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大腕都读错!但《朗读者》依然火的高级

 一堂国学 2021-04-15

一个人,一段文,遇见灵魂深处的感动

最近央视一姐董卿担当制作人的人文综艺节目《朗读者》火了,但开场第一篇就出了岔子,董卿和著名表演者濮存昕先生都把老舍先生的名字给读错了!

老舍的“舍”该读shě还是shè

为此,老舍研究会还专门发了微博更正“舍”字的读音

“中国老舍研究会”的官方微博在首播当晚,在微博立即做了更正:“ 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办的很好,影响也很大。但濮存昕先生确实将老舍先生的读音念错了,老舍的舍字读三声,舍弃,舍我的意思

姓、氏、名、字你真的懂?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

中国传统的命名方式是“姓、名、字”三者兼备

“姓氏”包括“姓”和“氏”两部分。

比如《周易》作者姬昌,姓姬,而“姬姓”又是全国第三大姓“张”的族姓,都是轩辕黄帝的后裔,所以有“姬姓张氏,黄帝后裔”的说法,也就是说,张不是“姓”而是“氏”。

“名字”也是由“名”和“字”两部分组成

比如老舍先生,姓“舒”,名庆春,字“舍予”,“舍予”合起来就是“舒”了,这类起笔名的例子不少,比如《射雕英雄传》的作者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他是将名最后一个字“镛”拆分为“金庸”作为笔名了。

 

取字是汉族人的传统。清末民初,许多满族人也仿照汉人的习惯为自己取字,这样老舍就根据自己的姓氏舒字一拆为二,成为舍予。

这里的舍予是舍我,无我,自我牺牲的涵义(予,本意是一种长矛,自我保护的意思,后来延伸为“我”)。

因此,这里舍字应读三声,动词。

此外,舍字如果读三声做动词的话应该写作“捨”,是舍的繁体字。

《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 注》中都指出,古代的“捨”字一般简写成“舍”,两个字是互通的。如此说来,当动词第三声的“舍”字可以不加提手旁,直接写作“舍”。

老舍二字直接由舍予二字衍生而来,取舍予中的舍,去掉予,前加一老字。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长期,经常习惯之义;

其二,是北京人相熟朋友之间表示亲近的称呼。比如老兄、老张。

老舍的儿子舒乙曾经专门撰写过一篇谈老舍名字读音的文章《“老舍”这个名字该怎么念?》,收录在他的《我的思念——关于老舍先生》一书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

那么,为何董卿和濮存晰都读错了呢?这可能与北京人的习惯发音有关吧。

《朗读者》真的用了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

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

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

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

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说第一次翻译诗歌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多么率真的老头,多么可爱的央视

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创造美、发现美,过好每一天,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朗读者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96岁)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朗读者 张梓琳

文字被以最朴素的朗读形式,诠释出深藏的情感、使命与价值。“朗读,是传播文字,人,则是展现生命。朗读者则是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董卿这样解读道。毕竟瑕不掩瑜,豆瓣评分9.4的《朗读者》值得一看!

“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卿得到了网友们的点赞,我们也呼唤这样一个全民阅读正能量时代的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