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核污水,一颗缓慢爆炸的原子弹

 陳昱文 2021-04-16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一场突如其来的9级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损坏了冷却系统,为了控制温度避免堆芯熔毁,日本向核电站注入大量海水,加上流经附近的地下水和雨水,最终形成了今天这种规模的核废水。

因为日本地域的关系,再加上面积比较小,所以日本的核污水都是直接储藏起来的。可是到了现在,这些核污水已经超过了100万吨。当地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为了处理这些废水,也是想了很多的办法。毕竟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日本最后决定,将核废水直接排入海洋中。

日本核废水有哪些成分呢?相关的资料显示,废水中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成分,最主要的成分是氚。

氚,作为氢的同位素之一,氚在很多方面的特性使其成为危害非常大的一种放射性核素。

氚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吸入污染的水蒸气和摄入污染的食物或水等途径进入人体,而且,氚被吸入后很容易进入胸膜和颊膜。

一旦进入后,氚很快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人体60%以上的原子是氢,其中每天有5%参与代谢反应和细胞生长。这些结合到蛋白质、脂类和碳 水化合物,尤其是像DNA这样的核蛋白质上的氚被称为有机结合氚,其在体内呈现不均匀分布状态,体内滞留时间比氚水长,因此其所致剂量也相应地比氚水大。

国家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李帷在《氚辐射危害的研究进展》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有一些间接证据表明,受氚或其他类型辐射的人群中儿童白血病和先天畸形的病例增多。

例如,现在有新的研究证实,德国一些核反应堆附近白血病的发病率升高,这些反应堆的氚释放量很大。最引人关注的研究是1957-1994年期间针对45000名加拿大核行业职业人员死亡率的调查,氚的剂量是根据尿液分析数据计算的,并加上外照射剂量,总计的平均受照剂量为19.7mSv。此研究并不能直接反映是由氚剂量引起的影响,但对一些工作人员而言,这部分影响也可能很大。

实际上,过去也有很多类似的癌症病学研究证实癌症发病风险比自发风险略高一些,相对风险为1 ~3S/v。然而,加拿大职业人员的白血病发病风险增高了50倍以上,当然实际风险的大小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此研究也只是风险增大的表观证据,而非结论性的。因此,需要开展更多流行病学上的相关研究。

最新的一项调查数据就相当的可怕了——日本2020年2月发布的居民健康调查显示,福岛县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118倍,相当于每100万人中就有236人患病。

尽管在一些方面氚辐射风险的研究结论尚不确定,但可以明确的是核电厂附近的空气、水和食物中含有高浓度的氚,因此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辐射,并可能会由此引发癌症或白血病。因此,氚的辐射风险和剂量评价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都在积极开展深入研究,

事实上,对于日本这次排放持欢迎态度的美国,一直在加强核电厂氚排放和泄露的监管。

美国核电监管当局(NRC)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建立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组对核电厂氚泄漏事件进行了调查。2011年,根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的记录,当时在全美65座商业核电站中,已经有48座出现氚泄漏的情况,而至少从37座核电站中泄漏的放射性氚浓度超过美国联邦饮用水标准,甚至高于标准百倍。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日本核污水入海后,局部剂量固然可能尚达不到短期致病的程度。但我们显然需要担心包括氚在内的放射性核素进入食物链——以具有挥发性的氚为例,经海水稀释后,它可能随汽化蒸发,进入环境循环。小鱼吃小虾、大鱼吃小鱼,层层富集后的量可能就比较大了,从而影响人类的饮食安全。

此外,核污水还有大量碳14,钴60和锶90。这些放射性元素,会大大增加破坏生物大分子如DNA的稳定结构的能力,增加变异的风险,这个变异体现在有丝分裂上就是表现为癌症,体现在减数分裂上就是表现成后代变异,比如八爪鱼变成有九条腿。同时放射性元素对生物的皮肤脏器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低于标准浓度的环境也不安全,因为被污染的生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还是会被处于食物链顶层的人类食进肚子里被吸收到人体里面,然后慢慢积累达到超过安全标准的浓度。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说法,任何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无论量有多么微小,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即使支持日本排污的美国,也在最近禁止部分日本食品进入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近期更新的第99-33进口警示,由于“放射性核素污染”,禁止日本食品牛奶、干奶制品、鱼、海胆、蛤蜊等海洋生物制品,还有家禽、蔬菜、水果等食物等进入美国,涉及日本青森县、福岛县、茨城县、岩手县、新潟县等多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