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锂电池企业的项目以扩产斥资为主,其他新进入锂电产业的企业主要以车企居多。 2018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锂电行业等产业链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仅仅11月涉及金额高达1398亿,除了锂电企业、还有其他相关企业,纷纷投资建设生产线,扩大生产产能,布局锂电产业。 11月锂电扩产斥资大事记 起点锂电大数据记者汇总了2018年11月的锂电产业投资相关项目,初步统计投资额超过1300亿元。涉及到电池、材料等多个项目。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1月份数据显示,仅一个月内的锂电项目就超过了12个。其中锂电池企业的项目以扩产斥资为主,其他新进入锂电产业的企业主要以车企居多。 由此可见,优质的电池企业已获得各方投资,纷纷扩产。而动力电池是核心部件之一,整车车企亦不放过任何完善自身产业闭环的机会。 同时,11月的数据显示,国内仅仅在锂电方面的相关项目,金额超过了1150亿元。 以上还不包括材料方面的项目,金额就如此之高,下面是起点锂电大数据统计的2018年11月电池材料项目扩产资讯。 据汇总的2018年11月锂电产业投资相关项目,初步统计投资额约为1398亿元,涉及到电池、四大材料、铜箔等多个项目。 除了国内项目,也有部分国内企业在筹措海外项目投建。例如,11月22日,江苏国泰波兰发布“2018年11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拟在波兰投资建设4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在办理环境许可及前期准备工作。 虽然,建设中项目,以及回收、储能等项目,并未纳入以上统计内容,但是,如此巨额的资金量投入,锂电产业项目激增,已不可小觑。 新能源产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早在八月,起点锂电大数据就整理了《两大势力入局,引发电池投资急剧增长》的文章(点击可查看)。 由此可见,储能需求和动力电池市场化,中国新能源产业将借势而起。 而从中长期来看,未来 3-5 年有各国政策引领和整车厂推动在前,以及各方资产龙头的助益在后,无论是产业扩张、产能扩产,还是技术革新速度,中国新能源产业都会快速提升。 据11月23日报道称,松下和特斯拉围绕纯电动汽车(EV)电池的博弈正日益激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暗示在中国将从多家企业采购电池。 特斯拉的态度,倒逼松下将面向特斯拉的电池业务转移至美国等举措,以此维持业务。 另一方面证明,中国新能源锂电产业,已获得海外一流企业的正视,并成为合作方的选项之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无论是产业扩张、产能扩产,还是技术革新速度,都让海外企业纷纷忌惮,并提高了警惕。 海外企业掀起锂电扩产狂潮 在新能源产业,为了应对“中国速度”,海外企业也掀起了锂电扩产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