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已经成长全球最大的供给和需求地。同时也培养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全球领先的代表企业。站在十四五的时间窗口,思考未来中国动力锂电池产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汽车产业升级机遇 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汽车新势力正在重新定义汽车产品。汽车产业经过百年发展正在从传统燃油汽车升级为智能电动汽车。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企业正打造出越来越具有竞争力电动汽车产品,未来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目前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不到500万辆渗透率不到5%成长空间巨大。 2.动力电池全球化市场机遇 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以中国市场为基础正在打入全球汽车市场,已经进入特斯拉、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国际一线车企的供应链体系。 3.政策机遇 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 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欧洲各国也纷纷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欧盟计划7500亿复苏计划电动化和绿色是重要方向,并且彭博社报道欧盟正在考虑给予新能源车制造商补贴,并且对零排放汽车将免征增值税。 德国提出1300亿刺激落地电动化力度,加大补贴政策,电动车补贴售价4万欧以内纯电车型政府补贴翻倍,单车补贴6千欧升至9千欧,另外税收减免由25年延长至30年。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也出台了电动汽车消费补贴政策。 欧洲近两年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体系,并且补贴力度不断加大。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加大对传统燃油车打压,通过碳排放政策对燃油车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进而推动大车企的电动化转型之后,从政策力度来看欧洲对电动车的转型力度不亚于中国。 全球碳排放政策趋于严格,欧盟正在实施史上最严格的碳排放政策。2020年1月,欧盟开始执行全球最严碳排法规:规定2020年销售的95%新车碳排放必须达到95g/km,而2019年欧盟平均实际碳排放还是122g/km。也就是说两年必须下降22%,此前每年下降仅为3%-4%,可见难度巨大。超出的部分每g需要缴纳罚金95欧元,大约1辆车1万欧罚金,罚款力度巨大。减少碳排放最好的途径就是提高新能源汽车比例,纯电动车的碳排放量为0g/km,所以在欧盟碳排放标准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纯电动车是大势所趋。 近期,中国也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提出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 4.电动汽车配套城市和充电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提高消费者消费体验和便捷性 中国将5G基站充电桩和人工智能等作为新基建重点项目,将促进智能电动汽车的消费使用。 5.动力锂电池成本快速下降性能不断提升 过去10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价格从5元/wh下降至现在的1元/wh,价格下降了80%。电池包能量密度,从50wh/kg提升到200wh/kg,未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的进步,工艺的优化规模的提升,锂电池价格将继续下降性能将不断提升,电动汽车的成本也将下降至和燃油车相当,甚至更低。性能和驾驶体验将远超燃油车。 6.产业链的协同优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产业链基地,上游材料设备零部件产业链最齐全、产能最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人才积累最多、配套服务最好。 7.上游资源优势 中国有丰富的锂电池上游矿产资源优势,如天然石墨锂辉石锂盐湖等。 中国动力锂电池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 二、挑战 1.专利技术挑战 锂电池的核心专利,尤其是材料方面的全球发明专利很多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比如 2.钴镍等资源贫乏的挑战 2018年全球钴矿资源储量约650万t。钴矿资源分布较为集中,98%集中分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 据USGS数据,2017年全球镍储量约7400万吨,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其中约60%为红土镍矿、40%为硫化镍矿。分国家来看,全球镍矿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为澳大利亚,2017年储量高达1900万吨,占全球储量约25%。其次为巴西1200万吨、俄罗斯760万吨、中国2017年储量仅为290万吨,以硫化镍矿为主占全球储量不足4%,大量依赖进口。 钴镍资源的贫乏,是国内动力锂电池大力发展低钴低镍等电池技术路线的重要原因。 3.国外动力锂电池龙头企业强力竞争 松下、三星、LG、Ski等国际巨头企业都在参与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国内动力锂电池企业能否保持现有份额存在巨大挑战。 4.下游企业自建电池 特斯拉、宝马、奔驰、丰田、长城等大型车企都在加大对于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和产能建设,未来动力锂电池企业与客户也会有相互竞争的关系。 5.下一代动力锂电池技术路线替代的挑战 目前的液态锂电池仍然难以平衡,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等性能没有取得完美的解答方案,下一代的固态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也在加快进行,丰田清陶卫蓝赣锋等企业都在加速布局固态电池。 总的来看,中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如何在全球锂电池产业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长期思考和解决的。 作者:李振强 点击关键词 获取相关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