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研究210407

 布鲁斯邓bdtcis 2021-04-15

情绪研究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我这里,“情绪”是个问题,而我,想要解决问题。于是,我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思考、研究情绪问题。我意识到:情绪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需要好好引导。

讲道理,不如情感引导,更能妥善地达成有效沟通。无非是:激起人的渴望,满足其期待,顺应其情感的起伏。任何忤逆人情感的做法,都会引发对抗。

对待情感的第一步,是妥善地安置个人的情感;其次,是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不急于做出反馈。大部分沟通障碍,都是情感没有疏通,一个在训斥,一个在被动接受。是否心里踏实,对他人是否尊重,从言谈举止中,能轻易看得出来。轻蔑的态度,引来敌意的对待。这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人有保全自我,塑造美好社会形象的本能。但在具体的情境下,则要有意识地引导这种本能,延缓情绪的爆发,亦即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所说的,要有“钝感力”。对他人的批评或是赞赏,都要有“后知后觉”的感受力。

延迟享受是可行的策略之一,但要消耗意志力,不去想那样的事。佛学所讲的教义,非常深刻而管用,但要入其门,受其益处,则很不容易。需要渐悟和顿悟。佛学定义人生五毒,贪嗔痴慢疑,教人放下执着心,说“一切皆空”。人的认知,随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逐渐开阔,自然能慢慢地心胸宽广。但前提条件是要不断地打破过去的执念,让眼界和思维开阔起来。如果一再固守着过去的信念,从不反思,则恐怕难以成长。

渡边淳一的“钝感力”策略,也是可行的办法之一。另外一种说法是“脱敏”。不要像草履虫那样,用针一戳就立即缩回。有些事,没我们想的那么严重,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重要。无法付诸行动的那些事,就是因为情绪的“慢”和“疑”,患得患失,恐惧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所以什么都不敢做。“钝感力”的策略,可以先把内心那个批评的声音按下,只管专注于去做那件事。事情做完后交出成果,让这件事暂时结束。至于那评价和责难的声音,完全不去管它。

有些事情,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实际上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丝牵挂留在那件事上。情绪感到不安,担心不被接受和批评的声音,因此而耿耿于怀。这是情感上的“羁绊”。

我所想到的理想的情绪状态:无忧无虑,安然自在。专心于某一件事,为之付出心血。并不考虑个人荣辱和得失,而在乎事情是否能成。心智处于轻松、欢快的状态,对所做之事充满欢喜。自我批评的声音,暂时隐蔽了。

想起一句话:入得其中,出得其外。“入得其中”,就要专心于一件事,仿佛那是你的全部,你为之付出了精气神,你的全部心血。你的坦诚,你的能力,你的经验和知识,都掏出来了,那是你的“背水一战”,仿佛你一旦失败,就会此身遭灭。那是你必须要胜利的“最后一战”。当事情结束后,自然会有余韵未尽的感觉,情绪难以迅速抽离。而“出得其外”,则要立即从那余韵未尽的感觉中抽身开来,将之前的呕心气血的种种作为,视为“人生游戏”,或是“一场做得尽心竭力的梦”。现在,既然梦已醒,又何必惆怅?

敏感是一种能力和优势。敏感的人能感受到更多的细微和人生妙处。但不能因为敏感而变得脆弱,需要有韧性。你感受到了,那是你人生艺术的素材,你要承受,找个方式释放,转化成人生艺术:绘画、诗和文。首先停止内心批判的声音,将敏感所搜集到的素材,转换成艺术品。然后,迅速将之视为“一场快乐的游戏”。

游戏观,是跳出情感纠葛的良方。在游戏中时,可严肃认真。而一旦游戏结束,游戏不过是游戏而已,何必较真,又何须较真?没人需要对游戏较真。

那些仿佛是真的,事后却可以不受感情羁绊的事:电影、小说、戏剧、戏曲。我们阅读、观看和感受他人的人生,体验跌宕起伏和悲欢离合。但我们不会为此较真,因为这不是我们的“人生剧本”,只是一场梦。爱看电影和小说,听戏剧和戏曲,是人的本能需求。可以满足人们对人生和人性的好奇心,但又不需要承担那种种后果。

稻盛和夫说,不要有感性情绪。感性情绪会拖慢我们的行动,让我们不能去做原本应该做的事。患得患失,恐惧于不被接受,会让我们陷入情感上的纠结。佛学对此的针对性做法,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注重当下的力量,专注于手头的事情,认真对待。当那件事完成后,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上,不受感情的羁绊,不沉溺于感情的余韵。

“我不是我的身体,我不是我的念头”,是一句很棒的暗示语(提示语)。以你的方式,表现出你的热情和体态,事后不用去想“当时是否妥当,是否失态”。因为“你不是你的身体,你不是你的念头”,若要不受感情的羁绊,则要将行动和你的评价分离开来。行动之前的评价和忧虑,会阻碍你的行动;行动之后的评价和忧虑,会拖延你的下一次行动。你会在犹豫不决中,像钟摆一样在情感的羁绊中摇摆不定。

判断一句话,一个行为的标准是“是否合理”——符合当时的情境。每个人有其个性,遇到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反馈。问题是,你想有何种作为?你可以掌控你的言辞和肢体动作。并非刻意要与众不同,也不是可以要做得相同,言行都发自内心深处,以“诚”为本。

思考行为准则,思考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一切言行的起点。在这一件大事上投入再多的时间,都不为过。人是一个需要在稳固基石上建立宏伟大厦的生物,随时发问“为何这么做”,则可以避免许多盲目的行动,省却不必要的内心挣扎和情感波动。

尼采说,知道你想要什么,便能忍受一切。若是时刻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便能很快做出明确的选择。即使有些事会让我蒙受损失或是一时的屈辱,但这跟我的原则相悖,所以我还是会放手,承受损失。

回想那些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的年轻岁月吧。心中若是不安定,又如何做出明智选择呢?与其各种忧愁,倒不如主动出击,去做一番自己想要的事业。

“情绪稳定是人成熟的标志”,我认同这句话。能当大事者,必然要情绪稳定。首先,安己之心,不要犹豫和怀疑;其次,以己心之安定,安他人之心。慌张无主,是年轻时代的模样。

琢磨古人对“气”的研究。常说“精气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再说经营心态:心中喜悦多,脸上微笑多。这样的建议,值得一试。再想想这句话:大自然不会怜悯谁,人都是自作自受吗?特别是在感情上,人如何处理个人情绪,决定了人是否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