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古巴导弹危机,肯定是全人类迄今为止最接近终极毁灭的一个事件。而且,当时美方总统肯尼迪下的命令,已经不仅仅是“在加勒比海海面的彻底对抗”,也包括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终极解决。就是说,如果没有苏联明确的表示服从,肯定意味着,也肯定是第一次(也必然是最后一次)的全面核战争。 万幸的是,那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以和平的方式落幕了,否则我今天就不可能坐在这里写微信了。 1962年,为什么没打起来呢? 当然是因为赫鲁晓夫在最后最后最后的那一刻,选择了退让,选择了向美国投降。 那么,赫鲁晓夫为什么投降呢?丘吉尔曾经怒批张伯伦说,“在战争和耻辱之间居然选择了后者”,赫鲁晓夫为什么重蹈张伯伦的覆辙呢? 今天,我和大家分析一个很小的细节: 在古巴危机爆发(1962年10月)之前的春天,赫鲁晓夫有一个公开的演讲,这个视频现在在油管上可以看到。 在视频中,他一个人坐在一张空桌子的后边,面对摄像头缓缓地讲话。他当时说: “到了夏天,很多人可能会打开窗户。如果他们发现窗户外面堆着马粪而且苍蝇成群,他们肯定会暴跳如雷。不过我相信,他们早晚会习惯和马粪、苍蝇一起生活”。 大家也许不完全记得,赫鲁晓夫本人曾经是放牛娃,而且围绕“牛粪、马粪”的话题上,他吃过尼克松的瘪,所以他肯定不会说“牛粪”,只说“马粪”。 当然,这是小事。 毫无疑问,他的讲话中暗示的“窗户外面的马粪”,当然是指美国鼻子底下的古巴导弹基地。 我注意到,发表这条讲话时,赫鲁晓夫的脸上,泛起了一种狡黠的、小人得志似的笑容。 在我眼里,这种笑容,基本上可以说明,他自己知道,真理、正义……不在他这边。所以我觉得,最后时刻,是人性中的善,让赫鲁晓夫踩了刹车。虽然,他付出了相当相当相当高的代价:他最后失去权力,当然和他向美国投降有关。 不过,六十年来,全球累计出现过的几百亿人次的生命,都会持续感念他的那一次退却。而这些人里,肯定也包括我。 郑经卫 2021年4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