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安靠·32电芯】总投资超20亿元,全国首个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奠基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摘要:该项目合计总投资约22.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为梯次利用项目,二期为资源化回收项目。

5月30日,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奠基在河北沧州举行,这是落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京津冀试点的全国首个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也是北汽集团的京津冀一体化布局的重要一子。

据介绍,该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为梯次利用项目预计总投资5.26亿元,占地面积230亩,分三个阶段实施。

其中,一阶段投资1.27亿元,主要用于土地、厂房和设备、产品与技术开发等,2020年建成投产,形成0.7GWH/年的产能。

二阶段投资2.08亿元用于产能扩建,2022年建成投产,总产能达到4.9GWH/年。三阶段投资1.91亿元用于产能扩建,2025年投产,届时项目总产能达到10.5GWH/年。

三阶段建设完成后,公司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5亿元,年利税超5亿元,解决当地就业超千人。

二期为资源化回收项目拟投资12亿元,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资源化。二期项目计划于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启动建设,建成后将具备年处理40万套(约1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能力和2万吨三元正级材料前驱体的生产能力。

据了解,北汽鹏龙是北汽集团旗下服务贸易发展平台,2018年12月,北汽鹏龙(沧州)新能源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负责实施“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项目”。该项目也是工信部京津冀地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协同试点计划。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作为工信部京津冀地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协同试点计划,项目正式落地,这标志着北汽集团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再次走在了行业前列。

事实上,早在2016年6月,北汽新能源与新乡电池研究院就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匠芯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充分整合行业内市场、技术、材料、电芯、退役电池、分解资源,开展新体系电池开发及梯次利用研究创新。

2017年,北汽新能源推出“擎天柱计划”,计划到2022年投资1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建成3000座光储换电站,累计投放换电车辆50万辆,梯次储能电池利用超过5GWh。其中,光储换电站将对电池进行梯次利用,作为储能设备为换电站及动力电池提供能源补给。

此前,工信部发布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包括光华科技、格林美、湖南邦普、衢州华友钴新材料、赣州豪鹏等5家企业。目前,北汽鹏龙已经与格林美、光华科技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8年5月8日,北汽鹏龙与格林美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共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退役动力 电池梯次利用、废旧电池资源化处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再生利用等循环经济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销售及后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

2018年11月12日,北汽鹏龙与光华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等业务上开展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建面向社会公众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网络体系。北汽鹏龙将分别入资光华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珠海中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电池装机量分别达36.8万辆和17.7GWh,同比增长95%和117%。根据工信部数据,到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20万吨,到至2025年将达78万吨。

随着第一批动力电池迎来淘汰潮,百亿电池回收蓝海正在开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