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课程】李晓青教授:规范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操作流程

 邹荣成 2021-04-15

本课程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李晓青教授,同大家分享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取栓的筛选标准,介绍了支架取栓技术的常规操作流程,并深入剖析了SWIM技术的应用要点,最后对双支架技术进行了探讨。来一起共同学习下吧!

一、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取栓的筛选标准

患者筛选的核心是小的梗死核心和大的缺血半暗带,且有可以挽救的脑组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ASPECTS评分≥6分(梗死核心较小),NIHSS评分≥6分(大血管闭塞)且处于“6h时间窗”的即符合“3个6指标”的是最适合进行急诊取栓的患者。

图片

图片

DEFUSE3研究推出后,取栓时间窗从6h扩展到24h。之后国内对很多时间较长的患者进行急诊取栓,但预后却并不理想。只有通过严格筛选的24h时间窗的患者才能通过取栓获益。

图片

图片

二、支架取栓技术

不同中心、不同医生的取栓习惯和方案可能不一样,对支架取栓的常规流程进行梳理将有助于避免手术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陷阱。

图片

三、SWIM技术

当前,取栓可供使用的器材和技术较多,能够快速取出血栓、开通血管便是最好的方法。SWIM技术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技术,能有效提高取栓的效率,应用的要点有:缩短取栓路径;减少取栓过程血管的位移;避免血栓脱落,核心是中间导管的增加,其应用能使取栓的效率大幅度增加。

  • SWIM技术较常规流程有少量的演变:增加了取栓径路中的“中间导管到位”、取栓准备中的“送、推”和取栓操作中的“抽”有些许变化。

  • 中间导管的应用可保护好重要的血管分支,减少新发部位的栓塞率。

  • 抽吸时,先撤出微导管,中间导管便有更大的抽吸负压,增大了抽吸的效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四、双支架技术

该技术的取栓效率非常高,但是不轻易应用,因为可能会发生血管内皮损伤、支架拉断等意外,所以并不建议作为急诊取栓的首选治疗方式。

优点:取栓效率高,对于单支架难以取出的大负荷量血栓、质地较硬的血栓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难点:如何将双支架放置进去,并发挥协同作用将血栓取出。 

图片

五、总结与思考

1.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取栓应遵循严格的筛选标准,只有通过严格筛选的24h时间窗的患者才能通过取栓获益。

2. 正确梳理支架取栓的常规操作流程有助于避免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陷阱。

3. SWIM技术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技术,尤其是中间导管的增加,使取栓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4. 双支架技术的取栓效率较高,但由于可能会发生多种意外,所以并不作为急诊取栓的首选治疗方式。而对于单支架难以取出的大负荷量血栓、质地较硬的血栓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李晓青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兼秘书;

  • 《神经介入在线》副主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实用老年医学》青年编委;

  • 研究方向: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 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4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