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骆迈柯•设备】圆柱电池的“归宿”

 起点锂电大数据 2021-04-15

摘要:工艺最成熟、PACK成本低、良品率高、一致性好的圆柱电池,正逐步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淡出。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从电池的封装形式看,工艺最成熟、PACK成本低、良品率高、一致性好的圆柱电池,正逐步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淡出。
起点锂电大数据注意到,在2020年春节期间,有两大轰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事件,皆透露出对圆柱电池不利的消息。
首先是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牵手。2020年1月30日,特斯拉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的同时,马斯克宣布宁德时代将成为其新的合作伙伴。特斯拉方面称:“具体细节将在特斯拉4月份举办的“电池日”中进一步透露。”
在紧随其后的2月3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特斯拉签订协议,将于2020年7月起至2022年6月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显然,宁德时代未生产车规级圆柱电池,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采用的将是方形电芯。这也将是特斯拉汽车在电池封装形式中,第一次未使用圆柱电芯,转变为使用方形电芯。
其次是丰田汽车与松下的牵手。2月3日, 丰田汽车宣布,丰田与松下于 2019 年 1 月 22 日就成立车载方形电池事业新公司(以下称“合资公司”)签订了事业合并合同以及合资合同。
双方声明称,公司将主要为汽车为首的移动出行提供能源供给,并为各种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合资公司将面向所有客户开发可供放心安全使用、品质与性能兼优(容量、输出功率、耐久性等)、成本控制等方面富有竞争力的电池产品。此外,本合资公司不仅向丰田,还向所有客户提供广泛且稳定的电池供给。
起点锂电大数据注意到,丰田与松下成立的是“车载方形电池事业新公司”,这说明松下也将要开始介入方形电池领域了。
圆柱电池成长空间不足
早在201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Ciez与他的同事Whitacre利用基于BatPaC的成本模型分析了圆柱形电池和方形电池的成本情况。他们发现,圆柱形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间很小,而方形电池则有很大的潜力去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成本。
事实也是如此。车规级主流圆柱电池除了从18650升级至21700外,近几年可谓没有其它动作。
但方形电池不同。例如,蜂巢能源于2019年推出引领“叠时代”的叠片工艺电池,就是基于方形电池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此外,无论是宁德时代主推的以高密度为取向的三元材料CTP电池技术,还是比亚迪主推的低成本取向的磷酸铁锂材料CTP电池技术,也都以方形电池作为基础。
圆柱电池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小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方形、软包、圆柱锂电池产量分别为31GWh、29GWh、22GWh,占比分别为38%、35%、27%,三足鼎立的态势较为明显。
到2018年,国内方形、软包、圆柱锂电池产量分别为42.25GWh、7.42GWh、6.85GWh,占比分别为75%、13%、12%,方形电池已初露“一家独大”之势。
而到了最近的2019年,方型电池装机量为52.6GWh、占比84%,软包电池装机量为5.6GWh、占比9%,圆柱电池装机量仅为4.1GWh、占比仅7%。显然,圆柱电池在车规级电池领域,走到了被淘汰的边缘。

数据来源:起点研究院(SPI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