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一汽等大咖论道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摘要:在成都雅骏副总裁范永军主持的圆桌对话上,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一汽客车副总工程师赵忠民、吉利汽车战略总监刘景林、成都雅骏副总裁范永军、比亚迪研发经理王高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2018年9月4-5日,由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SNEC)和起点研究联合承办、诺德股份协办的2018中国新能源企业家峰会暨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SNEC)成立大会在青海省西宁市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行。

在成都雅骏副总裁范永军主持的圆桌对话上,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一汽客车副总工程师赵忠民、吉利汽车战略总监刘景林、成都雅骏副总裁范永军、比亚迪研发经理王高武就1.A00级后,未来新能源爆款车型在哪里 ?2.新能源各细分应用领域(乘用车、物流、客车、低速车、储能)未来发展趋势 ?3.特斯拉、宝马等外资车企进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带来什么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透露,到2025年,宁德时代已经定点给动力电池的订单超过300Gwh。

此外,他还表示,到2020年时,如果开始量产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的电池,电池每WH的成本将低于1块,将来电动汽车的成本会更低,甚至会低过传统燃油车,届时电动汽车将可以和燃油车展开竞争。目前电动汽车最大的竞争对手应当是燃油车,在畅销车型预测方面,电动汽车也可以参考燃油车畅销车型。

从左到右依次为:成都雅骏副总裁范永军、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吉利汽车战略总监刘景林、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一汽客车副总工程师赵忠民、比亚迪研发经理王高武

成都雅骏副总裁范永军:在中国电动乘用车领域,数量最多的是A00级车,但现在A00市场已经不行了,那么A00级后,未来新能源爆款车型在哪里 ?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可参考燃油车畅销车型

可以从汽车的需求来看将来哪一款车会成为主流,实际上电动汽车是可以参考传统燃油车的,为什么早期有很多人做A00的车,做小一点的车,主要原因是成本因素。在产业链里,包括做车的企业、做电池的企业、电机的企业,能使电动汽车的成本和可以和燃油车竞争时,它的主流车型一定会和现在的传统燃油车是一样的配置。

按照我们整体的预计,2020年后电池会比较便宜,使电动汽车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跟传统燃油车具备竞争力时,就是电动汽车在市场化推动下进行爆发式发展之时,主流车型应该就是现在被所有人接受的传统燃油车的主流车型。

另外,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技术发展非常快,无人驾驶将来一定是电动车,因为传统燃油车做不了,将来这一块的发展也会非常快。所以这是一个过渡过程,我个人感觉将来会有很多按照国外主流车企产品的规划,比如宝马5305系出来就是取代传统的宝马燃油车的格局,爆款车型应该会往这个方向走。 

吉利汽车战略总监刘景林:中国人喜欢大车 

过去A00车说的爆款,它是政策的产物,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真正的市场需求应该是中国人喜欢大车,SUV,应该是A级车以上或者是SUV以上的车型,真正的爆款一定是从A级车或者SUV里选出来的。

成为爆款,它的价格应该和汽油车差不多,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以上。特斯拉的Model3就是一个很好的爆款产品,但有一点国内没办法接受,它的价格一定要下来才能成为真正的爆款,相信国内的主机厂会有这样的产品出来。将来新能源汽车要真正发展,一定要具备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新能源车可以上网,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才能成为真正的爆款,否则就没办法像汽油车成为主流。至于什么车成为主流,我认为是续航里程500公里以上,外观很漂亮的A级或者是SUV,价格在10—20万之间。

一汽客车副总工程师赵忠民:兼具安全、舒适性和科技感

我虽然是做客车的,但我觉得乘用车要做到爆款车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安全性,这是第一位的,车的安全性得非常好,二是舒适性,三是高科技,它的受众群体应该属于年轻群体,即年龄段在25——35之间,它的价格不一定低,但车的价格应该和燃油车的价格相差不大,这样才能做成爆款车型。不然要把它做成亮点或者是销量特别大,都不是太现实,它应该具备这几个特点,而且我感觉可能是SUV车型。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代步、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大 

我认为目前销售比较好的是2.8米左右的A00级超小型车和3.6米左右的A00级主流电动车,这两个目前都有较好的发展空间,A00级电动车目前在代步市场和海外市场两个方向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前期电动车由于成本相对较低,比较容易拿到积分,发展相对比较快,随着企业向中高端方向发展,A级已经表现较好,A00级则要看政策推动,低速车主要看政府如何管,像在山东、河南,这个市场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个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市场是海外,因为我们在海外的出口量特别大,尤其是印度、孟加拉国等。在大城市,微型电动车特别适合代步送孩子上学、买菜等家庭第二辆车的用途,这类市场我们认为目前还处于相对发展的低谷阶段,未来会有较好数量增长,但过去占到68%左右的比例可能会回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比亚迪研发经理王高武:成本是最核心的

提到爆款车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特斯拉Model3,为什么Model3会成为爆款车型,首先是特斯拉的品牌大家比较认可,第二是特斯拉推出了ModelS和ModelX,但实际并没有这么好的效果,这是性价比的问题。Model3在特斯拉的车里成本是最低的,所以我认为成本是最核心的,包括刚才提到的A00级车,能有这么大的市场,有这么大的销售量很重要的原因是成本的控制。 

此外,Model3设计非常前卫,流线非常好,同时还有特别的指标,比如加速非常快,虽然这个指标很多车都能达到,但能达到5.6秒加速的不多,让大家一想到这个车就可以想到这个指标。对于国内客户来讲,安全性也特别重要,特斯拉可能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也有些担心,但这对于选择电动车的用户来说,这些都是基础。爆款有这些元素在里面,哪款车能成为爆款,还不好说。

成都雅骏副总裁范永军:新能源各细分应用领域,包括乘用车、物流、客车、低速车、储能等,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三元和磷酸铁锂有各自适合的领域

我个人非常乐观,从大方向来讲,我们国家一定会大力减少对矿石能源的依赖,所以电动化一定是国家能源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的必然手段,在这样的方向下,所有使用化石能源的领域将转为使用电能,这些领域的前景都非常好。 

在这样的前提下,现在最大的目标是要让使用电动的,像电动汽车的成本可以和传统能源竞争,只要你达到这样的条件,它就会取得很大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技术上如何能快速进步。举个例子,最近我们和本田在做项目,现在所有的乘用车每百公里耗电基本是15度左右,有些高一点有些低一点,它们2021年量产的乘用车希望做到每百公里耗电只有8度电,这就很厉害,这意味着在相同里程下它配的电池只要我们的一半,成本可以大幅下降,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我们也一直追求能量密度提升,到2020年时,如果开始量产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这就意味着电池每WH的成本低于1块,将来电动汽车的成本会比较低,甚至会低过传统燃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领域都会取得很好的发展。

至于说到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将来大家会发现,它有各自适合的领域。如果动力电池产业链在未来两三年时间里,技术能得到更快进步,成本大幅下降,性价比提升,各个领域都会取得比较好的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欧洲的顶级车型,包括大众、宝马、奔驰,市场定位也都不一样。我可以透露给大家,按大众来看,到2025年,它的电动汽车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很便捷,但成本一定比现在的传统燃油车还好。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前景很好,并不会说哪一个突然间很好。这是一个新产业,所以它的运营模式会有很多创新,将来不见得大家都要买车,可能是租车、共享概念,使大家用车和拥有车的成本也会大幅下降。创新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一汽客车副总工程师赵忠民: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分天下

从市场趋势来讲,应该是专用车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比较大。客车方面,我觉得未来应该是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分天下的局面,最终肯定要过度到燃料电池,但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地域、使用工况不同,会有不同选择。现在有补贴,燃料电池这一块的补贴没变,一旦补贴退出,在近2—3年的时间,燃料电池将是大发展时期。

我觉得纯电动以前走过的路,会在燃料电池上重演。未来两三年之内燃料电池会上来,一旦上来,在都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用户会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我认为最终是三分天下。

另外,为什么我说专用车市场前景广阔,因为它有特定的用户群体,有特定的使用区域,而且有特定要求,未来市场对专用车来说前景非常好。客车、物流车现在在冬天里,冻的不行,就盼望春天来,春天肯定会来,但需要大家有足够的耐心,做好主动防御。目前来看,做专用车来弥补物流车的短板,这条路是正确的,这是最好方案,我也同意在专用车方面做特定研发和市场开拓,专用车有市场。

比亚迪研发经理王高武: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比亚迪产业链比较全,国家的蓝天保卫战出来之后,我们和深圳市政府很快就签订了500台电动渣土车的订单,现在有一部分已经交付。比亚迪除了电池还有乘用车、大巴、商用车、专用车等。乘用车这一块,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现在基本是处在上半场,还是电动化阶段。电动化再往后,在未来几年是全面电动化的过程,车辆用到的所有电池,包括启动电池等,不是用锂电的可能也会慢慢被电池取代。

启动电池这一块,2012、2013年左右我们推出混动车用磷酸铁锂作为启动电池,全球市场还没那么快,但很多企业都有所动作。智能化方面,一周前比亚迪刚开了全球大会,我们把车上所有的传感器,大概300多个传感器,66个整车的控制权限都开放了,我们打造了一个平台,让全球所有的开发者都可以基于我们的平台来做开发,就像手机一样,硬件摆在这,给你提供软件平台,你可以去调用我所有的硬件,做各种各样的工作。这项工作比亚迪才刚开始,但想像空间非常大。

成都雅骏副总裁范永军:特斯拉已经在上海建厂,韩国的电子企业在中国也有建立自己的工厂,宝马也会在中国建工厂。狼来了,特斯拉、宝马等外资车企进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带来什么影响?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真正竞争对手是传统燃油车

外资进入中国,竞争分两个层面,一是整车领域,另一个是零部件领域,包括电池。无可否认,我国大概采用了一些补贴政策,给国内企业争取了5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自己的提升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如果从零部件这一块来看,包括电机、电控、电池,单讲电池,我国相对锂电进入动力电池是比别人落后,但后来在追赶过程中比较快,如果要看我国现在动力电池和日韩企业的竞争力,可以看欧洲的市场。 

说实在的,宁德时代在欧洲与大众、宝马、奔驰等地合作上可以直接和日韩企业竞争,目前看并不会处于下风。2025年我们已经定点给动力电池的订单超过300GWH,这是很大的量,从这个角度看,经过这几年大家的努力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我们的竞争力还可以。

从整车的角度看,大家要有一个意识,即现在从整车的角度讲,真正竞争对手是传统燃油车,而不是现在同行怎么和特斯拉竞争,怎么和宝马竞争,要看电动汽车做出来,在成本、安全可靠性、舒适便利性上能否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如果能超越,竞争力就会出来。

还有一点是新能源汽车车联网,新技术的使用可能会改变汽车的属性,所以在这一块上,技术提升中国很有优势,爆率5G技术、IT技术、车联网技术等都有优势,如果这些技术能和电动汽车结合起来,我们就很有竞争力。这一块我个人很有信心。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将进入充分竞争的新时代

中国汽车或者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政策为先导推动,而国外是市场化。以特斯拉为代表,特斯拉从Model3、ModelX到中卡、皮卡,它的发展线路和我们不一样,它的电池路线也和我们不一样。特斯拉的电池能量密度很高,电池管理的黑科技也很多。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特斯拉过来有很多争议,我个人认为它进来会改变目前的生态,或者使我们的竞争更加充分。目前来说我看好的市场,从潜力来说第一个是专用车市场,但从技术方面来说却不看好,因为没有国外技术导入,我们自己的技术创新又不是很强,这个产品基本还是维持在中低端水平,等待一个新技术导入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

乘用车市场面临着技术的快速碰撞和产业链的快速融合,这个市场会快速碰撞发展。特斯拉过来之后,会面临着短暂的受阻或者是受压的情况,但我们会快速的去学习,敌人越强我们更强,我们可以迅速学过来,特斯拉过来之后,它会把中国的技术能力大幅提升,新能源乘用车会进入超高速发展,特斯拉来了是对我们产业链的拉动,因为大家知道标准在哪或者别人在哪,有一个比我们更强的东西,我们就会提升更快,设计也会得到大幅提高。现在最缺的是技术,不管是电池还是整车设计,我们是从传统车改过来,特斯拉是自己创造的,未来特斯拉进来以后我们会进入充分竞争的新时代,我对中国自主车企的发展充满信心。

吉利汽车战略总监刘景林:未来是多元化发展

特斯拉和宝马在国内建厂,在OEM里有三类都可以受益,第一类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它们是造车的新兴势力,可以加强人才的流动,技术的革命创新,它们非常需要这一块。

第二类是传统OEM厂,有外资企业会更好,2017的排行榜里,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国内自主品牌企业,有后面追赶的会更好,这些企业的电池目前还没进入国家补贴目录,价格成本会很高。在销售上,老百姓一部分中高端的需求会转向买特斯拉,补贴结束,未来要看各自的真正实力。

第三类是混动车型,这一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本日本国家的车里70%都是混动车,纯汽油车很少,我认为混动车在我国还有很大空间,甚至汽油车会替换成混动车型,插电混动慢一点,续航超过100公里的插电混不多,比亚迪是一个,其它企业都没大到,大部分是60——70公里。

氢能源电池也会得到发展,加一次可以跑1000公里,它的能量密度是汽油的两倍以上,三分钟可以全部加完。但是它的匹配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一年全球产200吨,70%用在环境上,所以箔材料成本很大,还有甲醛车也是方向。未来几年,我认为是多元化发展,不是只有一种汽车,特斯拉进来会促进产业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