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媒体与公众动不动说看病难,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因为从总体上讲,看病是不难的,只是资源配置上出了问题,极度不平衡,以致许多常见病,患者也选择挤到三甲大医院就诊,导致一号难求,感觉看病难。这样的话,是难,比如看个头痛,可能会有以下步骤:1、预约专家号(病人看病多是必找专家,不管是不是真需要,就像必找最大的医院,不管是不是必要);2、排队一上午,轮到了问了两三句(病人太多,只能简单问问),给开出头颅核磁共振申请单,预约3天后检查(也不定,有时可能次日、有时比3天更长,取平均数吧);3、检查结果拿到了,这个医生要下周同一天才门诊,再预约;4、次周专家门诊再排队一上午(或者较早看到,但看病总得花一上午),看好,开点药吃或需要住院;5、住院要预约床位,基本不可能当天有床,大概要等三五天(急症如中风除外,会走绿色通过)。算下来,起码来医院4次才能住进去,还是预约不跑医院前提下。如果住院后检查并不是严重问题。那么同样情况在二级医院的话,当天挂号、当天就诊、当天上午查核磁共振,当天出结果,当天上午可住院。难吗?不难!普通病二级医院能解决吗?能!就像我自己所在医院是三级乙等医院,因为不是本地最大的医院,虽是三级医院,来我们医院看病绝对不难。专家门诊到上午一般病人比较多,到下午除了少数几个比如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等常见慢性病多的科室以外,大多数诊室都已经比较闲了。而且影像检查基本上当天来当天能检查好,只要不是下午3、4点钟才来看病。但对于95%,甚至98%的疾病,我们医院看与到三甲医院看,可能 并无多大区别。 此外,还有个可选方案是先到二级或非三甲医院先初诊,比如做CT或MRI检查,真有问题再挂三甲医院的专家号看病,这样也能缓解看病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但这有个前提,要医院间检查结果互认,否则,大专家瞧都不瞧下级医院的检查结果,那还是白搭。当然若是辅助检查全市统一有个诊断中心,做出的结果全市域通用,那么这个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另外现在影像资料许多是数据电子版的,如果专家不相信下面医院给的诊断结果,也可以自己看片来诊断。不过,问题回到他太忙,哪有那时间与耐心来仔细看病人手机上的图像信息呢? 所以看病难不是真的难,是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病人对自身健康的高要求(小问题也要找最好医院、最好医生)才导致所谓看病难!
|
|
来自: 名剑96t9rwg5e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