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原创•《骄傲的向日葵花总是快乐的》(散文) 文/郑松堂

 晓岸瘦风 2021-04-16

骄傲的向日葵花

总是快乐的

(散文)

文/郑松堂

总想为两位老人——我的已故的祖父母写点文字。写些什么呢,思来想去,先前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关于祖父母的生平事迹,也就见诸笔端了。

兄弟四人中,祖父排行老四,又读过“十年长学”,便有了“四先生”的雅号。我出生后的那段日孑里,祖父尚健在,祖父母轮流看护我。而我对祖父的初步印象,是在看了他的一张相片后才有的。这张摄于沙市照相馆的照片上:一个清瘦的大男人,穿一件青色的长袍,坐在方凳子上,默默地注视着,让人觉得,他十分的斯文。“四先生”饱览诗书,却不曾取得功名。但他有很好的古文功底,且精熟珠算,通晓历法。帮人写对子、立契约、择时日、观风水,是“四先生”常做的事,他却从不收取人家分文钱财。夏天乘凉,大家都来听“四先生”讲古。一部《三国志》,“四先生”能随口诵出其中的章节,只字不差。

祖父母两家是世交,祖父家是教书世家,祖母家开着大渔行,听说很有钱的。赚下的银元用竹筒子装好,一摞摞码在大木柜子里。兄弟姐妹中,祖母排行老幺,人长得出众,又乖巧能说,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唤她幺妹。指腹为婚的幺妹嫁给祖父时,还不足十五岁。为了“四先生”这个心仪的男人,祖母很小的年纪,竟自作主张的裹了脚,这要有多大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忍受裹脚带来的痛苦折磨啊!裹脚后,她的“三寸金莲”走起路来,像蚂蚁爬行似的,却又是那样的稳当。

祖父母生活的年代,十年安九水,土匪兵丁,祸害乡里。祖父本来可以外出办学堂的,但担心祖母和几个孩子的安危,况且祖母种地多有不便,又是富人家的女儿,从小娇惯了的。祖父便毅然决然地断了外出教书的念想,以种地为生了。荒湖上,芦苇遮天蔽日,湖水扬起的波浪,日里夜里,哗啦啦响。祖父于荒湖滩上,开垦出一块块地来插上秧,秋后打下谷子养活一家老小。荒湖滩一带,祖父是唯一怀揣书本肩扛铁锹的种地人。祖父每每在田地里劳作时,祖母便踩着她的“三寸金莲”来给祖父送水送饭。祖父一边用饭,一边给祖母讲书里的故事。祖母则像一个专心听讲的小姑娘,满怀深情地望着祖父,听那也许是N遍的故事。

我五岁那年,身体一向硬朗的祖父病了,甚至一病不起了。他得的是俗称长蛾子的食道癌,水米不进,发不出声了。祖母赶紧请来木匠,为他打制棺材。祖父示意祖母,扶起他到户外观赏向日葵花,祖母一家人手忙脚乱地将祖父弄到了户外。祖母喜食葵花籽,门口堤岸上,每年都有祖父为祖母亲手栽种的向日葵。夕照中,向日葵花闪着金灿灿的光芒,随风轻轻地快乐地摇动着。望着向日葵花,祖父拉紧祖母的手,瘦削的脸颊上满是笑意。祖母先是颤动着:抽泣,而后望向祖父,无声地笑了。

啊!骄傲的向日葵花总是快乐的。祖父母他们的一生,祖父欣赏祖母的美丽贤淑,祖母欣赏祖父的知书达理,同为彼此欣赏而骄傲,同为彼此骄傲而快乐。

观赏向日葵花后的第二天,祖父便去世了。我的“四先生”祖父学富五车,死时七十有三。

祖母在活过八十四个年头后,也追随祖父而去了。六年前,我将两位老人的尸骨迁到一处合葬,愿生时无限热爱的祖父母,死后地下也能长相厮守。逢年过节,我总要在他们的坟前,摆上一盆向日葵花,以寄托我们后辈的无尽的怀念。

2021/4/1

往期回顾:文学随谈·《<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大家谈》之五《诗悲乎,诗人悲乎》文/郑松堂


作者简介:

郑松堂,微信昵称守梦终生,湖北省潜江市人,多有诗文见于地方报刋和电子平台。
郑松堂原创散文作品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