎来新一轮巅峰对决?从已知信息来看,Ultium似乎在设计方面更加追求灵活多用,其目标是最终强化各种不同的车型和形状,MEB面对的产品和车型略有不同。最后圈重点:上汽通用汽车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参与了该平台底层架构的同步设计开发,并依托高度本地化的业务链体系,实现近100%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反观MEB,虽然率先宣布开放共享,但是核心技术的搭接,基本没有本土伙伴参与的相关消息,在此不便做过多评价,还是看ID家族产品如何落地吧!

说到电动化,目前消费者最在意的或许不是那些看得见,但是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其电池的安全性,时至今日,还有人嘲讽特斯拉就是几千节笔记本组装起来的大号电动玩具,值得思考的是,特斯拉在电池的品控和组装方法的确低级到令人嘲讽,但是回过头来,没有必要硬件积累的特斯拉,在制造和质量环节存在短板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也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案的可行性,具体有待完善。


那么回头来看,传统车企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品牌、是渠道,还是人才?在这个行业变局的风口之上,我认为都不是!在瘦身转型的过程中,这些都可能失去。传统车企巨头毕竟走了上百年的路,就像一位长者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饭都多,上百年所形成的知识体系,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优秀人才可以被挖角,经销商渠道也可以被挖角,但是没听说过谁能把知识数据库的东西打包带走吧?除非他真想亲手把自己送进局子里。


作为一个在主机厂搬了5年砖,又在媒体圈儿混了5年的人,我认为自己更能理解这围城内外的差异,知识的积累,体系的搭建非一日之功。

汉朝王充《论衡·别通》中记载:“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足以说明这些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因此,初入咸阳城,萧何的高明之处在于懂得第一时间掌推好信息资源。其实,对比项羽与刘邦的军队,除了人心,还有信息战。反之,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不仅失民心,更失去了掌握知识与信息的契机,以致后来无心治国,不失败才怪。汉承秦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石,成就了几千年领先于世界的辉煌。


以史为鉴,以史为镜,读了《资治通鉴》,读了书中萧何的故事,更让人看到从古到今,成大事者,大局观的重要性,信息资源的优势重要性。


说到电池包的安全性方面,上汽通用汽车几年前就单独建了自己的电池工厂。虽说如今电池领域都是跟巨头合作,但是作为主机厂核心能力的重要方面,其电池开发和测试都严格遵循了通用汽车全球新能源车相关标准,并高于国标要求。从平台结构到整个电池包设计的优化是很重要的方面,如果像造车新势力一样热衷于轻资产模式,并将研发的重点置于软件方面,在一些消费者不容易看得见的方面依赖于供应商则将难免会留下未来的安全隐患。

说到电池包的安全,核心还是BMS电池管理系统,这里就要补充说一下Ultium平台在智能化方面的造诣了,业内首创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所带来的优势很多,比如在开发空间和技术灵活性方面的提升,配合通用汽车全新一代VIP智能电子架构,将支持更精细化的系统管理和功能的迭代升级。

电子架构相比产品技术平台,大家平时接触和了解可能更少一些,但是可以将其理解为连接和控制车辆几乎所有功能的强大技术中枢,这是系统功能快速演进和迭代更新的重要基础,好比一个人的神经中枢,VIP智能电子架构具有高速网络数据传输能力、整车级OTA更新功能、航空级网络安全以及无限可持续拓展潜力。关键在于打通了“云、管、端”,为软件定义汽车及汽车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规划到2025年之前,上汽通用汽车旗下三大品牌所有新车型都将应用这一全新的电子架构,推动汽车智能化底层技术的变革!

对于智能电子架构的意义我们不妨从正向和逆向研发的区别来进行理解,客观地讲,在机械占主导的时代,逆向研发的汽车,在操控性、经济性、品控方面可能略差一点,但是不太影响安全驾驶,但是在智能化的时代,逆向研发的后果可能是神经网络不畅,由此带来整车控制逻辑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是一团乱麻。


目前本土品牌,虽然在车联网的普及和搭载方面走在了同业的前列,但是整体上来看偏重于娱乐和便利性功能,从OTA升级的内容方面来看也是偏重于表层应用。

与此同时,如果从纵深来看,上汽通用汽车在普及和推广车联网方面的确堪称行业先驱,从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系统到V2X智能交通技术的全面搭载应用,并且率先对车联网做出了“汽车第二引擎”的定义。继“车·联·无限”到“车·联·无限2025”战略,持续的迭代升级,为车联网的应用普及,以及汽车从手动驾驶到自动驾驶,描绘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图方案。另外,从行业来看,以上汽通用汽车为代表的美系车企巨头,在智能网联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强大的技术底蕴,全新一代VCS虚拟座舱系统将于2022年率先搭载于凯迪拉克车型,并陆续推广到旗下三大品牌,让消费者对于未来前瞻科技拥有更多现实的感知。似乎又让我们想起了很多经典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场景,当然必须得承认,中美是当今全球唯二的科技大国,拥有最齐全的工业门类,这种厚积薄发的实力是抢占未来汽车行业全球制高点的重要基础。上汽通用汽车整合股东双方资源,依托中国互联网强大的应用场景,更好地支撑了通用汽车电动化及智能网联化战略的落地,以“云管端”一体化构建未来智慧出行生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年内,上汽通用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方面将频频出招,中美联手合作,推进全球汽车产业的新一轮技术革新意义重大。

从目前行业来看,法系、日系由于母国在产业链方面的局限性,尤其是互联网产业规模不足、发展滞后,而且未能把握中国市场的巨大机会,推进研发和应用的本土化,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方面已经明显落伍了。


与此同时,为迎接新四化的挑战,大的跨国车企集团正在加快抱团取暖,通用汽车的Ultium平台或将有望成为挑战大众MEB的纯电动超级平台:类似于福特和大众,本田与通用结成了新的联盟,本田宣布将基于Ultium电池技术打造全新纯电动车型,包括应用于本田和讴歌品牌旗下产品。


写在最后:


上汽通用汽车“2021科技体验日”不仅描绘了上汽通用汽车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而且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持续迭代升级的趋势,作为传统车企巨头的代表,隔空怒怼造车新势力,发出了最强反击,演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潮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