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石教才的散文《追思》

 黄石新东西 2021-04-16

追思  

当清明雨纷纷时节,老师们带着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地,凭吊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文化传统教育的时候,真是让年轻人思绪万千。近期有位中学生在日记本上留下一篇作业,更是反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学生日记记录是:  
我站立在家乡革命苏区龙港境内6处红军烈士墓冢群中,了解到这些红军烈士墓冢群,形成于第二次土地革命斗争某段时间。龙港苏区中华苏维埃政府,曾先后在这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壮烈牺牲的红军烈士,安葬了3011位来自湖南、江西、广东、湖北等地的红军战士遗骨,其中有石碑墓46冢。让我心灵非常震撼,触目惊心。  
我到过许多革命烈士陵园,也见过多处烈士墓冢,唯独龙港烈士墓冢群有它独特之处。通过这些红色文化群的参观、凭吊、瞻仰与学习了解到,还有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千千万万无名烈士,他们没有留下姓名、没有墓冢、没有马革裹尸还、没有遗骨让后辈缅怀祭奠。我俯视一坐坐红军烈士墓冢,处心深深沉默追思,当年那些掩埋红军烈士的赤卫队员、普通百姓、红军战士自己,把牺牲的战友,也有素不相识的外域小伙子,在战火纷飞的战场,让他们入土安息的情景,感觉发呆木讷、不寒而栗。不可理解当时这些事是怎么做到的,眼前的一幕幕实情,当年又是怎么形成的。不可深思,不敢细想。  
现实社会只有缅怀与追思、赡仰与思恋、笑容与陶醉、更多的是忘却与纪念。  
为了纪念那些长眠的红军烈士,传承不朽的红军精神,1976年5月,湖北省革命文物工作坐谈会在龙港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和全国27个省市的专家代表一致评价,“龙港是一个天然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苏区文化艺术宝库”。  
2000年3月,当地政府决定,将被老百姓刚刚发现的原有埋葬的3011座红军烈士墓冢,移迁建设“湘鄂赣边区鄂东南红军烈士墓林”,让后人瞻仰凭吊。  
见景思迁,触景生情。一段红色故事,一件红色实景,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无名烈士墓丘,能让后代人读懂什么?能让年轻一代最感动的情怀是什么?千言万语归纳二个字“爱国”。

石教才,笔名清文,富川清文,阳新县退休老人。自退休后热衷剧本创作,写了电视剧本《红色瑞金》《黄兴》《春梦金陵》《一位进藏军人的回忆》,电影剧本《红星闪烁》《度衡》《走亲》《九头鸟的传说》,话剧剧本《重庆谈判》等。亦热衷弘扬本土文化,写了散文《雉的传说》《雉的传奇》《富川河畔》《沧浪亭记》等。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