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鹃不是故乡花

 走读生日记 2021-04-15

跟着春天越来越快的脚步,在植物园临平公园的马尾松林里看了各种各样的杜鹃花,看得多了,感觉一下子有点凝固,不知道该表达什么。

大哥意料之外驾临杭州,连续两晚酒后继续小酌,都以微醺结束,喝得尽兴,夜晚因此显得格外短暂。

大哥告知已返航北方,就突然想到了司空图写的这句诗:杜鹃不是故乡花

其实,有一种情感是任何一句诗甚至一首诗都无法概括和描摹的。

整理几段莫名其妙的感慨,收录在这里。

1.

暮春江南,塘栖古镇散发出淡淡的绝然不同于冬季的气息。游人很多,女人尤其多。

她们夸张的姿势与夸张的喊声相得益彰,其实,也并不会影响古镇特有的氛围。毕竟,古镇见多识广,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呢,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呢。

广济桥自始至今保持沉默,它还是征服了无数人的目光和向往。桥上那些被足迹刻画得坑坑洼洼的条石,自信的表情让阳光也躲了开去。

想起刚从《新周刊》读来的一句话:

一个女人有了难以摧毁的自我,即使只是呼吸,也有沉默如谜的魅力。

这句话不仅适合女人,也适合所有人,当然,也适合一座桥,以及一座古镇。

2.

人生终归也不过一场离别。

该离开的总会离开,该放弃的总会放弃。记住曾经的美好,好好走自己的路。

朋友两个字,原来一直不是天长地久的代名词。只愿我们天各一方,存在彼此心中的温暖还依然旗鼓相当。

三月毕竟过去了,春天也很快就会过去。一生里总要经历一个没有雨伞的夏天,再经历一个没有风衣的秋天,再经历一个没有羽绒服的冬天。

然后,春天还会回来,尽管你已经离开,我也早已习惯了风吹日晒。一个人去看雪,雪也只不过比从前显得更苍白。

想起李宗盛那首歌:

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

3.

看到这样的夜晚,电灯光创造出来的璀璨,让我们早已忘记月亮星星的样子,越来越混乱的天空,仰望再也带不来欢乐和笑容。

现代光影笼罩下的眼睛,越来越迷蒙,触目可及的繁华,与真实的美有着越来越大的反差。

当这些光从手机屏幕反射到眼里,我们的视线越来越有限,我们的目光也越来越颓唐。

鼠目寸光,正在成为人类的真实。

4.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世间万物都是互相映衬,没有谁可以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白天夜晚,也包括无法触摸的幸福与苦难

你仔细看“互相”两个字,会看出山河日月,会读出传奇故事。

5.

单向空间蹭书,刚好遇到活动,我在最后排随手拍了这张照片,然后退了出来,站在单向空间门外看大屏幕上腾讯新闻出品的《十三邀》记录或者预告片。想想,人生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天都是由缺憾构成,孩子早已长大,早已失去为他留白的机会。

残酷的是,人生无法假设,更无法重新来过。留白,这是一个很难定义和描摹的概念,对漫长却又短促的人生来说,留白两个字几乎就是缺憾的另一种说法。

更遗憾的是,很多人只留下了缺憾,为自己,为孩子,为他人,为这个人世。非要说留白,留下的也无非是苍白。

6.

很多人生与理想方面的问题,都很容易沾染上鸡汤的味道。

提醒自己:观照自己,然后关照自己。

活在现实和当下,首先要收起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随波逐流的人群中,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没有几个人会关注,切莫高估自己,也不要轻视他人。

自己自在,才会自然而然的度过每一天。

Ps:来看看植物园临平公园的杜鹃花 ↓

2021年4月1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