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回事?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事件概要,如下: 【时间】4月12日 【地点】湖南常德市安乡县大湖口镇(微信群) 【人物】学生家长 【起因】该家长由于被网贷催款,故铤而走险,偷抢微信群红包。 【经过】家长们将孩子的生活费发到班级群,该男子看到后,陡生歹念,疯抢30多个红包,共计四千多元。 或许是害怕他人找到,抢完红包后,该男子立即退群,并将班主任微信拉黑,连夜逃到常德市区。 该男子还了2000元网贷后,又去了赌场,企图赚上一笔,结果输了1100元。囊中羞涩的他,只得流落街头。(信息来自“潇湘晨报”) 【结果】该男子在常德街头被安乡警方抓获。 (二)又是网贷?这位家长之所以会铤而走险,最直接原因就是被网贷催款。 对此,老穆想说,如果这家网贷是高利贷或套路贷,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是可以不还的。 近年来,因为网贷而吃亏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非法或不正规的网贷,更是坑人,明明借1万,最后却要还三四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 对于违法网贷,我们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去解决,否则,真的是无底洞! 不过话又说回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己能自食其力,不走所谓的“捷径”,又怎能去借网贷呢? 就在刚刚,老穆看到了一则消息,事关网贷。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切实维护金融安全》。文中提到,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 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这对今后的网贷又有哪些影响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热心网友:别为难孩子孩子的父亲因一时冲动做了傻事,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小。 说句心里话,孩子父亲做错了事,跟孩子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因为这件事,孩子就受到老师或同学“不待见”的话,就不妥了。 老穆认为,这个时候,孩子是最为敏感的,是最需要得到心理安慰的,作为老师,要做好安抚工作。 如果老穆是这个孩子的班主任,我会这样做: 【1】首先在群里通知各位家长,这件事不要讲给自己孩子听。如果已经说了,让孩子到校不要再议论此事。 【2】单独与孩子沟通,不让其他同学看到。 【3】利用单独沟通机会,再迂回教室,让同学们不要议论此事,更不要拿这件事来嘲笑他。 【4】让孩子放下心理负担,同学和老师是不会责怪你的,希望你安心学习,不要多想。 但也要告诉孩子,父亲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提升孩子的是非观。 老穆认为,如果班主任能够做到这些,孩子或许会感激他一辈子的。 (四)结束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是自己的钱财,我们坚决不能拿,否则,就是犯罪行为。 “父罪不及子”,孩子是无辜的,作为老师,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 愿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