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生活态度只是看上去美好

 遂中边缘 2021-04-16

有些

生活态度

只是

看上去美好

几日前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真正束缚你的,是你的“穷人思维”》,文章表达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诚如作者所言,“贫穷不可怕,做穷人也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现在我把这个观点引申开去,反思我们的现实生活,原来有许多积久而成的看上去美好的生活态度,正每时每刻都在束缚着我们原本可以更加美好的生活。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面对一日三餐,每次烧的饭菜是不可能都做到刚好全部吃完的。那么面对剩下的饭菜,究竟该怎么办?如果舍不得直接倒掉的话,只好咬牙努力一次性吃完,或者留到第二天重新加热一下接着吃。这其实就是我们一贯以来的节约的思维在左右我们日常的行为。

多出的饭菜硬是要求一次性吃完,对美食具有的好感自然也就完全丧失。有时候伸长了脖子,终于勉强咽下最后的几口饭菜,却发现肚子鼓胀浑身难受。设若长期如此,可能还会导致肥胖和肠胃出现问题。至于剩下的饭菜非要放到第二天全部吃完才肯罢休,日积月累,说不定就此埋下了不利身体健康的种子。日后出了问题再去医院求助,和一直厉行的节约相比起来,这实在也是得不偿失。

我邻居家新房子装修的时候,拆除了几个窗子和一个大的门的框架。那窗子玻璃是双层的,门框的材质看上去也很不错。当时觉得扔了可惜,于是特意花钱要工人给直接搬到了楼的最顶层。入住之后邻居发现,这些门窗其实就是通常所讲到的“鸡肋”。现在看着那一堆的门窗,放着感觉占地,要丢弃又要重新雇人。更糟糕的是家里已经装修一新,如此庞然大物要从家里的木制楼梯下去显然已经不现实。于是只好瞪大了眼睛指望着隔壁邻居装修之时,好从楼顶借别人房子的通道搬下去丢掉。其实装修的时候,有工人说过这个可以廉价卖掉,放着肯定是没有别的用场的。要是早知道如今的尴尬,当初直接送给工人其实也是一份挺好的人情。

还有我家多年前买的电动车早就已经过了服役期,六七年来,光是电瓶就已经换了不下三次。现在车胎磨损严重,不知那天就会泄气把人丢在路上发愁。如今电池需要一天一充,有时骑稍远一点的路,后半程就会如蜗牛一般发出歇斯底里的嗯嗯声在路上爬行。有次下雨,还是在半路,坐在我后面的媳妇只好下车步行。我说要不咱们换一辆新的吧,媳妇说干嘛,不是还可以骑的。如果现在拿去置换,又要浪费许多的钱。

媳妇说的没错,旧车拿去置换,肯定是不合算的。但问题是如今骑个破车,没有颜值也就忽略不计算了,单说每天都要惦记着给车充电,稍微骑远一点的路就要担心会不会没电了,万一遇到急事还要推着车子奔跑。还有就是,哪天半路车胎突然泄气,只求不要人仰车翻才好。以上所说的这些麻烦,和车子贱价出卖然后换一辆新车相比起来,哪个才是更合算的?

有些生活态度只是看上去美好

我们难道会没钱买一辆新车?显然不是。无非又是我媳妇积久而成的生活态度和思维定势在起作用,从而切实地影响了原本可以更好的生活的质量。由此可见,一个人生活得好不好,和占有钱的多寡有关系,但没有必然的关系。

小时候曾经听父母说起,早年农村里的那些地主看去挣了很大的家业,可是他们日常的生活过得同样很拮据。每一个地主的财富不过是通过对别人的榨取,同时也对自己的抠门一点一点地积累而成。所以那样的地主看去不过是表面的风光,他们的生活其实过得并不幸福。

联系起之前听到过的快乐单身汉的说辞,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没酒喝开水”,好像仅仅只是满足于简单的获得,不过从立足现有的生活,快意于自我人生体验这个角度来看,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诚然,人活着离不开物质,但不为金钱所累,坦然得失,适当用度,在自我人生的岁月里面,不被有些只是看上去很美好的生活态度所束缚,才可以活出属于自我的真正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