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陈行甲,现在终于有人说到细处深处了

 冬可燃冰 2021-04-15
文丨将爷


大家好,我是老将!
 
前阵子,我读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压抑不住感动心绪,在人格志连写两篇文章,感慨他的勇敢转身,激赏他的高格行动。
 
近段时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陈行甲。特别是,因为他的基金会承办了某作家的捐赠,让他也在遭受一些网络指摘。
 
撕裂的人心,嘶咬的人性,这种不堪的社会生态,今天就不多说了。
 
越是在这种社会生态下,我认为,每个人越应该清晰认知“我将应该如何存在”。

对老将来说,以用文字向那些站在人格高处者致敬,本身也是在固化自己站立的姿态和方向。
 
陈行甲是我仰望的人,他踩下的,也是我想寻迹的脚印。
 
我经常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在支撑着陈行甲走下如此不寻常的人生之路呢?
 
昨天,看到著名作家邓一光和陈行甲的对话,特别是邓一光关于陈行甲人格整合的分析,我终于豁然开朗了。
 
这样的人格解析,一下子就击穿了我这个人格写作者的内心。

各位朋友,今天,我要向大家完整推荐这些内容。
 
这其中,有很多金句,很多判断,一定能帮助各位打通人生的很多开关。
 
比如,老将以前经常引用罗曼罗兰那句“看清生活的真相,然后仍然热爱他”,然后强调自己面对一些社会不公,选择“不退”
 
而陈行甲则这样说:

从灵魂深处我在向傅雷先生致敬,向罗曼罗兰致敬,我从内心里面有一种情感在,我们要是英雄、是战士,我们不要妥协。


老将经常在讲“个人实现”,而路径就是信仰手艺,追求专业主义,行走人间正道。
 
而陈行甲是这样说的:
 

我现在作为职业公益人,整个后半生一心一意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做专业、有效的公益。

 
这些都让我深得无限共情共鸣。这背后,说到底,就是价值观在驱动着人的生活选择。
 
人格绝对不应该是虚妄的道德概念,而是要体现于真正介入生活的行动实践。
 
真正有人格高度的人,不是靠文字堆出来的,而是靠脚步走出来的。在这方面,陈行甲是真正做到了。
 
而著名作家邓一光,就是揭开陈行甲人格密码的智者。

他这样评价陈行甲:
 

他已经完成自我内心真实的完塑。换句话说,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定是人格整合好或相对整合好了的人。


特别打动我的,是邓一光精准而清晰地找到了陈行甲完成自身人格整合的路径。
 
那么,这些路径到底又是什么呢?
 
这一次,老将先不为大家提炼了,而是希望人格志的朋友们,能围绕下面邓一光与陈行甲的对话内容,做一次精读。

这样,一定可以通过寻迹到这样的人格整合之路,来提升我们自己的人格。
 
老将也希望从大家留言中看到更多值得我领悟的人生答案,当然,后面,我也会在留言区,写出自己的理解。

这是我们之间一次关于陈行甲的交流互动!因为我相信,我们的人生提升,只能取决于人格提升!
 
跟着陈行甲,让我们一起成为人格向上的人!
 
所以,今天下面这些充满细节生动和思想厚度的文字,敬请各位不要错过!

PS:文末附此前人格志关于陈行甲的相关文章,老将也在后台静等您的留言!

图片

主持人 王芳:


欢迎读者朋友们来到这场新书分享会,这场活动的份量和独特性都独特。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第一位重量级嘉宾——书作者陈行甲先生。陈行甲先生称得上一个当前的现象级传奇——不仅是他的人,还有他的新书,下午在中心书城签售会,他一口气签出400多本,《在峡江的转弯处》已刮起一阵书界旋风——不到三个月狂销13万册,在没有任何商业推销、广告投入的前提下,直冲当当新书排行榜首。第二位重量级嘉宾,是我称为“扛鼎深圳的作家”的邓一光老师。邓老师较少出现在公众演讲台上,因为他的座右铭是:“一个作家最应该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写字台。”作家必须而且只能以作品说话。但正因为陈行甲这个人和他《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本书,邓一光文学艺术工作室推动了本场分享,邓老师欣然应邀担任本场分享会的对话嘉宾

邓一光


我和行甲是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面时我拿到了这本书,用了两天晚上把它读完,之后我和很多朋友聊这本书,后天“一鉴阅读”分享的也是这本书。行甲的文笔非常好,书很好读,但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止于刚才主持人说的售出13万、签掉400本这些内容,就我的阅读经验,这本书的后续反响会很大,比如未来可能会拍成影视作品,以及更多的衍生产品,行甲可能会招架不住。

我刚从北京回深,北京好些人也都在聊这本书,今天我不打算聊它,对它的分享我觉得还是留给大家。我对这本书的问题只有一个:你在这本书的重印序言中引用了傳雷先生关于战士和英雄的话,是否意味着,这本书是一次战士和英雄的书写?你又说,希望读者读过这部书后,记住的是和你一样的普通人的故事。问题来了,你给读者出了一道难题,怎么理解英雄和普通人的关系?这是这本书的书写姿态中非常重要的命题,读者会在这中间对应着找自己。

陈行甲



谢谢邓老师,这是一个问到最深处的问题,我甚至没有来得及去想的一个问题。当时可能我在潜意识里面有这样一个书写。我最后写到了一个细节:在大学那么简陋的学生宿舍,那么不宽的床旁边,我码着很多的书,其中就有《傅雷家书》,我前50年的人生中间,可分为读到家书之前和之后来进行分段。

傅雷的著作,包括他翻译的书,里面有一种很强烈的精神,有一种力量,可以理解为就是英雄主义的东西,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然后仍然热爱他”——这对我有很深的影响。我转身投入公益之后,我提了一个口号,或者说我的宣言,那就是我的每一个伙伴都知道的我的价值观:社会并不完美,看清依然热爱,知难仍然心动,是我们公益人的使命。

我觉得我们都是英雄,都是战士,呼应的是在我的前言里面“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这样一句话。我们那一代人没有官二代、富二代之说,我们起点低到尘埃,我们都可以怀着不妥协的少年气去和生活斗争,即使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愿意成为一个苟且的人。像《平凡的世界》里面的人物一样,生活上其实非常的平凡、普通、单调、琐碎,但是他们在精神世界上一丝不苟,这是一种少年气,也是一种英雄气。

从灵魂深处我在向傅雷先生致敬,向罗曼罗兰致敬,我从内心里面有一种情感在的,我们要是英雄、是战士,我们不要妥协。我说的不妥协,是因为生活中会有很多很多的诱惑和困惑,会有很多的挫折,在这些面前我们是有可能妥协的,因为妥协是更容易的,而且是更顺理成章的。——我在呼应少年气。

后面说的希望大家看了我的书之后觉得我是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平凡人,我在想我们每一个人生而平凡,只要走在人生的路上,一定会面临选择——这是无法改变的命运。像我跟大家讲过的,从少年、求学、工作,很多的转场,每一个阶段我都经历过犹豫、自卑,甚至是挣扎,都经历过这样的一些情绪。

在经历了这些情绪之后,我最终遵循内心的声音做出选择,做出我不会后悔的决定。我跟我的爱人在这点上有高度共识——面临一个选择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假设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面对这个选择我们会不会后悔,就是依照这个标准来做选择——我想说的是,不断的选择是一个平凡的人都会遇到的事。

每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人生中间都会遇到那些漫长的、琐碎的、对生活的侵蚀,会面临方方面面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各种各样大的、小的选择的关口——这是平凡人必须要经历的人生,但在这个经历中间,我们可以在内心深处有所坚持、有所相信,这就是我理解的少年气。

图片

图片

邓一光



其实你的很多读者并非因为你语言的优美和文学性喜欢上你,而是因为你经历的特殊性,以及这本书的坦诚与真实。很多时候,人们因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约束、体制规范和生存压力显得普通,打破这个秩序并且提供新鲜动力的会变得不普通,很多读者认为你不普通,我们就说点不普通的事。你在人生转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儿童血液病河源基地那个项目,据我观察,项目进展顺利,而且具有理性慈善的思考和开创性的行为模式。这件事有好几个朋友和我聊,说做慈善公益的人很多,怎么在前秩序解体时代遵循科学思维把慈善公益做好,其实需要相当科学精神含量,应该说需要一种深度思考和行动力。你刚才演讲的时候说自己是个感性的人,其实一部分读者更希望从你的书中读到你理性的一面。我的问题是:人们都有自我完善和勇往向前的愿望,怎么把一件事情做好,这不只需要激情,它还需要什么充要条件?

陈行甲


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做什么样的公益才是更好的?

首先要说一下,只要人有向善的心,有公益之心,愿意为公众利益服务,去做的事情或大或小,都是很好的,这都是特别值得提倡的,值得去为他鼓掌的。我现在作为职业公益人,整个后半生一心一意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做专业、有效的公益,不局限于帮助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或者做几件具体的事情——当然这其实也很好——但我觉得这是公益的1.0版本。更好的2.0版本公益,是能够推动这个社会相关体系、系统,甚至是制度的完善,让更多的人受益。

做这个事情并不容易。我在做儿童白血病这样一个公益社会实验项目:通过在实验地区,让所有儿童白血病免费治疗,拿到所有数据和案例,建立数据库、案例库,做社会实验,类似百年前晏阳初先生做的乡村实验一样,类似于哈佛大学班纳吉迪弗洛夫妇他们在非洲、东南亚做的减贫实验一样,就是《贫穷的本质》一书的作者,他们两年前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做的事本质上就是一个社会实验。

做这种公益社会实验,是有可能推动系统性改进的。但是做这样的公益并不容易——我如果在中国有一个标签的话,我是唯一一个被提拔之后辞职的官,我不是当不下去了,我不是看到天花板提拔不上去了才辞职的,我才45岁,我有中共中央表彰的背景做加持,我当时也有年龄优势,我为什么会辞职去做这个事情?从经济学理性的角度来说,只能说在我自己的理性判断中做这个事比我当更大的官,更有意义。

回答您的要点:要做更好的公益,要做系统性推动基层社会福利改善的公益需要什么特质呢?我觉得首先需要的是对这个社会底层的苦处和需求有感知,就像毛主席当年能够感受到苍茫大地中社会各阶层的结构。当然这个比方打的有点大,不是狂妄,而是想借此说明做公益的人需要深入了解到社会是有阶层结构的。二、要有那个视野,能够看到系统性的提升和改善的方向性的东西,这个方法和逻辑你要有能力看到。三、看到之后要能够设计出来一种行动方案,就像松禾基金会通过艺术带山村的孩子们扩大视野,除了能看到方向,也要能设计出来方案。四、设计出来之后还要有高效率的脚踏实地的执行,从理念到思想再到方案,然后找到一个地方落下来,实际组织实施,拿到数据、形成案例,这才算落实了。

最后,就是你是否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坚持。从内心的最深处,你是否愿意坐十年冷板凳,即使知道坐十年冷板凳之后可能黯淡收场你也愿意,是否真的耐得住寂寞。

今天借您的问题做出这样一种梳理,也是一个机会。我说的以上几点,我觉得我都具备,所以这件事情就该我这样的人来做,就该我来做。
图片

邓一光



以上几条,不管哪一条,都和你说的普通人有相当大的距离。下面的问题如果是企业机密可以不回答:现在经你手运作的善款数额非常大,能够上千万了,做基金会的善款有一部分会作为管理费用,那么,你有座驾吗?

陈行甲(将“座驾”误听为“作价”)



这个不是机密,我们按照慈善法的规定,我们每年募集的善款有10%是可以作为机构人员的工资以及公司办公差旅行政支出的。我的全职员工现在有10个,我的员工里面我的工资不是最多的,还有一个员工的工资比我高,是我请的北大的高材生,他的薪水接近我的1.5倍,因为我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我没有将我过去的经历作价。

邓一光


我问的问题是:你有自己的车吗?

陈行甲


没有没有,我都是坐公交和地铁。

邓一光



恒晖基金会有这么大流量的善款,在国家慈善法规定的支出范围内,买一辆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没有买,为什么呢?上次散聚后,你出门走到路边要去坐地铁,我看你的背影,感觉你就是一个小伙子,穿着牛仔裤,背着双肩包。我猜双肩包里一定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些基金会的资料,极大可能有一幅你母亲的照片,以及你妻子的某一样东西,这是我的推测。你给我一个印象,你有点像岩雀,也叫圣马丁鸟,据说它一生都在飞行,很少停留下来,我现在要问一个普通人的问题,你怎么控制时间和精力,你和时间、精力是一种什么关系?

陈行甲


我呼应一下邓老师的问题,邓老师刚才说的我书包里的这几样东西我书包里面都有,我拿来展示一下,太神奇了!

这是我母亲的照片。我的钥匙扣上面是我的爱人送给我的东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邓一光


在后天的“一鉴阅读”读书沙龙上,我打算分享的就是这个内容,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

陈行甲



这是我爱人(送给我的),很多年了,这是我爱人给我的一个檀木珠子,二十多年前,我们结婚之前,我第一次到中山来看我爱人的时候,她送给我的。

主持人 王芳:

我作证,他们俩绝对没有任何通气前奏,见面刚刚五分钟。

陈行甲


真的太神奇了!

图片

邓一光


回到刚才的问题:你如何管理你的精力和时间?

陈行甲



我特别喜欢英文里面的一个词,我觉得很难翻译出这个英文词的本意,meaningfulness,有的中文翻译是“意义感”,相对比较接近本意。3月27日,我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上作主讲嘉宾,现场和线上有48万大陆和港澳台的青年观众,我第一段讲的是我71年出生,今年50岁,但是按照联合国的最新人类年龄化标准我还是年轻人,很多人是当成笑话来说的,我却不是当玩笑话——我是真的觉得我还年轻。我热爱户外运动,我爬山、我走戈壁,跑马拉松,我还横穿过真正的原始森林,我投入了全部的热忱去做创新的公益实践,每天早晨起床时,我都有隐隐约约的喜悦感,我觉得有很多的事等着我去做。我还记得3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有时候我躺在床上,听着自己的骨头在咯咯作响,这是年轻人特有的成长感。我现在还有这种感觉,我真的觉得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因为我找到了我做的事情的意义感。

想当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山区,哪怕在煤矿里面做安全员,我一样看书学习,我也不沮丧。后来到清华念书,再到后面决定去基层,当了市长、当了书记,一直都是热情似火的状态。十年前我从宜都市长任上调到巴东任县委书记,临行前宜都市政府的办公室主任跟我说陈市长您走我们办公室的同事都舍不得,但是说句玩笑话大家都松了一截。您刚开始来的时候,我们觉得您浑身上下使不完的劲,像打了鸡血的,可是一天两天像打了鸡血还行,过了一周两周,又过了一月两月……您自始至终像打了鸡血的,说实话我们跟得有点吃力啊。从我参加工作起,无论是当初在基层从政还是后来转场公益领域,直到今天,我全心投入我做的每一项工作,有十分热忱,绝对不会只出九分。

我是有一种内驱力的。如果说跟年轻人我有什么感受要分享,我是在内心里面自己找这种意义感,找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去找自己的使命——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我不管的。像您说的,我最开始到深圳跟朋友们讲想做的社会实验的思路,当时有一个民政局处长眼睛睁得大大的,他说: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假如换个人来跟我说你说的这些话,我可能以为他有精神病,但是你说这些话我又觉得还有一点可能。——其实有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我是有点亢奋。

我说一句可能有点拉仇恨的话,我吃的饭很多,但是我不长胖,可能跟我喜欢锻炼有关系。这也是后来我为什么换了工作之后,我爱人对我很有信心——我爱人曾经带我去做过体检,她一度怀疑我是不是有甲亢——我很能吃,饭量高于一般正常人,也不怎么胖,而且我一直这么精力充沛,搞的我爱人怀疑我有甲亢。

我是一个从内心里面给自己找驱动的人,可能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打了桩、打了地基:妈妈是“贵人之母”,我妈妈是满怀喜悦地跟我说这句话的。我在一个村办小学读书,我每次考的好,我妈妈就会说,你看吧,你看吧,外公外婆当时没有扔掉我是对的吧,所以在潜意识里面觉得我到这个世间走一遭,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图片

邓一光


我总结一下,你刚才告诉大家,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内心深处属于自己的动力,找到人生中的意义感,但同时你又说到了另外一个事实,对于普通人来说,精力和时间是需要管理的,对于战士和英雄来说,精力和时间不用管。

好了,给我们的时间到了,一会儿我请你吃饭,我想试试你究竟能吃多少,然后把食物换成用之不竭的精力。     

邓一光

我和作者第一次见面就在隔壁,他送了我这本书,我用两个晚上看完,然后告诉王芳,这本书很好读,而且很有意思,“一鉴阅读”首读就读这本书吧。我之前不知道作者其实是个网红人物,没想到之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本书成为一本爆款书,如果放在现在我就会对王芳说,我们不分享这本书了,在这个背景下分享它可能会出现不怎么安静的解读。

我的分享从哪里开始?前天晚上在深图我对作者说,你不要把自得放在你文字的优美上,谈结构和写作技巧,这本书几乎可以不谈,至少它没有从这方面吸引我。我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本书的书写行为已经溢出了文学。我这样说有语境,溢出文学不等于大过文学视野,文学给世界和人生提供的内容甚至不是哲学、宗教能提供的,我更愿意站在这个角度上分享这本书。

作者的自恋型人格


我先说一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个人对书写者在书中自我完成的看法。作者首先具备了多重人格有效整合的途径和强大能力,展现的是一种自型人格的完整性和完美感,这是一个支持他外部行动力的重要因素,由此在这本书里他提供了成就他的过去、呈现出他的现在,但尚不能判断能否支持完成他的将来的有趣人格。

从文学角度分享这本书,会发现作者有着强烈的自恋,这个自恋建立在作者对自我人格描述的洁癖和神圣化要求,和对自我人生立场的确定和选择的毫不怀疑上。作者从乡村考入湖北大学,接着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步入仕途,从县级市市长做到县委书记,在这个过程中飞快地完成了社会人格塑造,但不要忽略文学上的自型人格,很多人的自型人格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整合好,一塌糊涂,而这本书的作者整合好了,足以让他面对这个世界。他的自恋根源从哪里来?他从哪里获得了情感力量和理性力量的支持?注意作者在本书开篇第一记和第二记的内容描述,他母亲和妻子。我开始读的时候没有在意,只是想知道一位做慈善事业的人在生命中做了哪些重要选择,读完第六记后我返回去重读一记和二记,我觉得真是好啊,作者不是在书写中,而是在生命中获得了人格统一的源支持,他的书写不过是在佐证这一支持

论写作的真实性


文学意义上的真实不等同于世俗意义上的真实,从这个角度讲,作者书中写到的内容超过百分之八十是真实的,可以相信的。但从文学意义上重要的不是这个,重要的是这个真实是怎么被印证的。作者的自我人格塑造很大一部分缘自他母亲,母亲提供现实源流部分,是作者人格形成的起点,也是主显部分,精神资源部分,我们讲这是源动力。

皮格马利翁这部分,一个人主观能动地去完成的自我塑造的后续动力来自于哪里?答案是作者本人。在书写行为过程当中,他在对母亲的描述上采取的不是赞美,而是神化手法。我相信他母亲就是一位完美女性,这个不用质疑,质疑对哲学有意义,对于文学没有意义。对文学什么有意义?怎么去塑造这种神化,建立人物的合法性。

前天在深图,王芳没有提前告诉我,我在分享会上要做什么,讲什么。到那儿以后作者临时说,他讲一个小时,邓老师你拿半个小时对文学青年做一个点评。我说这不平等,我不参加不平等的活动。我后来做的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话,只问了作者三个问题,半小时时间基本被话语欲望强烈的作者占去了。我对读者说了这样一句:“通过阅读了解陈行甲的书写和行为是相对容易的。”我也分享了第一次见到作者时的感受,牛仔裤、白衬衣、背着双肩包,和前天在深图的穿着一样——请注意,在衣着上作者几乎有强迫症。但是,在这些形象下完成的这本书,文字有这样的穿透力,不是他个人经历的曲折和对官场规律的冒犯,而他对母亲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真实纪录,已经进入了强有力的文学塑造,它所表达的是一个力量强烈的升华形象,作者的人格形成,与此有绝对意义上的关联。

关于陈行甲的妻子


我要分享的第二点是作者在书中写到的妻子。我最初的阅读体验是作者相当自恋,相当文青,先写母亲再写女友,所以感觉平常,但当我读到他在美国那一段,我突然觉得这本书的阅读有意义了。不管作者走多远,不管他遇到什么文化背景,他有一个精神家园不会丢,他的讲述永远不会丢开两样东西,母亲、妻子,他是仰着头看母亲和妻子的,这也是我对作者本人好感的一个原因。我们在个人表述时很难不宏大叙事,写作过程中摇摆性也很大,作者对妻子的描述,包括对母亲的描述,你看他并不是没有情感递进过程,但上来就很强烈,而且非常坚定地迷恋,与他表达的信仰内容和立场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你若不信你拿什么进行文学书写?你困惑也正因为对信的缺失和不满对吧?

回到人格,如果说母亲完成了对作者人格的初始塑造,给了他根源情感文化的遗传密码,比如什么叫善良,什么叫正义,应该怎样对待他人……这是一些传统的价值判断和认知,但母亲没有给他社会性价值判断,人之为人,得回答社会人这一部分,那么后者是妻子带给他的。妻子完成的是对作者人格的重塑或者说调整,当你读到他写妻子在他患抑郁症时的所有想法和做法,注意,他的笔触又情不自禁地神圣化妻子了。抑郁症是人的异化点,这个文学镜像太重要了,在抑郁症的特殊时期,在他身患抑郁和走出抑郁的过程中,完全是由他妻子做出了理性判断,在第一时间赶到他身边,在他放弃的时候劝他坚持,自始至终相信他,他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被再塑,我相信这是现实生活的事实,但在阅读中,我更注意它用古希腊人神共体的文学手段神圣化对象的过程。

当我们试图去了解写作者的人格,了解写作者为自己找到崇拜、归附、皈依这些宗教或类宗教的,并且通过不断的强化帮助自己从情结到人格的整合塑形,当我们找到这个,对这本书的理解就不存在丝毫障碍,就知道这类书写之所以能够征服多数读者的部分原因,这可能打破我们对一般性现实社会关照书写的类比,而作者的确做到了。我相信诸位接下来会谈到关于他的写作真实性,以及这本书拥有的力量、勇敢、真诚这些内容,而我最关心的还是作者的书写源头,甚至于,是他整个人生行动的源头。

陈行甲,一个不像官员的官员


你说陈行甲是不像官员的官员,我提供一个信息。上午通过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朋友非常熟悉作者。我说到作者怎么整合人格问题。朋友说网上有一个视频你可以去看看,是作者在一次会议中的录像,你看了那个之后会觉得吃惊,作者和多数官员一样满脸厉气,开口就是我是一把手啊!你看了以后一点都不觉得他可爱,这与他书中写到的自己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朋友没有考虑人格整合这件事情。

论阅读此书的方式和技巧


为什么我阅读这本书会从人格进入?因为当下网络化写作和流量传播盛行,写作不是由意义而是由商业价值决定的,人们面对世界表达文学意义上真实自我的机率几乎为零,在阅读中获得真实感受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还能做到真实的是一些边缘作家、艺术家、生活家,前提是他们已经解决了经济问题,有可能在世界这个前提下保持自我真实。可以这么说,权力越大者越没有完整人格,越没有面对世界的人格真诚,包括现在大众喜欢的比尔·盖茨、艾隆·马斯克,他们都是靠整合来完成有利于自己生命实践的人格。那么作为读书多一些的普通读者,我们怎么确信这本书,判断这本书的意义在哪里?绝大多数读者是在读一本畅销读物,读完以后大家结束在传奇、真实、感动这些同理心基点上。13万读者我不知道有没有3千人在文学意义维度上阅读这本书?作者本身是个强有力的行动者,他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中间有很多人格的东西在支配和支持他,你要相信的是这个。

我们能看清楚他在书中描述的他的过去和现在,但是还看不清楚他的未来。前面两部分轨迹清晰,作者不复杂,但是当一个人的能量超过了他面对事物的复杂性的时候,就会知道问题在哪里了。以我目前的阅读,作者在任何时候绝不会离开母亲、妻子、孩子这三亲情话题,他谈任何事情都会从这三点找到理由和解释,他不会把亲情牺牲掉,这一点我喜欢。但要看到,他描述的亲情不单纯是血缘和家庭关系上的亲情,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源头性亲情。他很多重大决定,很多人生转折点并非在为家庭和亲情考虑,但是他的亲人和家庭仍然和他站在一起,即使明显有所牺牲,他仍然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亲人和家庭的理解支持,这也是一个神话表述。

辞官投身公益的陈行甲


关于作者辞官问题,吸引很多读者,理由很简单,他被人袭击过,他家里人受到过威胁,他患了抑郁症,他遇到了他本人力有不逮的打压。显然,他的肉身已经不能应付这样的现实局面,在现实层面他不可能在官场保持人格的完整。如果继续为官,要么他跟官场妥协,比如他说辞官前已经确定了他的提拔,注意这个提拔,它可能是一个不能让他释放的岗位,等于冷藏起来,他燃烧的生命反而会被消耗,甚至他会成为一个异化的自己,这与他人格形成的诉求是两股道。他反复说自己像“打了鸡血”,反复说他吃多少都不胖,这些意味着消化功能极其好,文学语言就是,不管输入什么都可以转化为内在动力,从世界上所有遇到的人和事件中吸收到的都是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养料,但是这样的完善和圣洁化在为官时是不行的,为官必须妥协和中庸,所以,官做到一定程度他的人格就受到限制和损伤了,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的辞官内容具备一定的决裂烈度,不是婉惜,而是必然。

很多读者为作者人生下半场转身做公益感动,这是外在地阅读,要沿着内在阅读它的发生。作者在清华读研时知道了现代慈善是什么,他导师中有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他看到了现代慈善做得非常大,非常好。然后他回到湖北,作为湖北后备干部到美国读书,这个经历对他太重要了,让他跳出之前的视野去看这个世界,这是一次突然发现,这样的世界才接近他对整个世界之前缺失掉的想象部分,这与他的人格底色契合了。他的性格或者说他的整合人格决定了他要做大事,像圣人一样造福于更多人,那么他用什么方式来完成夙愿呢?社会慈善。

陈行甲不缺现代慈善事业的理性思考,你看他的儿童血液病项目就知道,但他在书写中表达了另一层神圣化语言,这一套语言从他在娘胎中出来时就开始铺垫了,我这里说的当然不是他的现实行为,是他的书写。他现在做的慈善项目,黔东南是一个,传薪计划是一个,但我觉得最有认知价值的是在河源做的儿童白血病项目,这个项目用现代公共社会管理的一套先进思维和科学方式,表面上看每年筹一千多万,帮助几百个家庭完成救助,但深层内容不止这样。举个例子,他做完项目调查后会以相关全流程各环节细致调研报告方式和政府互动,比如部分白血病药以老百姓目前的收入很多人吃不起,进入公费医疗菜单,专家有时也无能为力,需要相当的耐性慢慢磨。他怎么做?他觉得既然医保制度上有缺陷,就去推进制度改革,居然在某些领域里就做成了。他这样的思路和做法在涉及医疗系统的慈善公益项目里确实没有,他在铺一个网络,建设一种模式,做一套慈善文化和项目体例,然后把这套模式提供给政府,推动社会改变,他希望在体制上去促使政府对不完善规则的制约做出改变。

陈行甲做慈善不止于简单做善事,他要改变这个世界,在文学上就是把自己从虚拟人格中的自我设定做到现实真实中去,做成一个真实的“圣人”,这一点反而是他当官员时做不到,或者更难做到的。对照着看他在巴东县时对艾滋病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照,能明显感觉到不同角色、不同位置做法和成效上的差异。这样看他人生下半场的慈善公益,做融合和社会的推进者,一切迎刃而解,一切都是合理的。

图片

被称为“贵人”的陈行甲



他从小在“贵人”的积极心理暗示中长大,到现在已经不需要,已经完成了他的人格塑造。图书馆演讲那天他两次动容,泣不成声,有听众两次跑上去送纸巾,你们觉得是表演?当然不是。我们说到陈行甲的自恋型人格时要格外注意他自我完善的那部分,对于普通人,我们从小长大过程中的自我完善那部分往往是不充分的,他比大多数人在人格进化上到位,这样的人不可推人及己,人们都这样的愿望,但非常难做到。这里面有一个对于真实的界定,什么是真实?存在绝对的客观吗?没有。所谓的客观是指向于对这个人物有没有相对自我完善的人格塑造,说陈行甲的书写真实,其实说的是他已经完成自我内心真实的完塑。换句话说,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定是人格整合好或相对整合好了的人。

关于文学写作的发问


我跟王芳做过交流,我问她知不知道我们的写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真实性的核旨是什么?是书写题材真不真实?世界的发生真不真实?你和现实生活之间屏蔽掉了不再真实?都不是,真实性这个核旨是你对自己真不真实。对自己的真实很容易做到吗?我认为不然,多数作者都会认为他是真实的,他对自己是真实的,那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你的人格塑造完成了没有。我们都有多重人格,未经整合时都会遇到冲突和分裂,高光、暗灰和黑暗,请问怎么整合,在什么契合点上整合?举个例子,前天晚上有听众请作者谈谈他在县委书记任上反腐反掉87个人的事。作者没有像一般性的讲述使用主流话语,比如中国面临着什么,人们应该怎么做,面对黑暗恶势力怎么去斗争。他没有这么说,他只说他们要搞我,那我就不服,他对斗争的解释是这个。这说明作者坚定地知道自己是谁,想做谁,而不按一套大而虚空的体制文化要求使用语言,这哪里是传统意义上的正直人,他在关键场合上的选择恰恰让他相对完整的人格得以显露,这对写作者是有意义的。所以我才说,相对于传统文学理解,《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本书可能没有多少研究价值,但它有现在文学作品中稀缺的东西,是文学应该呈现而绝少呈现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