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K创新野心勃勃、来势汹汹、来者不善,而中国市场也必将成为其重要的发展目标,随着其日渐壮大,将会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曾经籍籍无名的SK创新,正在随着软包电池的发展加速崛起,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其野心越来越明显。 2025年产能将达100GWh 近日,外媒报道,为了应对全球电动车需求的增长,SK创新表示将计划投资579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7亿元),在中国建第二座电池工厂,目前新工厂的选址、合作伙伴、具体计划等事宜尚未确定。 据了解,SK创新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是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等合资组建的,该厂已于去年8月份破土动工,产能为7.5GWh/年。 前不久,SK创新还表示将投资94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在欧洲建第二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该工厂为匈牙利科马罗姆第二工厂,总面积约为35000坪。新工厂将于2020年上半年竣工,在2022年初开始正式量产,产能预计在年产9GWh左右。算上科马罗姆的第一工厂,SK创新在欧洲的电池产能将达到至少16.5GWh/年。 目前,SK创新已在中国、匈牙利、美国建立了电池工厂,合计总投资超过了288亿元,两座新工厂建成后,SK创新的海外工厂将达到5座,其中欧洲2座,中国2座,美国1座。 SK创新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在中国、美国、匈牙利等市场投资,争取在2022年达到60GWh的电池年产量。 SK创新在美国佐治亚州工厂的产能为9.8GWh/年,算上中国、欧洲以及本土4.7GWh/年的产能。SK创新已经离“2022年60GWh”这一目标越来越近了。 SK创新虽然体量还小,但其野心也不容忽视,据报道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投资100亿美元,到2025年年产能达到100GWh。 崛起的SK创新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18年,LG化学位居全球第四,而SK 创新还排在十名开外。2019年前2月SK创新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206.1MWh,排名进入前十,同比增长了232.2%,主要为戴姆勒、现代起亚、福特等提供配套。 面对SK的崛起,同是韩国企业的LG化学显然更加紧张,LG化学和SK创新一样走软包路线,两者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尤其近来两者将的暗战频频上演。 去年底,大众对外称,已经选择SK创新为其基于模块化电动工具包(MEB)平台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SK 创新将主要为北美地区供应电池,并向集团在欧洲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供应部分电池。 此外,SK创新还欲牵手大众,联合在美国建设一家电池工厂。SK创新与大众的频繁接触引起LG化学不满,LG化学威胁大众汽车,将停止向其供应电池,并在德国独立建造电池“超级工厂”。前不久,LG化学还起诉SK创新,指责其通过雇佣其员工来窃取锂电池相关核心技术。 另一面是,SK创新对其动力电池的发展也寄予厚望,近日,SK创新还对外宣布,将分离其材料业务部门独立运营,为公司开拓电池市场提供保障。SK创新表示,公司将专注力量集中发展电池业务,通过全球扩张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确保竞争力。 SK创新野心勃勃、来势汹汹、来者不善,而中国市场也必将成为其重要的发展目标,随着其日渐壮大,将会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