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孩子们好像动手能力特别强,几乎所有玩儿的东西全都是自己做的,无论玩儿什么,共同的特点就是基本不花钱。什么踢毽、chua chua,跳高、dei管儿、跳毛驴、dei tai、射箭、泥木子、kuai四角、叠纸枪、捏泥枪、糖纸、火柴盒、挟砖、打仗、逮没了泼、踢铁球、玻璃球、吹土、爬树、引麻愣、粘叽溜、逮蚂蚱、拔河、挤罗罗、砸杏核桃核、淘鱼、摸鱼、弹弓子打老家、河沟里玩等等,没有什么是需要花钱的。 现在说说一个挺有趣的游戏———猫捉老鼠。 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叫法,并没有猫,也没有老鼠,只是继续瞬间产生的空气引力原理而已。 具体玩法如下: 找一片有一定湿度的沙土,湿度不能大也不能小。用手挖一条浅浅的一尺多的沟。找一个整砖,在一头砸几下弄平,洒一把宣土用手弄匀。找一根苇子或者粗细差不多的树枝,放在浅沟里,一头扎进砖下端。
接下来,就是得刨开土堆,来找到这个棉球继续再用,方法就是再重复以上的过程呗。 现在想想,这既挺有趣,又感觉是闲弄没事干解挠应的,但绝不是吃饱了撑的,那时候肚子里饿着的时候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