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腺病毒载体疫苗,想说爱你不容易

 卡卡2FM4 2021-04-15

新冠病毒这场大跃进中,腺病毒载体疫苗是花开最多的,无论从抢先的角度,还是品种的角度,都处于领先地位。牛津研发的阿斯利康疫苗是第一批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新冠疫苗之一,目前投入应用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除了阿斯利康疫苗之外,还有俄国的Sputnik V、中国的康希诺和美国强生。此外,康希诺和强生疫苗是目前仅有的只需接种一剂的新冠疫苗。

以种类和接种剂次而言,腺病毒载体疫苗可以说大放光彩。

然而,在安全性上,出现了阿斯利康疫苗的血栓事件,再加上保护力的质疑,腺病毒载体疫苗很可能全体面临困境。

图片


早出师不一定有捷报

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是趁着新冠疫苗大跃进的东风,首先用于人体接种的新型疫苗。除了用腺病毒做载体之外,默沙东公司还研发了用其他病毒做载体的另外两种疫苗,可惜都没有成功,导致疫苗大佬默沙东公司在此次新冠疫苗大跃进中颗粒无收。

现有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保护效力在60-80%的水平,与mRNA疫苗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阿斯利康疫苗是这类疫苗的代表,上市早并获得WHO认证,在全球范围内也拿下巨额订单,一度风光无量,但是很快惹上麻烦。

阿斯利康疫苗在欧盟应用后,先是传出该疫苗对老年人免疫效果不佳的说法,导致欧盟多国不建议老年人接种。这波质疑刚刚平息,又出现了疫苗接种与血栓有关的说法,这一次则证据越来越多。

到目前为止,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之间的联系至少是很可能的。欧盟得出的严重的血栓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一。截至到3月31日,英国出现了79例严重的血栓并伴随血小板降低,其中19例死亡,得出的发生率为25万分之1。由于接种该疫苗后血栓似乎可能更多地出现血栓,经过分析,英国权威部门认为30岁以下人群接种该疫苗弊大于利,因此开始给30岁以下人群接种其他疫苗。

血栓的局

为什么接种阿斯利康疫苗会出现血栓?

一种看法是与疫苗无关,未接种人群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也差不多,因为欧洲人3-15%有凝血因子ⅤLeiden基因突变,美国人的比例为5-8%,这种基因变异会增加患血栓的风险。

但是目前发现的接种疫苗后出现的脑部和腹部血栓伴随着低血小板,这是一种反常现象,因为血小板的作用是凝血,低血小板应该是预防血栓形成,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受阿斯利康疫苗的连累,刚刚开始大规模接种的强生疫苗也受到额外照顾,在美国已经发生了6起类似的严重血栓和低血小板事件,均为18-48岁女性,其他的不良反应也偶有发生,导致三州多个疫苗接种点暂时停止接种强生疫苗,民众拒绝接种强生疫苗的情绪也开始高涨。

为此,CDC和FDA建议暂停强生疫苗接种,直到完成对罕见血栓的调查。

SputnikV和康希诺在全球并没有被广泛接种,如果接种范围扩大,由于同属腺病毒载体疫苗,可能也会受到同等待遇。

第二剂的麻烦

不良反应并不是腺病毒载体最大的隐患,真正的隐患是在腺病毒载体本身,腺病毒载体疫苗利用对人体无害的腺病毒将mRNA输送入细胞,身体有可能产生对腺病毒载体的免疫,将之视为入侵的异物并加以摧毁。

阿斯利康用的是黑猩猩的腺病毒,这样就避免了预先存在的载体免疫,但是问题在于接种第二剂的时候有可能已经出现了载体免疫,影响免疫效果。

其他三种疫苗都是使用人类腺病毒。

强生用的是罕见的腺病毒26型,该病毒在欧美人群中和抗体存在率为10-20%,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高达80-90%,因此很可能不适应于该地区。

康希诺用的是腺病毒5型,在武汉做的二期临床试验,对腺病毒5型的中和抗体存在率为52%,正因为这个原因,参加试验的老年人的免疫效果明显不佳,表明载体免疫很可能影响接种效果。中国有些地区腺病毒5型的中和抗体存在率达到75%,美国达40%,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非高达80-90%。因此载体免疫对康希诺的影响可能会很大。

强生和康希诺之所以只接种一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了第一剂所产生了载体免疫对第二剂免疫效果的影响。

SputnikV一剂用腺病毒26型,另一剂用腺病毒5型,被一些自媒体吹嘘为高明得不得了,这样做确实避免了第一剂引发的载体免疫对第二剂免疫效果的影响,但预先存在的对腺病毒5型的载体免疫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和强生、康希诺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用腺病毒5型做载体的SputnikV和康希诺还有一个隐患,十几年曾用腺病毒5型做载体研发HIV疫苗,结果发现接种后更容易被HIV感染,因此不少专家对用腺病毒5型做载体持谨慎态度,尤其是用于HIV/AIDS高发地区。

载体免疫的隐患

目前对载体免疫的影响并没有定论,但已经有先例,2004年默沙东公司的一款艾滋疫苗就是因为预先存在对腺病毒载体的免疫而失败。

如果新冠疫苗只是一锤子买卖,至少阿斯林康和强生的疫苗可以广泛应用,其他两种疫苗也可以在很多地区应用。

但是很不幸,现在看来新冠疫苗很可能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补种甚至年年接种,这样一来所有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都面临着因此载体免疫而前途无法确定的困境。

一旦新冠疫苗变成经常接种或者年年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很可能会退出舞台,除非年年更换载体,那样的话为什么不用mRNA技术?

mRNA技术没有载体的麻烦,对于需要快速修正的经常接种的疫苗来说是最佳的手段。

除此之外,大规模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对正在研发的针对其他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会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一旦使用了某种腺病毒载体,人群中载体免疫出现了,针对其他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就不能再用这个载体来,像现在正在研发的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腺病毒载体疟疾疫苗等只能另谋出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