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赏析|卫东诵读 李清照《如梦令》宋词29(原文 赏析)

 邈思遐想 2021-04-15

图片



图片

《如梦令》

(原文 赏析)

[宋]李清照

诵读:卫东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清照的成名作《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历代以来,女子似乎都与花有不解之缘。从《诗经》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到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再到苏东坡悼念朝云的“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和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鲜艳的花朵被认为是女子的象征,落花也常常比喻深闺女性的命运,因为她们都是霎那芳华,美好而短暂。几百年后的清朝,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下《葬花吟》,就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是啊,花开易见落难寻,而女子还不如花,花儿明年也许还会再开,可深院中的女子一旦人去梁空,就再难寻觅。李清照作为千百年来的第一才女,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和时代的变迁,终究被雨打风吹,飘落凋零,一句“绿肥红瘦”,大概也是她一生的写照。

千百年后,我们赏读她凄美的诗篇,心中对她心存感激!谢谢她用她的才思为我们勾勒出一位丰满立体的才女形象;谢谢她用她的俊笔为我们记录下雨疏风骤中的“绿肥红瘦”;谢谢她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女性可以怎样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李清照还有另外一首轻快的《如梦令》,也是寥寥数语,不事雕琢,便画面感极强地描绘了一位少女在外游玩的欢快场景,让人回味无穷。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叶扁舟,满溪荷花,就是一幅夏日游乐图,而惊飞的鸥鹭点缀其间,更是带来无穷野趣与勃勃生机。如果生命总是这般明快清新,那么李清照的一生也许会轻松许多。但所有的幸福和自由都是有条件的,最简单的快乐,也需要构建在和平、稳定的家国之上,一旦家国破碎,快乐便无从寻觅。对李清照个人而言,这两首《如梦令》创作于她个人生活最幸福的时期,也许记载了她一生最欢乐的时光;后来,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对人生及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时期创作出的词作,代表了她最高的艺术成就。

撰稿:熊晓晓

本期节目配乐剪辑自:

罗启瑞《翠竹负雪》《风吟桂花香》

华语群星 《葬花吟》 洞箫演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