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为什么相信“锦鲤”能带来好运?

 一堂国学 2021-04-15

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让天秤座的“信小呆”火了,也让这种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火遍全球。

锦鲤的祖先是原产自中国的鲤鱼,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锦鲤只是一种观赏类鲤鱼的统称。

 

为什么我们相信“锦鲤”能给我们带来好运?这其实与民俗有关。

01鲤鱼=礼遇

鱼是人类最早的美食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鱼图腾出现的遗址有20多个,

这些图腾大多数作为氏族标志或其他象征而存在

距今6400~6600年的新石器时代、陕西姜寨遗址中的几个图腾鱼标志

(高强1984《史前研究》)

 

距今约6000多年,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鲤”通“礼”,鲤鱼是祭祀或庆典、民间节庆喜事常用的供品或菜品。

在中国北方,农村婚宴流水大席,最后一道菜通常是“糖醋鲤鱼”。

周景王十四年,即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20岁的孔子与亓官氏生下一子,孔子当时是鲁国的国家仓库管理员,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得子,孔子感到莫大荣幸,于是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鲤就是子思的父亲,子思继承了孔子学说并有所发展,著作了《中庸》等儒家经典,是儒家学派的鼻祖之一。

《史记》载文财神——商圣范蠡曾著有《养鱼经》。

 

范蠡比孔子小15岁,他不仅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成就一代霸主,而且功成身退后泛舟来到山东定陶,曾三致千金,被人称为陶朱公,也是公认的商圣。所以陶朱公范蠡驯化的鲤鱼自古就是祥瑞之物。

02 鲤鱼跳龙门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化为龙。

这里的“金鳞”就是金黄色的鲤鱼。

中国自古也有“鲤鱼跳龙门”之说,喻人飞黄腾达,官运亨通。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有“龙门赤河”的记载,到了西汉鲤鱼化龙的传说开始逐渐成型。

汉代的《三秦记》中记载:

“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又言

“龙门山在河东界……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

李白有诗曰“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清代的李元在《蠕范·物体》记载:

“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

自古至今,红色、金黄色的鲤鱼都被看成祥瑞。

03 皇家宠物

在古代中国,鲤鱼,尤其是锦鲤通常还官宦富人之家池内之物。

锦鲤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最早见于中国西晋时期的记载。

早期锦鲤是皇家王宫贵族和达官显赫等家庭的观赏宠物

唐代宫廷开始有大规模养殖锦鲤的纪录,此后锦鲤传至日本,并被发扬光大。

因为皇室和达官贵人们养殖锦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民间就传说养锦鲤可以富贵发达,这样“富贵锦鲤”、“风生水起”、“好运连连”等吉祥寓意就被加持在了“锦鲤”身上。

近期有神秘买家花1230万拍下了日本“锦鲤之王”,据说是要送给马云。

04 连年有余

鱼与“余”谐音,民间有连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随着年画等民俗文化作品的传播,“连年有余”、“富贵有余”等美好寓意也与鲤鱼、锦鲤等结合,成为民俗的一部分。

潍坊寒亭杨家埠年画-年年有鱼

天津杨柳青年画——莲年有余

还有这个休闲食品也蹭了好几年热度

2013年,微博知名玄学博主@锦鲤大王 发布的锦鲤图,至今转发已经超过 918 万。

这次,支付宝做了一场成功的“病毒式”营销

“支付宝中国锦鲤”、“信小呆”的话题

在一天之内阅读量超过2.5亿!

信小呆也开启了她“锦鲤”式的幸福生活

个人微博更是一天暴涨50万粉丝!

今天,一堂国学V能帮到你的,

也只有这对锦鲤之王了!

我们锦鲤界有句名言:愿望和运气交给锦鲤,你只管努力就好!!

啥也不说了

转发这条中国锦鲤

好运滚滚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