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医演义》第十六回:金坑伏虎,大王洞力战老道;雪洞擒凶,水源山智救神尼(六)

 康氏一元堂 2021-04-14

作者:江西省崇义县康氏一元堂中医馆康忠义

原来这座山叫做水源山,这座庵堂叫做水源庵。

从水源山翻过五座山峰后,就可以到达金坑村。

水源山的山势特别奇特,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座菩萨端坐在大地之上,水源庵就建在那尊菩萨的肚脐之中。

水源庵的住持俗姓李,是本地一户猎户的女儿,在她三岁的时候,父母都因病去世,留下她一个人成了孤儿无依无靠,后来被一户好心的人家收养后,起名为李瓶儿。

这个李瓶儿从小就与众不同,性情文静,极富同情心,只吃素食,对一只小蚂蚁都不忍心伤害,在李瓶儿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养父母带她到集市上,碰巧遇见了一个云游到此的老和尚,李瓶儿见到这个老和尚后,一定要拜老和尚为师出家学佛,老和尚见李瓶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向,也是惊异不已。

在征得李瓶儿养父母的同意后,老和尚就把李瓶儿带到了赣州城外的江心庵,让李瓶儿拜江心庵的住持妙莲法师为师,落发修行,一心向佛。

从此李瓶儿就在江心庵住了下来,法号清源。

到李瓶儿二十岁的时候,她的佛学修为已经有很高的境界了,也就在这一年妙莲师太圆寂,处理完师父的后事,李瓶儿就遵师命来到了水源山。

回到水源山后,由于周围人烟稀少,清源法师就以一己之力盖起了几间茅房,日夜精进念佛修行。

时间一长,周围的村民都知道了清源法师是李瓶儿,于是每逢初一十五和诸佛菩萨圣诞,就会有附近村民前来水源庵烧香供佛。

清源法师为人十分慈善,说来也奇怪,她并没有学过医,可是附近的村民有个大病小灾的都愿意来到水源庵烧香供佛,祈求佛祖菩萨保佑早日康复,每次清源法师都会亲自端一碗水给身有病患的人喝,只要喝了清源法师的水,患病的人都可以立即减轻痛苦。

尤其是夜啼的小孩,只要到了水源庵上,清源法师摸一下脑门,小孩子当晚就不会啼哭了。

于是村民们都说清源法师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水源山的清泉,正是观世音菩萨手中的甘露瓶中的水滴,撒落凡间后流出来的。

就这样清源法师在水源山的水源庵住了五十多年,如今清源法师已经七十多岁了。

清源法师住在水源庵,平日里极少下山,附近的村民会给她送来日常必需的生活用品。

清源法师每天只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未有一天间断过。虽然清源法师一个人住在这毒蛇猛兽出没的水源山中,但是周围的毒蛇猛兽仿佛通灵一样,从来没有伤害过清源法师。

多年前清源法师下山时,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弃婴,于是清源法师把那个弃婴带回水源庵,历经千辛万苦把弃婴抚养成人,也就是匡一等人见到的那个小尼姑。

小尼姑法号明静,从小就跟在清源法师身边,佛学修为亦是名师出高徒。

小明静人如其名,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饰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尤其是小明静那双清澈有神的眼睛,只要看人一眼,就会让人内心生起一种莫名的轻松感觉。

小明静正在万般无奈,眼睁睁的就要看着既是自己恩师,又胜过亲娘的清源法师要离开自己,从此阴阳两隔,匡一等人却突然来到了眼前,因此小明静认定匡一等人是诸佛菩萨派来帮助自己的,再加上水源庵四周全是茂密的森林,没有人家,要想救师父,小明静也只能依靠从天而降完全陌生的匡一等人。

小明静一边哭着一边说道:师父老人家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她执意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个凡尘俗世,我可该怎么办?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师父。

匡一听完小明静的哭诉,心道原来如此,怪不得自己听到清源法师的诵经声有心气将绝之象,原来是清源法师三天多水米未进,加上执意要解脱自己在尘世的生命,只是清源法师为什么想要解脱自己在尘世的生命呢?出家人慈悲为怀,清源法师又怎么舍得留下小明静一个人在这个人世间呢?

匡一的内心充满了疑惑却找不到答案,此时小明静的情绪也平复了下来,她好像知道匡一等人的疑惑。

只听见小明静说道:师父之所以要执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因几天前一个人来到水源庵,偷走了师父视若性命甚至超过自己生命的一个宝贝。

余梅赶紧问那个偷了清源法师宝贝的人的相貌特征,小明静说完后,那个偷了清源法师宝贝的人,果然是被天心道长追赶的那个小偷。

只是那个小偷为什么会来到水源庵?清源法师被偷走的到底是一件什么宝贝?那个小偷跑到尼姑庵偷东西,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小明静继续说道:那天那个小偷来到了水源庵,说自己是一个客商,被土匪袭击了,同行的人都被土匪抓走了,自己一个人慌不择路在树林里跑了几天几夜,看到这里有房屋就跑过来,希望讨点吃的东西。师父慈悲为怀,就给那个人吃的东西,谁知那个人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偷走了师父视若生命的宝贝,那人偷走了师父的宝贝后就逃之夭夭,没有了踪迹。师父见自己视若生命的宝贝被人偷走后,就叫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回那个宝贝,然后师父就米水不进,执意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我小小年纪到哪里去追回那件宝贝,现在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师父要离我而去,而我却毫无办法,我这么没用,又怎么可能完成师父交代的事情呢?

说完小明静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大家都没有说话,虽然很想知道小明静说的那件宝贝到底是什么,但是小明静不说,大家又不好问。

小明静抬头看了看匡一等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只听见小明静说道:为了救师父,我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这时一行人已经来到水源庵外面的大草坪上,清源法师只是三天米水未进,加上伤心过度,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

再者匡一等人也不敢冒然进入清源法师的禅房。

小明静看了看师父的禅房,然后说道:我师父被偷走的那件宝贝,对你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平常之物,不过对我师父或者佛门弟子来说,却是一件无价的珍宝。

钟薇这时说道:明静小师父,你师父视若性命的宝贝,一定是世上少有的珍宝,我们怎么会视之为平常之物呢?

小明静说道:我师父的这件宝贝并不是黄金珠宝,而是唐朝高僧马祖道一禅师在赣州宝华寺弘法期间亲手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本马祖道一禅师的真迹,后来到了江心庵的妙莲法师手里,妙莲法师圆寂前把师父叫到跟前,将马祖道一禅师亲笔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交给了我师父。

当时已经走漏了消息,江湖上已经知道马祖道一禅师传世的唯一真迹,就在赣州江心庵,很多江湖人物和佛门弟子都想把马祖道一禅师的真迹弄到手,江心庵成了一个是非之地,因此妙莲法师叫我师父带上马祖道一禅师的真迹《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离开江心庵,找一个偏避之处远离红尘俗世,一定要保护好这件佛门珍宝,师父答应了妙莲法师一定会保护好这件佛门珍宝,珍宝在则性命在,珍宝不在则性命不在。如今珍宝丢失,师父深感自责,认为自己是佛门的罪人,加上师父在妙莲法师圆寂前说过,若珍宝不在,则性命不在,因此师父才执意米水不进,要把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这人世间。

小明静说完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信任匡一等人,同时她还坚信匡一等人可以挽救师父的生命,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小明静自己也不明白。

匡一等人也总算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钟薇这时说道:匡哥哥,我们隔了这么远的距离,都能听到清源法师的诵经声,说明清源法师一定是一个武艺高强,内功修为极深的人,为什么会让一个小偷偷走如此珍贵的宝贝,再说清源法师完全可以抓住那个小偷。

匡一说道:这个不一定,清源法师应该没有武功,应该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此隔了这么远的距离,我们也能感应到诵经的声音,当下之际是要尽快抓住那个小偷,找回马祖道一禅师好真迹,才能让清源法师回心转意,从而挽救她的生命。

钟薇说道:那件宝贝还在人世间,又没有被销毁,完全有可能再夺回来,清源法师完全没有必要为这件事情,置自己的生命而不顾,更何况还要把明静小师父孤零零的留在人世间呢?

匡一说道: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定要想办法让清源法师回心转意。

扶强说道:如此一来,我们就要赶紧想一个办法,只是目前要找回那件马祖道一的真迹,肯定是需要时间的。可如今清源法师去意已决,我们该怎么办呢?

匡一说道:既然今天的事情是因为马祖道一禅师的真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引起,那么我们就从马祖道一禅师的身上想办法,让清源法师回心转意。

余梅说道:易难,你想到了办法吗?

匡一说道:事在人为,清源法师是得道高僧,她这样做一定有她的道理和苦衷。我们目前也只有尽人事而听天命,不过这件佛门珍宝可一定不能落在心术不正之人的手中,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夺回来。

要说这马祖道一禅师,乃是唐朝的得道高僧,俗姓马,又称道一,洪州道一,江西道一,四川省什方县人,溢号大复禅师。马祖道一主张道不用修,或者说任性为修。

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是他的佛学思想与实践的总纲领。

马祖道一让顿悟说付诸实行,取代了看经坐禅的传统,促使禅僧普遍革新禅的观念。

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极盛,有八十八位善知识之称,法嗣一百三十九人,以百丈怀海,西堂智常,南泉普惠最为闻名,号称洪州名下三大士。

其中百丈怀海,门下开洐出临济宗,伪仰宗二宗。

马祖道一在江西洪州的开元寺说法,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学中心。建立了马祖道场,创立了洪州禅。

江西的法嗣广布天下,影响深远,称为洪州禅。与青原一系下的石头宗遥相呼应,至此禅宗大盛于天下。

马祖道一的禅法,从引导修行者达到最好修行境界的角度看,分为三个阶段。

即马祖道一的三段论:

第一阶段是即心即佛,

第二阶段是非心非佛,

第三阶段是平常心是道。

钟薇说道:匡哥哥,你给我们讲了这么多马祖道一禅师的事迹,对追回那件佛门珍宝有帮助吗?

匡一说道:要夺回那件佛门珍宝,只有先抓住了那个小偷,不过我们可以用马祖道一禅师的话,叫清源法师回心转意。

钟薇好奇的问道:匡哥哥,是什么话?

巨一说道:大家等一下就知道了。

说完匡一就叫小明静带领大家进入水源庵内,来到了清源法师的禅房门前。

禅门紧闭,持续不断的诵经声从禅房里面传了出来,依然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是先前隔了这么远,如今就近在咫尺,诵经的声音在众人的耳朵里没有丝毫的差异,让人的内心深处不由的升起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匡一内心里亦是惊奇无比,心想那清源法师真是达到了诵经的极高境界。自己的办法能让清源法师回心转意吗?不要弄巧成拙把事情弄砸了,匡一也开始犹豫不决起来。

匡一站在禅房门前朗声说道:法师,佛渡有缘人,今日我们有幸听闻法师念诵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真是三生有幸,只是刚才我们听明静小师父说,法师是因为丢失了一件佛门珍宝,就要丢下明静小师父不管,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本来没有资格过问佛门之事,只是今日有缘,在这深山老林之中遇见法师,我们有几个问题要请法师开示,指点迷津。

禅房里的清源法师好像没有听见匡一所说的话,只是一心不乱的诵经。

匡一继续说道:法师,《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法师今天却因为马祖道一的一本真迹丢了而水米不进,这不是太执着于是凡尘世间的普通事物了吗?马祖道一禅师当年抄写《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时候,肯定是不希望看到今天这样的事情。

弹房里念诵经文的声音停顿了一下,紧接着又念诵了起来,只是声音小了许多。

匡一用眼睛看着钟薇,钟薇心有灵犀,接口说道: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生渡此身。今日听闻法师念诵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真是让我慧根增长,受益匪浅。“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只是我心中仍有一个迷惑,百思不得其解,还望法师给我解疑释惑。

清源法师依旧只顾诵经,不为所动。

这边余梅却问道:薇儿,想不到你也会有迷惑不解的事情,说出来听听。

钟薇说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既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生与死有什么区别呢?怎么样能做到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个至高无上的“道”是什么呢?

匡一这时说道:薇儿,你的这个问题还真的是很难回答,不过我记得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段语录,对我们修禅问道,倒是很有帮助。

钟薇问道:匡哥哥,是什么话?说出来听听。

只听见匡一说道:

 僧问。如何是修道。曰。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又问。作何见解。即得达道。祖曰。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中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心。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无量劫来。凡夫妄想。谄曲邪伪。我慢贡高。合为一体。故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时唯法起。灭时唯法灭。此法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摄一切法。如百千异流同归大海。都名海水。住于一味。即摄众味。住于大海。即混诸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所以声闻悟迷。凡夫迷悟。声闻不知圣心本无地位因果阶级心量妄想。修因证果。住于空定。八万劫二万劫。虽即巳悟。悟巳却迷。诸菩萨观如地狱苦。沉空滞寂。不见佛性

若是上根众生。忽尔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于阶级地位。顿悟本性。故经云。凡夫有反覆心。而声闻无也。对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吃饭。言谈祗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

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纵饶说得河沙道理。其心亦不增。纵说不得。其心亦不减。说得亦是汝心。说不得亦是汝心。乃至分身放光。现十八变。不如还我死灰来。淋过死灰无力。喻声闻妄修因证果。未淋过死灰有力。喻菩萨道业纯熟。诸恶不染。若说如来权教三藏。河沙劫说不尽。犹如钩锁亦不断绝。若悟圣心。总无余事。久立珍重。

  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云何言无尽灯。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

经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名等义等。一切诸法皆等。纯一无杂。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界。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法尽是事。举一千从。理事无别。尽是妙用。更无别理。皆由心之回转。譬如月影有若干。真月无若干。诸源水有若干。水性无若干。森罗万象有若干。虚空无若干。说道理有若干。无碍慧无若干。

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尽是自家。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尽是自家体。若不然者。更是何人。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是解脱。解脱者即是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

经云。在在处处。则为有佛。佛是能仁。有智慧善机性。能破一切众生疑网。出离有无等缚。凡圣情尽。人法俱空。转无等伦。超于数量。所作无碍。事理双通。如天起云。忽有还无。不留碍迹。犹如画水成文。不生不灭。是大寂灭。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净法身。法身无穷。体无增减。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滔滔运用。不立根栽。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家用。无为是有为家依。不住于依。故云如空无所依。心生灭义。心真如义。

心真如者。譬如明镜照像。镜喻于心。像喻诸法。若心取法即涉外。因缘即是生灭义。不取诸法。即是真如义。声闻闻见佛性。菩萨眼见佛性。了达无二。名平等性。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

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妄想既不生。即是无生法忍。本有今有。不假修道坐禅。不修不坐。即是如来清净禅。如今若见此理真正。不造诸业。随分过生。一衣一衲。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净业。但能如是。何虑不通。久立诸人珍重。

匡一洋洋洒洒一口气背诵了一大篇马祖道一禅师的语录,匡一心内亦是十分惊奇,自己以前只是看过一篇马祖道一禅诗的语录,也只是随手翻看,没有用心去记诵,可是刚刚匡一却觉得这一切就像昨日才认真看过一般,所有的经文在脑海里清晰地呈现,自然就可以脱口而出了。

匡一顿时有了一种明悟,自己内心的佛性和慧根,在听了清源法师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后,如同埋藏地底多年的水源,被开凿出了一个泉眼,沁人心脾的泉水正连绵不断的流出。

同时匡一也深信,清源法师闭关诵经,水米不进一定有自己想不明白的道理。

就在此时,禅房内清源法师的诵经声也停了下来。

四周一下子都安静了,太阳慢慢落入了西山,西边的天空上,从浓密的云层里散出几片玫瑰色的彩霞,风儿不大,但寒气袭人。

只见远处群山环绕,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暮色从远山袭来,山色一会儿深赭,一会儿淡青,不断的转换着颜色……

禅房里传出了清源法师的声音: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此时清源法师的声音中气十足,匡一也不明白,先前在山上听见清源法师的诵经声时,明明是中气不足,心气将绝,可是为什么现在清源法师的声音又中气十足了呢?

最高兴的却是小明静,因为师只停止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师父一定改变了主意。

小明静大声的说道:师父,你可不能丢下我不管。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回那件佛门珍宝的。

只听见清源法师威严的说道:明镜,送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