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那么多人喜欢民国,却不明白民国为何会亡,这组老照片反映了一切》。当我下班打开电脑一看,头条号里几百个评论,但再看内容已经被屏蔽了,平台显示为“含有不合适发布的内容”。好吧,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我早就习惯了,我仅仅说了几句实话而已。 而和我交往了2年多的一个小丫头,昨晚却说我涉嫌黑她的明朝和三国的偶像,要割大动脉。对于这样有信仰的朋友,我真的很敬佩她们。你可以说她们幼稚,但我敬佩她们还有一颗执着和纯净的心。而我们这些成人,在这些可爱的孩子面前,简直就是一个个**。在此我想说,我不想黑任何人,我只是在业余时间表达出我对历史的个人观点而已。今天,我们就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小冰河时代 小冰河时代是全球性的,整个世界都在动乱。 气候突然变冷,粮食减产,面对整个部落和民族被饿死的危险,想生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这个时期战争不断。 在生存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的拳头够硬,你才能生存下来。 你自己内部一塌糊涂,加上入侵者为了活命,能不全力以赴地进攻吗? 在小冰河时代这种恶劣自然环境下,大家都不好过,也消亡了很多王朝,明朝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明朝最初的国本和政策 明朝,是将封建帝制玩到了极致的一个时代。而作为继承者的清朝,则将儒家的那套东西发挥到了极点。 朱元璋开始是个苦孩子,家里饿死了很多人。靠着自己拼搏和奋斗一步步从无到有当上了皇帝,朱元璋是伟大的。 他就像一个在家帮儿子带孙子的农村老人一样,对子孙后代的过分溺爱反而对他们造成了无形的伤害。 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再像他一样吃苦,朱元璋制定了皇室家族天下养的政策。为了能让朱家王朝长治久安,千秋万代,朱元璋可谓费尽了心思。
为此,朱元璋制定了海禁、八股、厂卫、内阁、户籍、大诰、分封等等前所未有政策。 这些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将所有权力都掌握在他老朱家手里,让下面的人相互制约,让老百姓都生活在一个像恒星一样在各自轨道上平衡的世界里。 这在明朝的开始确实是有利的,也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但朱元璋的大诰是超乎法律之外的东西,朱元璋的诛杀功臣也是很自私的。 而锦衣卫虽然作用很大,但对后世影响太坏,连清朝都不敢用。而后期文官集团的反弹,和朱元璋当年的滥杀无辜是分不开的。 今天朱元璋可以随意杀我们,明天我们也可以弄死正德、天启这些您的孙子,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吧! ·明朝错过了一次次大好机会 说郑和下西洋不赚钱的人,真的懂历史吗?看看朱棣的一生,除了打仗就是修书和下西洋,这些都是十分烧钱的投入。 而朱棣时代,将明朝的土地扩展到了最大,将近800万平方公里,但明朝灭亡时,仅仅只有了区区不到300万平方公里。 常年的战争,如果没有金钱做支撑,朱棣早就死了。而正是郑和通过下西洋,为明朝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是谁告诉后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的呢?是明朝的文人和清朝的史官。 无论是“亚洲海上霸主郑芝龙家族”、“沿海大海商汪直家族”、说自己烧了郑和航海资料的“刘大夏走私家族”等,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自古至今,有比海洋贸易更赚钱的行业吗?朱棣如果是傻子,他能造反成功吗? 即便到了清朝,最赚钱的行业依然是外贸出口。 禁海、禁海,禁的是老百姓,而垄断贸易的却是皇家。 当朱棣死后,皇权和臣权就海洋贸易展开了血腥的争夺,这才有了“土木堡之变”,有了“沿海倭乱”,有了正德之死、天启之死、崇祯之死。 不是明朝的文官有骨气,而是明朝的文官太牛了。 在他们眼里,皇上不听话不但可以废黜还能直接给弄死。 他们为自己家族赚了钱,朝廷却穷死了,后来又一个个投降给了满人,当然要将这些责任推给别人了。 就这样,明朝在内斗中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也错过了徐光启的“洋务运动”,更错过了崇祯的苦心改革……
明朝的灭亡和其他朝代一样,没有任何新鲜的地方。 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后者之所以能取代前者,都是前者自身有太多的问题。 夏天的时候,一泡狗狗的代谢物躺在哪里,还不想苍蝇在这上面繁殖,您觉得这可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