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之声丨崔忠华:梨花醉春雨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1-04-15

一场不紧不慢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朦朦胧胧中透着一种湿润的新奇、泥土的芬芳。雨线细如发丝,迷人心弦;雨滴微若毛芒,润物无声,将这个季节洗涤的更加青翠欲滴、色彩斑斓。

我和爱人撑一把雨伞,去小区北面的公园散步踏春。

无淋漓之苦,却有赏春之趣。漫步在公园崎岖的小路上,我们一边赏花,一边谈论着春天的五彩缤纷。

小石桥头的路旁,几株杜梨树春花怒放。满树的梨花傲霜斗雪,冰清玉洁。那片梨花似从天上飘落到人间的一朵儿白云,缥缈在红花绿树之间格外显眼。

我和爱人疾步向前,看着满树的梨花赞叹不已。

杜梨的蓓蕾嘟着小红嘴,躲在绿萼中偷窥春天;半开的梨花低眉含羞,雨中泪目相思,欲说难休口难开;盛开的梨花退去羞红,争先恐后的展示着自己的圣洁风韵;一丛丛花蕊更是惹眼,粹白与浅绿相间,娇嫩的似乎看一眼就要融化掉。

特别是挂在花蕊上的雨滴,即像溢出的香甜花蜜,又像瑶池的琼浆玉液。

春雨中的梨花温润如玉、含蓄蕴藉,不似桃花夺人耳目,不像杏花撩人心畔。

没有蝴蝶相戏,没有蜜蜂相拥,却有一只雀鸟攀枝鸣叫。

它抖落一身雨水,随着一声长鸣“悠”地飞向了天空,蹬落一树花雨,落到脸上沁人肌肤,落到唇边香气袭人。

我之所以对杜梨花情有独钟,是因为在老家的村边,有很多这样的杜梨树。

小时候的春天,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兴高采烈的爬上杜梨树,采摘杜梨花吃。采摘的多了可以带回家,让母亲做梨花菜,熬梨花粥。

梨花菜香甜可口,梨花粥色味俱佳,只有老家的母亲才可以做得出,也只有故乡才会有这样的珍馐美味。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年过半百的我们,却没有古人的这种幽怨。我们虽然也在花下销魂,但我们却不负韶华,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成就了这般美好。

我们庆幸赶上了如今的好时光,人心思上、社会发展,物阜民丰、繁荣昌盛。就像这公园:

满园春色关不住,几株杜梨报春来。冰骨玉魂寸香绕,数滴琼液醉梨花。

花不醉人人自醉,告别梨花寻前程。

春雨绵绵,依旧下个不停。

我和爱人携一身梨花清香继续前行。

我们知道,前方一定有更加美好的春色、春景……

(已载4月16日《德州晚报》)






【“春之声”征稿启事】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告别冗长严寒的冬季,一个姹紫嫣红、温暖惬意的春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想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要写点什么呢?快把你心中的春写下来发给我们吧!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2000以内,作品内容须与春有关;作者无地域限制,来稿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春之声”。

■作者:崔忠华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