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宅经》|说说大门口的那对神兽,还真不是普通的狮子!

 一堂国学 2021-04-15

这个似摇头狮子下山岗,那个似摆尾狻猊寻猛虎。

——《封神演义》第三回『姬昌解围进妲己』

以《黄帝宅经》为代表的中国堪舆学,非常重视“门、主、灶”三大要素。

所谓“门”即大门,“主”即主卧,也有人认为是客厅,“灶”即厨房。

今天我们先聊聊大门。

大门之于住宅的重要性,犹如人之口,是家宅磁场能量的出纳口。

《释名》说,“门,扪也障卫也;户,护也,所以谨户闭塞也”。

在古代,门户、门面、门第彰显着一个家族的品第等级和社会地位,因此,大门是不能随便乱开、乱建的。

比如坐北向南的四合院,大门一般会开在东南,这个方位是《易经》先天八卦的兑位,兑为泽,五行金,代表财源不断;也是后天八卦的巽位,巽为风,为入,寓意招财进宝。

而鲜有大门开在正中央的,因为那是皇宫或是寺庙、道观的陈设。

大门最忌讳与房门直冲。

中国古人讲究藏风聚气,大门直冲房门,气场直来直去,不能收藏,不利隐私,不易聚财,外部凶气也容易侵犯住宅,干扰房屋磁场,化解方法就是设置影壁(照北墙),楼房设置玄关也是同样道理。

既然大门如此重要,若有神兽护卫,那就再好不过了,所以中国传统民俗院落,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还有一些寺庙、道观,很喜欢在正门口摆上一公一母两头狮子,如今很多银行、商场也会为了招财而放置貔貅或是西洋雄狮。

宁波天一阁石狮

汇丰银行门口的铜狮子

(狮子一对,左公右母,开口左张右闭,分工明确,寓意出纳,雄狮张口招财,雌狮闭口守财)

狮子,古称师子、狻猊(suān ní),本来是外来物种,《汉书·西域传上》曾记载:“乌戈(属古蜀国)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

狻猊,又称金猊、灵猊、狻麑,既然带个鹿字头,可见古人是把狻麑看做瑞兽的,应该和麒麟类似。

故宫太和殿琉璃狻猊

《穆天子传》记载:“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晋代《葬经》作者郭璞认为:“狻猊,狮子。亦食虎豹。”

《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

隋唐历史研究专家颜师古也曾注释说:“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

狻猊  [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中也认为“狻猊”即是“狮子”

狻猊是一种上古神兽,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排行第五,虽然长得像狮子,但还真不是一般的动物

民俗认为狻猊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释迦牟尼见它有耐心,便收了当坐骑,所以很多寺庙的佛像下(如文殊菩萨的坐骑“蓝狮子”)、香炉盖上、脚部、四周甚至整只香炉都有狻猊造型。

狻猊香炉

▲宋 李公麟(传)《维摩演教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左侧香几上陈设的正是狻猊出香。

清代的褚人获在《坚瓠集》里记载,“狻猊”是两种不同的神兽: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首。”

这里不仅提到了金猊,还引出了大门上的狮子头——椒图

褚人获认为,龙生九子还有另一版本:

“五曰狻猊。狻猊好坐。佛座狮子是。”

根据颜师古的研究发现,大门口的狮子有几个表亲,一个叫辟邪、一个叫符拔或桃拔,一个叫天鹿或天禄。

《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等明清小说里的描述也能佐证这几种神兽是近亲:

见那伙妖精都是些杂毛狮子:黄狮精在前引领,狻猊狮、抟象狮在左,白泽狮、伏狸狮在右,猱狮、雪狮在后,中间却是一个九头狮子。

——《西游记》第90回『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狻猊舞爪,狮子摇头。闪金獬豸逞威雄,奋锦貔貅施勇猛。

——《水浒传》第53回『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这个似摇头狮子下山岗,那个似摆尾狻猊寻猛虎。

——《封神演义》第3回『姬昌解围进妲己』

下面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三位神兽的模样:

1、辟邪:这个称呼大家应该不陌生,很多南方朋友也把辟邪叫貔貅,其实是梵语Vasimha的音译,即“大狮子”。《急就篇》有“射魁辟邪除群凶”的记载。民间称貔貅为“辟邪”,顾名思义有“辟御妖邪”的美好意愿。颜师古甚至还考证出:“(辟邪)似麟而有二角”。

2、符拔或桃拔:《后汉书·班超传》记载:是岁,贡奉珍宝符拔狮子。

李贤认为符拔是一种外形麒麟,却没有角的神兽;

3、天鹿:《前汉书·西域传》记载:“乌戈国有桃拔、铜狮子”,颜师古认为,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为天鹿。在东汉时又称天禄,不光额头有角,而且身上还长了翅膀,自带飞行神器,上天汇报工作也比较方便。

这样,狮子的三个神兽亲戚就捋明白了,符拔或桃拔是没有角,天鹿是个独角兽,辟邪两支角。

《黄帝宅经》|中国院子系列第一期就到这里。





《黄帝宅经》| 中国院子

缘起

三千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田园是中国人安顿生命、安顿家属和安顿精神的场所。

古人再穷,哪怕用篱笆围屋一圈,都要有自己的小院。

一院一天地,一宅一乾坤,中国人的院子里面是个独立之世界,一家之宇宙。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人间烟火,流水花落,抚琴观鱼,闲看风波……

中国人,几乎一切美好梦想与现实,最终会在居家院落的陈列布局里酝酿、品味。

这也是我们推出《黄帝宅经》|中国院子这个系列的源起。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天地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古今。

中国院子,四个字的五行分别为:火、木、土、水

这分别对应肇始华夏文明的燧人氏、伏羲氏、黄帝和颛顼四位圣人的德行,亦与儒家的“礼、仁、信、智”和佛教的“地、水、火、风”一一对应。

至晚从《尚书·洪范》开始,中国人就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能量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尤其在居家环境方面。

《黄帝宅经》一开始就说:

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虽只大小不等,阴阳有殊,纵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恶。大者大说,小者小论。犯者有灾,镇而祸止,犹药病之效也。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

可见古人对住宅的重视。

套用《孙子兵法》的名言:宅者,家之大事,福祸之地,兴衰之道,不可不察。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家和万事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是我们的温馨港湾,安心居所,从今天开始,就请大家一起跟随麒名,探秘《黄帝宅经》,闲聊中国院子……






· 感谢阅读 ·

传播中华民俗文化,讲述九州堪舆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