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履薄冰的中年: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生活的难,都过得小心翼翼

 瞎爷爷 2021-04-15

01

微博上id叫@北京大土豆的博主,在他的微博上发了一条内容,是他的一位粉丝发给他的一条私信(当然是经过授权可以对外公布的),讲述自己的中年感受。

我看了很有感受,因为我也是人到中年。

只是这个内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粉丝自发投稿。因为有很多博主,为了流量,会自己编写内容,说是读者发来的。

不管是博主自己写的,还是读者写的,很多人读了,觉得有共鸣,这就够了。

下面是这个粉丝的来信:


网友:记录一下自己平淡无奇的前半生的流水账。

1982年生人,今年39岁,生活在北京,五环外一套房,价值350W,还有50W的贷款,月供3000;工作在一家处于生存线上的公司,月薪15K,目前已经欠薪4个月;老婆是高中同学,知根知底,一直在家带孩子,钢琴老师,周末的时候出去代一天课,一个月有7K左右的收入;有个闺女,9岁了今年,健康活泼;户口目前在天津,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目前估计还得至少五年才能赶上,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让闺女在北京上高中;一个弟弟,85年的,也在北京,有房有户口,单身不婚主义,自己过的挺潇洒;父母双全,不过是父亲瘫痪在床,好的一点是二老都是退休教师,退休工资俩人加起来有1W;岳父岳父就媳妇一个独生女,也是退休公务员,老两口退休金一个月1W+;

基本上家庭上的经济状况不用输出,但是目前的情况自己养自己也费劲。

人到中年,最大的压力和焦虑点来自于经济。

稳定的经济来源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然而这件事目前我的状态是一塌糊涂,经常会焦虑的睡不着;到40岁才理解了什么叫复利,年轻时体制内的工作(包括一些国企央企)就叫复利,虽然平淡无奇,但是是一条带斜率的向上的斜线,将近二十年的自然生长,已经能到一个很不低的社会阶段(我有个高中同学今年已经升任县长);年少时期的闯其实就是在赌,赌命运和机遇的垂青,会有像程维张一鸣黄峥刘强东这样的人杰,然而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自身能力的差异忽略不计,最终要的差异来自于所在的平台,中国最大的平台就是政府机关,公务员考试也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现代的科举,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年轻人说一句,二十几岁刚刚步入工作年龄的时候一定要选大平台,不要管眼前的钱岗位那些,大平台才意味着更大的机会和可能性。

说回自身的状态。

现在在这家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的工作,每天想的就是怎么能让公司活下去,未来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然而受制于对老板能力的不信任,还是绝的很悲观,结果就是很焦虑。

2016年的时候自己得过一次脑梗,做了心脏手术,休息了一年,对职业生涯也有一定的伤害,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我的命。

对,中年人信命了。

或者说要和命运和解了,其实也就是和自己和解,要不怎么办?总要尽可能让自己快乐的活下去。

除了体制内的,还有一类人活的是不错的,就是有一门手艺;我老婆那样的钢琴老师,还有中年的程序员,都是可以的。

之前看马未都说过一句,到40岁的时候很焦虑,怎么就40了?但是到50岁的时候,回头发现40岁的年纪真好,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中年人更多的焦虑来自对年华逝去的无力,身体机能的下降,赚钱能力的下降。

经济基础是基础,说的很明白;之上就是存在,也就是身体健康;然后是家庭,最重要的部分是你的爱人,一辈子的伙伴。

祝大家顺利。


在这条内容下, 很多人评论:有的和他共情,说自己也是人到中年,也是忧心忡忡。有的羡慕他,说他已经是中国人了的top2这部分了。

比如下面这些评论:

双方父母有退休金,妻子又有收入还不用请阿姨,已经比全国95以上的屌丝出生强多了去了,农村出来的父母0退休金的,到了中年几头包,按着这么说,不用活了?

公务员最大的好处就是工资是上升的,哪怕一辈子什么也不干,老了工资也会增加,当然退休后下降。但是在外打拼最大的好处是人生的无限可能,在小地方的公务员始终保有了对大城市的向往和热爱,虽然知道自己不会放弃现在的安稳了。

理解他的危机,毕竟是男人,肯定是希望自己能承担起更多,我和楼主同岁,只焦虑身体健康问题,因为收入再少,只要还能出门工作就饿不死的,中年人健健康康才能开心,尤其还有一定基础病(梗过)的楼主,应该感恩生活开心的生活。另外,户口在天津,孩子上学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放心吧!加油

很多人说他无病呻吟,可在北京工作的人才知道,这毫不夸张。

这就是大城市的人才问题:去大城市工作,是更看重你当前的价值的,但是很多技术型人才,到了一定年龄,却停止了成长,各种奇怪的毛病却不少,赞成自己价值下跌。38岁在,北京,收入15k明显是低的。不用对比别人,对比自己老婆就知道了,老婆的时薪多少?他时薪多少?如果老婆去全职工作,他带娃更好。

人近不惑之年,困惑依然很多。尝试着接纳自己的平凡,在外人看来还不错,但自己并不满意充满焦虑的生活里过日子,也是是大部分生活在一线的中年人生活的常态吧……

再加上我们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疫情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促使外部环境极具恶化。每个人都裹挟其中,无法免除,这也会导致焦虑的加剧吧……

唔 ,这样写怎么读来一种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感觉了。明明看上去不错嘛。这不能叫平淡无奇,这就是烟火人间嘛。

人才市场有个年龄线,就是35岁。过了35,即使你的学历专业都对口,人家企业也不会要你。这就是为什么欠薪四个月他都不敢辞职的原因。虽然存在少部分行业越老越吃香或者自身特别高精尖的情况。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是打工者而已。

沪漂,同龄。今晚恰好在北京和几位北京老友小聚。目前看和小聚老友比都略有差距。老友包括我都在考虑如何从温饱到到财务自由,感觉主人公尚需努力。但是大家都普遍焦虑,加油,争取早日自由。

双方父母有退休金,妻子又有收入还不用请阿姨,已经比全国95以上的屌丝出生强多了去了,农村出来的父母0退休金的,到了中年几头包,按着这么说,不用活了?

中年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四十不惑可能就是被现实压弯了只能看到脚下的土地,看不到蔚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而这些都是年轻时候最向往的。

失业,北京,老家河南,我一直觉得不止90后焦虑迷茫,连80后也没活明白

回想一下自己四十的时候,还以为年少,一脚踏出去,撞的满头包,不甘心熬到现在,想起来也是后怕。


我看完上面这些评论后,想起来前几天看到的一段视频,一个自媒体,跟拍一个叫酒歌的北京小伙。小伙30几岁,三代北京人,原来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生活得很潇洒。后来,他工作的这家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他失业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她老婆背着他偷偷投的所谓匹凸匹,暴雷了,50多万血本无归,这个时候,岳父母病了,住院又花了几十万。

没有收入,还失业,只好到处借钱先度过难关。

再然后,他找了个国企的工作,统计每年的取暖费报销,主要工作就是居民把票据拿来报销,先统计核算,然后找领导签字,再发给居民。

一家人五口,挤住在老城区50平凡的老破旧楼房里,父母,自己家三口,读小学的女儿。他抽烟,自己卷烟叶,一包烟丝,可以抽大半年。原来的骑车的爱好,只能是看了,把自己的爱车也卖掉了。

每天下班后,他开始去送外面。风雨无阻。

他特别喜欢恶劣天气下送外面,因为同样送一单,坏天气下,佣金更高。

在这条视频下,也是有很多评论。

我就想现在的电视剧,为什么动不动就是架空历史和时代的所谓修仙类的毫无人间烟火的内容,不是玄幻,就是霸道总裁,为什么就没有人来表现和反映人间烟火,真实的人生?

想起来一句话,人到中年,如律薄冰,如临深渊。

02

想起来一个故事,说是去年的百度总监大会上,李彦宏有个演讲,主题是「苦难与辉煌」,他给百度的总监们讲了万里长征的故事,说的核心就是「时间和苦难本身是有意义的」。

我读完这个故事想起来一句网络上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万里长城很伟大,你是修长城的人。

面对生活,面对自己所置身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03

昨天看了一会儿电视剧《小舍得》,张国立和一位女演员演一对儿小三上位的老年夫妻,和各自的女儿的家,构成了一个大家庭:宋佳和佟大为演的一对夫妻,蒋欣和某一位我说不上名字的一对夫妻。

在这个结构复杂的家庭里,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每一个人都不舒服,但又想努力地适应。

我就很有感慨。中国人都活得很累。

每一个所谓的光鲜的人生故事里,都有不那么光鲜的一面。

04

最后还是广告:

世道人心。人心就是世道,世道就是人心。

红尘乱世,一切都是白云苍狗。很多话,不能说,不得说。不如不说。

唯有喝茶。

茶待有缘人,各位客官请移步瞎爷视频号小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