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要你们坚持努力背书

 遂中边缘 2021-04-16

今天是周四,照例又是属于早读语文的日子。我刚走进2班教室,就被好几个主动来我身边要求背书的同学给围住了。

我很开心,因为看到自己着力引导的让同学们到老师身边来“一对一”的背书方式,终于成了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对于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而言,每一次早读课同学们都能够自觉地排着队到自己身边来背书,这绝对是快乐而幸福的事。

在接下来的语文课上,我特意在自己所教到的两个班级又一次狠狠地表扬了同学们这种努力读书积极背书的良好氛围。我要传达给同学们的思想,是认真读书然后努力背书的必要性,以及坚持做这件事的重要意义所在。

读书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书中自有颜如玉】

read a book

在我的知识储备里面,许多有成就的大家就是从百折不挠的读书背书开始其求学之路的。在苗振亚的《那一代人的读书功夫》里,就有提到现代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穆的孙女(当时正在北大读中文系)向他请教读书问题,钱穆回信说:“《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朱子章句集注》。《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则仍须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注意,作为史学大师的爷爷,他和他的孙女一再强调的是读书之后能背诵。

中午,伴着辘辘饥肠,抢着跑着,奔向香气四溢的始发点,带着几乎最狂热的渴望,听从着内心强大的呼唤。傍晚,伴着星辰隐约,伴着三五好友,闲庭信步于校园内外,口无遮拦。

你一定不敢相信,作为史学大师的钱穆竟然能够把《史记》给全文背诵下来。还有文学大师张恨水,他在14岁前就能背诵《三字经》、《论语》、《孟子》、《左传》、《诗经》、《古文观止》这些典籍。还有就是当年如果不是郑振铎亲自检验,我们怎么也不会知道茅盾能够背诵《红楼梦》(简直是天方夜谭有没有啊)。如果不是看过周建人的回忆文章,我们也不会知道鲁迅小时候是背过《纲鉴》的。所以从根本上说,真的是读书功夫(读之而后必背之)成就了那一代文化巨人。

可是现在呢?我们目前的高考体制,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真的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慢下来,认认真真完整地读一篇文章,更不用说把文章给背诵下来了。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起也是就知道忙着做题做题,如学数学一般地学习语文。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下我们很多的语文老师都在感叹:会写一手好作文的学生怎么就越来越少了呢?

时光安然而执著,脚步踏实而轻松,相携岁月而过,而相伴风雨而行。向着心灵的方向,朝着心灵的向往,无论凄风苦雨,无论沉浮得失。心若定,何须追逐;心若安,何须浮躁;心若净.

所以我想,我们当语文老师的,在属于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之上,还是应该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一点纯粹的语文的空间。日常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多多地去阅读,尤其要通过大力的背诵去积蓄更多的文学的营养。

当然,这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

有时候也有同学会问我:老师,我明明很努力去背书了,为何语文成绩还是不好?于是我给同学们讲了我的隔壁邻居章老师学习钢琴的故事。

我说我绝对是章老师最忠实的倾听者。我就是从章老师买来钢琴,从她会敲出响声的那一天起被迫走上音乐欣赏之路的。一长段时间里,章老师在上课之余,是白天在弹,午睡时间在弹,夜里11点多还在弹。我几乎每次都是在章老师弹奏的琴声里睡去,又在章老师弹奏的琴声里醒来。我发现,从她雇人把钢琴从琴行搬回家开始,练琴是一直如此勤奋,几乎一天也不曾落下。有一天我发现,几乎从零开始学习钢琴的章老师,居然可以完整地弹出乐曲来了,而且还是那么的好听。我想,以她目前的这种态势继续坚持下去,细水长流一般地多坚持几年,说不定真就成了我们学校的一位钢琴大家了。那么下一次县里举行汤显祖音乐节,在汤公大剧院就能看到章老师穿着华丽的演出服端坐在钢琴之前,手指舞动之间仙乐飘飘,萦绕于我们耳际三日而不绝。

这绝不是随意说说的夸大之辞,其实就某一个个人而言,世间的任何事假如做得不够好,都是因为还不够认真和缺乏坚持,读书背书是同样的一个道理。有时候,即使自己没有某一方面的天赋,但假如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总就会取得属于个人成绩的最大化。

因此在高中阶段,多读书、勤背诵,意义一定是十分巨大的。一个同学假如坚持这样去做了,就不去说对自己的高考会带来多大的帮助,单单就看到自己能够背诵的文章越来越多,日常讲话和写作之时自觉不自觉地信口拈来背诵过的文句,就会给自己带来一种特殊的成就感,带来以前不曾有过的自信,这岂不是很美妙的体验和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