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鸿宝科技冠名】2017法兰克福车展上,宁德时代又有哪些大动作?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两年一度的法兰克福车展已于2017年9月12日盛大开幕,距离车展结束的24日还有6天。时间虽过半,但重磅消息不断,是这届法兰克福车展的特色。且不管后6天将会有哪些事件令我们铭记,大众将砸700亿欧元至新能源产业链、戴姆勒-奔驰将投入100亿欧元打造50款电动车等事件,已足够震动汽车界。

  

锂电大数据注意到,无论是上述的大众、还是奔驰,背后都有中国元素。它就是首次亮相国际A类车展、初步开启国际市场新征程的宁德时代。

全系产品悉数登场

据了解,宁德时代此次将展出覆盖电芯、模组、整车电池包,提供12V/48V启停、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各类车型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电池能量密度方面。目前,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可达到270wh/kg以上,2020年将力争实现350wh/kg。同时,宁德时代正在研发固态电池技术,这将使得电池组体积更小,而续航里程将超600公里。

  

充电速度方面。目前,宁德时代已研发出15分钟快充技术,成功将充电时间缩短到一杯咖啡的时间。

  

平台化模组方面。宁德时代采用同样的模组尺寸可以实现不同电池容量的适配,覆盖BEV和PHEV等不同应用场景。同时,能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三大国际汽车巨头 一个都不能少

①斩获戴姆勒-奔驰EQ品牌电池供应商。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向电动化趋势迈进,在2017法兰克福车展上,戴姆勒-奔驰面对全球媒体再次详解其新能源战略,并且宣布,将投入100亿欧元打造50款电动车。

  

目前,戴姆勒-奔驰正在全方位推进电动化进程,聚焦EQ电动子品牌,在全球展开布局。今年6月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投入50亿欧元作为研发,同北汽集团在2020年前实现奔驰EQ品牌国产化。

  

在EQ品牌中国国产化问题上,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唐仕凯明确表示,EQ品牌在中国国产将使用中国电池企业的电池,宁德时代为电池供应商之一。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MatthiasZentgraf也确认了这一合作,称目前与奔驰之间合作了数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采购中国电池企业产品外,唐仕凯表示未来还将与北汽集团,在北京新建一个动力电池工厂。届时双方可能会在电池供应商中挑选出一家共同进行研发合作,此次宁德时代在法兰克福车展隆重亮相,想必会加分不少。

  

②争取大众MEB平台大单。MEB是大众汽车集团打造的全新电动车平台,基于该平台的首款车型计划在2020年上市。

  

9月13日,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MatthiasZentgraf在法兰克福车展上透露宁德时代正在与大众接触,争取成为MEB项目的供应商。大约有3至5家家电池公司同时竞争大众MEB项目,而目前大众还没有确定供应商名单。MatthiasZentgraf估计明年初才会有最终结果。

  

同时,大众计划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将投资500亿欧元到电动车电池,200亿欧元到电动车。

  

为实现上述计划,大众正在中国、欧洲、北美地区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动力电池工厂。

  

今年7月,《汽车新闻》欧洲版报道,大众高尔夫电动版e-Golf将于2018年在中国投产,将首次使用中国本土供应商——宁德时代的电池;同期,据路透社报道称,矿业巨头嘉能可与宁德时代签署了四年期协议,将向后者销售至多2万吨钴产品,业内人士认为是一份三方协议,其背后有大众的支持。

  

综合各方面来看,在MEB项目的竞争中,宁德时代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③同宝马稳定合作。宝马作为宁德时代发家史背后最大的功臣,一直与宁德时代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宣布,到2025年,宝马将提供25款电动车型,其中12款为纯电动车型。  

国外车企走进来 宁德时代走出去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国外车企早已瞄准这一目标,正想方设法的了解并进入中国市场。奔驰、宝马、大众等一众车企提出大力推进电气化,选择与中国车企设立合资公司,并采用中国电池企业的产品,一方面,是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满足中国政策的要求,例如双积分;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成立也为中国电池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锂电大数据了解到,今年2月,宁德时代投资3000万欧元参股芬兰维美德汽车有限公司,获得该公司22%的股权。此次首秀法兰克福车展,对于宁德时代也是十分重要,逐步铺展开来,让欧洲车企更加了解宁德时代,从而能够加快进军欧洲电动车市场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宁德时代已是全球第三大电池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20%。据行业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松下排名第一,宁德时代排名第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