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遭遇核辐射,全身DNA断裂,却被强行续命,每天目睹自己腐烂

 wupin 2021-04-15

日本是一个核事故频发的国家,197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临界事故。2005年,地震导致福岛两座核电站中存储核废料的池水外溢,200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6号机组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2008年,福岛核电站少量放射性冷却水泄漏;2011年,地震导致福岛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

                          

在这些核事故中,最震惊世界的还是日本东海村核临界事故,日本为了实时记录下人体遭受严重核辐射后的死亡过程,让一位遭受核辐射最重人经历了地球历史上最痛苦的死亡过程。

日本东海村核临界事故

1999年9月30日10时35分,位于日本茨城地区东海村的核转化工厂的3名工人正进行铀的一个纯化步骤当时采用的是酸浸取法,就是将铀粉溶解在硝酸中,再入沉淀槽进行固液分离制成硝酸铀酰。铀粉和硝酸溶解的过程比较缓慢,需要人工不断搅拌,费工费时,其中一名工人筱元提出了一个大胆又无知的建议:将铀粉和硝酸溶液一起倒进沉淀槽。于是另外一名工人大内久用右手扶着漏斗,左手扶着固定沉淀槽的架子,筱元爬上阶梯顶部,连续将7桶2.4千克铀粉和10升富含铀235的硝酸盐溶液直接倒入了沉淀槽中。

而铀235发生核裂变的临界质量是15千克左右。临界质量为维持链式反应所需要的裂变材料的最小质量称为临界质量,超过就会发生链式反应,释放超强的中子辐射和伽马射线,让附近操作人员遭受极强的辐射!

筱元倾倒的硝酸盐溶液达到了16千克,再加上沉淀槽外侧冷却水套,扮演了中子反射层的角色,所以立即引发了链式核裂变反应,发生超过临界反应的初级爆炸,在瞬间(<20·2s), 沉淀槽旁边的3名工作人员均看见了蓝色的闪光,他们的均受到裂变产生的大剂量中子和射线的严重照射。在整个事故中,共有213人受到不同剂量照射。

83天,大内久看着自己成为一具“活尸”

这其中距离辐射源仅0.65米的大内久送达医院时体温为38.5°C,但是没有任何感染的证据,据此,估计其所 受的辐射剂量应高于10 Gy。

然而到了第二天,体内的辐射线开始猛烈摧残染色体,原本排列有序的23对染色体,有的断开几截,有的黏在一起,体内的DNA全部断裂,这个时候科学家估计大内久遭受了16-23Gy的辐射量,这个量,大约是普通人一年遭受的两万倍。

DNA相当于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源代码,生命活动是基于DNA=《RNA=》蛋白质(细节参考:中心法则)的活动来实现的。DNA断裂,这也意味着大内久没有任何存活的可能性。

然而日本却强行让大内久续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核辐射下,全身DNA断裂情况下,人体的变化。

DNA断裂之后,机体不能产生新的细胞,只能用老的细胞勉力支撑,最先死亡的是代谢周期最短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中的中性粒细胞的代谢时间约为2~3天,肠绒毛的更新周期为2~3天,小肠上皮细胞更新周期大约3~6天,这些代谢周期最短的细胞和组织“死亡”之后,人体免疫功能将会崩溃。

                          

大内久的体内白细胞含量在一周内就降到正常人的1/10,白细胞免疫功能缺失,任意细菌都可能直接导致其死亡,医院将大内久搬到了无菌室,继续观察。

此后,因为血小板功能丧失,人体会不断出血,此外,旧皮肤只能活3天,缺了DNA的指导,蛋白质合成失败,皮肤再也没长出新皮,化脓掉皮后就露出了皮里的肌肉,指甲、头发之类的也会剥落,体表没有了头发、指甲、皮肤,就只剩下了肌肉组织。

大内久的意识是清醒的,但是他自己没有办法动,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他会亲眼看到自己全身大量出血,肌肉也会溶解,身体慢慢腐烂,看上去就像一具正在融化的活尸。

因为大量出血,医院每天需要给大内久输10次血,大量补血导致心脏跳动巨快,每分钟120次以上。

看到大内久身体的变化,直接超出了医护人员和专家们的想象,世上没有比这更痛苦的死亡过程了!


随后各组织生命活动逐渐停止,体内主要器官得不到供给,就会出现衰竭现象。而这个阶段的人体可能会心跳停止。

由于其他组织器官的衰竭,无法支撑人体后续的生理活动,心脏也会被迫停止运作。在这个阶段,人体已经无法感知并回应外界的刺激了。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会攻击自身细胞,身体机能最终停止。

在事故发生83天后,最接近沉淀槽的大内久抢救无效死亡。总结来说就是大内久全身染色体被射线轰断,DNA断裂,细胞无法代谢增殖,死去的细胞(包括皮肤细胞)无法再生,全身的皮肤、肌肉、脂肪、血液、内脏、骨骼细胞在59天里一部分一部分地死去,溶为腐烂的体液,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内久还有清醒的意识,他感受着自己的皮肤层层剥落,肌肉渐渐腐败,直到变成一堆黑枯骨。

                          

在大内久刚开始还清醒时,他就向医护人员请求杀死自己,但没有人同意,因为这么好的实验材料,他们不可能放弃。

抢救的83天都没有公开的详细资料,实在是太残忍了,大量血淋淋的图片根本就没法公布,甚至都不能描述太详细。

总结

核辐射、核污染对世界的危害是巨大的,对生态和民众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好核能是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履行好的责任,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要排放核废水会引起全球的反对,因为核污染对全球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千年。

                          

我们不希望,大内久的悲剧重现。

延伸阅读:

日本决定核废水排海,这种放射物质可能引发癌症与白血病

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计划召开内阁会议,不顾国际社会和本国人民的反对,决定将核废水排入大海,预计2年后开始排放。此事持续引发热议。



该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引发激烈讨论

我国外交部对日本正式决定核废水入海一事作出回应,认为日方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 一图看懂日本核废水排海危害 ↓



来源:央视新闻

关于核废水中含有的有害放射性元素

↓原小点之前已经对“氚”和“铯”进行过科普↓

“氚”:日本要将福岛含氚核污水排入太平洋,这种放射物质竟能买到?

“铯”:日本欲排入海的核污水中,这种放射物质比氚更可怕

今天我们再来聊聊核废水中同样不能被忽视的元素——“锶”

从甜菜到电视屏

元素锶的名字来自苏格兰村庄斯特朗廷(Sròn an t-Sìthein),使之成为唯一一个根据英国地名命名的元素。



1790年,阿代尔·克劳福德(Adair Crawford)认识到这种从斯特朗廷铅矿中开采出来作为“充气重晶石”售卖的矿石拥有着不同于钡矿石的化学性质。化学 家弗里德里希·加布里埃尔·苏尔寿(Friedrich Gabriel Sulzer)和托马斯·查尔斯·霍普(Thomas Charles Hope)分别于1791年和1793年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分别将该矿石命名为“strontianite”和“strontites”。

1808年,戴维爵士完成金属锶的分离。在同年早些时候,贝采利乌斯和庞丁利用汞电极对氧化钙进行电 解得到了钙汞合金。受这一结果启发,戴维将该项新技 术应用于4种不同的碱土金属,之后再通过蒸馏除去其中的汞,进而分离得到了少量的4种不同的元素,后来被他分别命名为钡、锶、钙以及 magnium(现称为镁)。

 

锶是一种软质的银白或微黄的金属,具有与其他第2主族碱土金属相似的性质。尽管其在地壳中含量与钡相近(约340 ppm,丰度排行第15),但相对来说,锶矿却鲜为人知。

最常见的锶矿要数天青石(硫酸锶,SrSO4,因其精致的蓝色得名)和菱锶矿(碳酸锶, SrCO3)。前者存在于大型沉积矿床中,每年从中开采的天青石近30万 t,其中大部分产于中国。

锶的第一个工业应用是在19世纪时从糖用甜菜中提取糖。利用糖用甜菜生产糖时,会产生一种含有50% 糖的副产物——甜菜糖浆。这些糖分可通过脱糖法提取,这种工艺被称作锶工艺:氢氧化锶 Sr(OH)2与 近沸腾的糖浆中的糖反应,生成难溶的锶糖酸盐化合物;过滤后,经过冷却及碳酸化作用将其还原为糖;氢 氧化锶则通过在蒸气中煅烧再生。现在,脱糖法已被基于石灰的类似工艺取代,或者通过离子排斥色谱法来实现。

锶的第二大应用是彩色电视阴极射线管。20世纪后期,该应用消耗的锶达到了美国锶总消耗量的75%。碳酸锶被加入到玻璃熔体中,进而转化为氧化锶。这种含锶玻璃制成的显示器面板,能在不影响显像管透明度的情况下阻挡 X射线辐射。

 

随着平板显示器取代阴极射线管,锶化合物的最主要应用变成了铁氧体陶瓷磁铁的生产。锶铁氧体 SrFe12O19是最常见的铁氧体永磁铁, 被用于各种设备,如冰箱磁铁、扬声器和小型电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锶的其他用途更多与一些冷门应用有关,包括仿钻(钛酸锶)、夜光玩具(掺杂铕的铝酸锶) 和脱敏牙膏(氯化锶)。

当然,第38号元素还有一种久经考验的应用,那便是它的红色火焰。根据描述者的不同喜好,这种火焰可能被描述为绯红、猩红或者紫红。

1918年的《化工新闻》报道,锶在英国的唯一用途是生产信号灯、照明弹以及烟火。如今,仍有30% 的锶化合物(如氯化物、 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或草酸盐)被用于制造各种烟火。如果你看到紫色烟火,它们也很可能含有锶盐,这是锶盐与发蓝光的铜盐结合后的效果。

会引发骨癌和白血病

在人体中,锶的吸收方式与其同族邻近元素钙相似,主要沉积在骨骼内。这使得锶相对无害,它甚至还被研究用于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

不过, 这也使由核反应堆和核试验产生的、寿命最长的放射性同位素锶 -90变得危险,因为被吸收的锶-90可能会引发骨癌。锶-90已经被世卫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也是导致白血病的罪魁祸首。

但是通过控制摄入量,锶 -89和锶 -90也被用于已经扩散到骨头的癌症的放射治疗。除了人工应用,第38号元素也涉及一个生物学谜题。原生动物等辐骨虫纲的骨骼由天青石组成,这种特殊的组成材料选择背后有何演化优势,让科学家们困惑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