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总是要有一点理想主义

 遂中边缘 2021-04-16

又是一年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候,除去个别孩子十分优秀上了清华北大复旦之外,浙江的家长多数都会提醒孩子尽可能选择在杭州的大学读书。

可是刚高中毕业的孩子却不这样认为,有时候可能还会和大人理论,难道外省的大学就不好吗。如果可以,真希望自己可以去贵州或者广西那片土地上走走看看。

这时候家长便开始语重心长地劝诫,如果你将来明确要回来杭州上班,最好就是读杭州的大学。如果你去了外省的哪怕是最好的大学,将来你回来杭州工作就会没同学没朋友,一切又都只能是从零开始。

这其实就是成人用现实的思维思考问题,然后对孩子充满理想主义的想法进行疯狂的打压。不过这并没有错,因为它代表了成人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毕竟成人通过自己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社会其实还是关系比文凭重要,人脉有时候的确也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

说实在的,写到这里,我还是感到了十分的痛心,我们文明的进程发展到今天,却还是无法绕过这还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尴尬现实。然而这就是生活的现实,这是现实的生活。都说是金子总就会发光,但如果金子被深埋于地底下,就该另当别论。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人才,到哪里都能体现价值,但如果缺失了机会和舞台,一切也就都只是枉然。

有人说,这世间的一切冥冥之中早就有安排。这其实是成年人经历了磨难,躲不过现实的逼仄之后而具有的对命运的一种妥协。可是我想说,人生短短,难得年轻一回,年轻的生命总该要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情怀。有时候哪怕到处碰壁,最后伤痕累累地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那时悟得生活的真谛,实在具有特殊的意义。

所以我真愿自己能够重新年轻一次,然后义无反顾一无所有地走向心中的那片蔚蓝色的大海或者碧绿的青草地。当我们开始出发的时候,就不再去想多年后归来之时会有怎样的景象。

君莫笑,因为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份理想主义情怀在作祟,如今在我的文字里面显现,并且终于被大家看见。可是我真的这样想过,也不希望太多后来的人只是一味地对现实妥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