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冠科技·卷绕设备】GW储能时代 电池梯次利用还是专“芯”专用?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摘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的累计规模达到31.3吉瓦;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规模为1072.7兆瓦,是2017年的2.8倍,新增投运规模682.9兆瓦,同比增长464%。

也就是说,中国储能产业在2018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已经进入了GW时代。

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46.5%

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公布了2018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报告。

BNEF预测,2019年全球年度储能装机将首次超过10GWh;2025年全球的储能装机量将达到100GWh,并在2030年左右突破300GWh;到2040年,全球能源存储市场将累计增长至942GWh,价值约6200亿美元(约4.15万亿人民币)的惊人规模。

BNEF表示,只要用电的地方,理论上都可以用到储能。从长远来看,储能领域将是锂电池最大的应用市场。

当然,BNEF只是一家之言,人们很难就未来储能的发展程度达成一致。比如,另一家机构预测,到2022年,储能市场的年销售量为2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6.5%。

又比如,2017年10月出台的首部国家级储能政策——《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虽然明确提出:“鼓励相关企业通过市场化思维,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丰富储能的应用场景,同时将先进储能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资金重点支持方向,发挥资金引导作用。”但关于对储能予以专门的财政补贴并未提及。

可以想像一下,储能市场一旦出现专门的财政补贴,发展速度究竟会有多快?

人们都认同的是,储能市场对电池的需求将大于汽车对电池的需求,未来的储能市场很大。

梯次利用还是专“芯”专用?

早在2018年1月,中国铁塔公司在北京与重庆长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沃特玛、国轩高科、桑顿新能源等16家企业,举行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签约仪式。

2018年10月,中国铁塔副总经理高步文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论坛”上称:“中国铁塔全国基站电池总量为超过40GWh,到2020年累计退役动力电池13.79GWh,中国铁塔完全可以消化这部分退役电池。如果再加上储能,中国铁塔的需求可以消化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的退役动力电池)。”

中国铁塔明显大力支持梯次利用,此举有案例可依:

1、博世集团利用宝马的ActiveE和i3纯电动汽车报废的电池建造了2MW/2MWh的大型光伏电站储能系统;

2、杭州锣卜科技将拥有80%-30%容量的电池应用在智能低速快递物流车上(已在京东、邮政等快递物流进行推广应用),功能、性能优于铅酸电池,并可降低综合使用成本。

但是,市场上有不同的声音:

2018年9月,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在2018中国新能源企业家峰会暨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SNEC)成立大会发表演讲时表示,“很多人说过剩产能是可以用到储能上去的,实际这里有很大的误解,储能电池比动力电池要求高得多,现在1500—2000个循环就足以满足乘用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但储能电池的要求是至少8000个循环。”

2019年5月20日,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总监王威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2018年开始,宁德时代加大了其在全球范围内储能业务的布局,2019年将会推出储能专用的高安全长寿命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

显然,宁德时代在储能方面的策略,是将新电池用于储能,即专“芯”专用,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直观的现象是,4月24日晚,宁德时代发布2018年财报显示,其储能虽然占营收比重不大,但业绩在2018年大幅度成长,增幅超过10倍。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梯次利用是不是伪命题?储能市场有没有必要完全进行专“芯”专用?

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祥先生接受起点锂电大数据记者采访时表示:“梯次利用与专“芯”专用各有所长,两种方式都行得通,不存在伪命题与误解的说法,具体解决方案实际上由应用场景决定。”

1)UPS应用场景与分布式储能可用退役电池

张总称,在小范围的应用场景中,梯次利用由于具有低成本优势,将得到大规模使用,例如路灯、楼宇中装置3-5度电的备用电源、电梯运行中的备用储能装置等UPS应用场景,以及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电动汽车退役下来的电池,还能使用,我们为什么不物尽其用?”

2)电网侧要求高,用新电池为主

“在大型储能应用场景中,使用退役下来的电池则有很大的局限性。”张总表示,“影响电池梯次利用的一大障碍是电池规格的不匹配。现在电池的封装形式不一,型号不一,配组时需要的电池量基数将很大,筛选、配组和加工的成本仍相对较高,这将对电池选取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此外,梯次利用的过程中,质保也是一道跨不过的坎。已经使用过的电池,后期衰减速率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张总指出。

目前,虽然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天储能、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等企业都在布局储能领域,并频频中标大型储能项目,但从整个储能市场看,目前的各项目仍然属于研发示范化阶段。在电池的使用方面,大型项目特别是电网侧的储能,还是以专“芯”专用为主的。

但情况也许正在转变,因为退役电池正在越来越多,电池管理技术下超来越成熟。以泰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17年处理的退役汽车电池约200-300辆配套,2018年上升至1000多辆配套,2019年至5月份已有800辆配套。张总预计,今年中国将有4万吨动力电池退役,明年将超过10万吨。

也就是说,退役电池正在越来越多,这将给大型储能项目带来更多选择。也许,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写在最后

市场不会误解谁,也不存在伪命题,存在即有其存在的道理。储能市场需要多样性、创新性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