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z55j03b55 2021-04-16



点击上方收听凯紫读诗

相思泪深,天涯苦远。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

绕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恋,在琵琶和鸣中,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岁月的留恋。

一场红尘恋,一份千年缘,几缕隔岸相思,隐逸了多少楼台旧梦?

情之为伤,苦了多少人,煞了多少忆;情之为悲,冷了多少清,落了多少思。

就像李白所言“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句诗出自他的《秋风词》,全文如下: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图片

这应该是李白最经典的一首情诗,可惜多数人看得懂,却做不到。

一个深秋的月夜,诗人独立院中,望着中天高悬的明月,任凭凄冷的秋风拂过脸庞。

看着风中的落叶菊乐又散,散了又聚,树上的寒鸦本已栖息,却被这明月西风惊醒,此情此景,诗人的心中怅惘到了极点。

他想到了远方的恋人,当日一别,不知相见何日,曾经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放着。

在这凄冷的夜里,他深陷在回忆中难以自拔,夜凉如水,却也冷不过他的心。

情难忘,夜难度,这样无穷无尽的相思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也许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这相思之苦吧。

图片

无论是永远的思念还是短暂的回忆,都令人肝肠寸断。

因为太过痛苦,所以诗人最后不禁发出了“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的感慨。

早知道相思这么苦,那么还不如当初就不认识呢!

可是即使诗人这样说,他也依然忘不掉那令他刻骨相思的爱人,这样想忘不能忘的复杂情感千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其实关于李白的这首诗是有很多争议的,这首诗原名为《三五七言》,据说只有前三句是他所写,而从“入我相思门”开始的后半段最早见于《梅庵琴谱》

但即便如此,李白对这首诗的贡献还是不可磨灭的。

因为如果这首诗没有前半段的环境描写,那么单凭后半段的纯抒情,根本不可能达到现在的高度。

诗人从一开头便以“秋风、秋月、落叶、寒鸦”这些常见意象,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后文的悲秋怀人也就水到渠成了。

而且即使只有李白的前半段,也是融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完整的一首诗,至于后半段只能说是锦上添花罢了。

图片

还有一个争议,便是令李白刻骨相思的人到底是谁?

这首诗写于756年,按照时间推断,此时和李白最亲近的女子便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宗氏,两人曾留下“千金买壁”的佳话,所以很多人认为这首诗应该是写给宗氏的。

还有人推测是写给那个他一生求而不得的女人——玉真公主

李白曾给玉真公主写过一首诗“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因为这首诗很多人都认为李白和这个女道士有暧昧关系。

甚至有人说《独坐敬亭山》写的是他和玉真公主的私会。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些都是捕风捉影,李白还曾为杨贵妃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难不成他和杨贵妃也有私情不成?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这首诗是写给他的妻子宗氏的。

但不论李白这首诗是写给谁的,诗中那哀怨如诉,无情无尽的相思之情,千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图片

这首诗很简单,写的就是相思,很多人都能读懂,但却做不到。

即使相思再苦,多数人都不会后悔当初的那场相遇。

就像《华胥引》中的宋凝,她在战场上救下了沈岸,却被柳萋萋冒名顶替。

后来她如愿以偿嫁给沈岸为妻,沈岸却为了所谓的救命之恩,一次次地伤害宋凝。

她在和沈岸的那场爱恋中被伤的体无完肤,最后还搭上了儿子的性命。

可是让她选择回到过去时,她还是愿意重遇沈岸。

对沈岸的爱,已经成了她一生走不出的执念。

她很傻,却也让人很心疼。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人人都能读懂,却很难做到。

对于有些人来说,遇见,爱过,恨过,即使余生活在回忆中,也是无怨无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