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到今天我们才明白,这是一本被低估太久的著作

 颐源书屋 2021-04-16

图片



他被誉为比肩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的划时代思想家,半个多世纪前,他就提出了“地球村“概念,并预言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作为一名人文学者,他对技术本质的洞察,对技术与人性的精辟论断,为我们思考人类文明提供了全新维度:

我们塑造了我们的工具,然后我们的工具塑造了我们。……每一种新技术革命都是人类的“自我截除”,使人变得麻木无知,如果“不加批判地介入我们的技术,我们都要成为机器人。

悄悄读懂这本书的人,早已在改变世界。

图片

《理解媒介》55周年增订版

这是一本被低估太久的

互联网思维奠基之作

文 | 群学君

01 | 一个“文化先哲”

1977年,美国天才导演伍迪 · 艾伦(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的成名作《安妮 · 霍尔》(Annie Hall)上映,这部在翌年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爱情喜剧片里,有个几秒钟不起眼的镜头,一位白发学者对一位自称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电视、媒体与文化”课程的家伙说:“你对我的工作一无所知!”

图片

影片中的学者名叫麦克卢汉,而客串他的演员,正是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本人。

据说当时学术圈许多观众看到这里,先是一怔,然后会会心的一笑。伍迪 · 艾伦请麦克卢汉来饰演他本人,其实很有深意,至少在他看来,麦克卢汉对于“媒介”理解之深,在当时恐怕无人能及。

四十年后看起来,这个镜头实在太有喻意。直到今天,当我们偶尔把头从微信、微博、抖音、群聊和朋友圈织成的大网中抬起来时,会发现,麦克卢汉实在是一位值得我们膜拜的“文化先哲”。

图片

02 | 麦克卢汉是什么人?

在1964年以前,他就是多伦多大学一个普通的英美文学教授,尽管有剑桥大学博士的名头,可是在欧美学界,这个衣着随便,丢三落四的中年人似乎也没什么特别。

1964年,这个不知名的学者发表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理解媒介》,副标题的“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这本书仿佛投向思想界的一颗重磅炸弹,先是在北美,继而在欧洲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起强烈震撼,用传播学家Lewis Lapham的话说,“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圣经》那样尊崇的地位”。

图片

麦克卢汉本人也一夜成名,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思想明星,所到之处刮起一阵“麦克卢汉旋风”:

著作发表的当年,他就被《国家》(The Nation)杂志评为“年度风云人物”。到了第二年秋天,《纽约先驱论坛报》(New York Herald Tribune)宣告,“我们认为,(麦克卢汉)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此后两三年内,这“麦克卢汉热”达到顶峰,全美几乎所有重要的报刊杂志,都以刊登麦克卢汉的访谈或者消息为荣。1969年3月《花花公子》(Play Boy)刊登了对麦克卢汉的长篇专访,称他为“流行崇拜中的高级祭司和媒介形而上学家”。英语世界里甚至出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术术语:Mcluhanism(麦克卢汉主义),mcluhanist(麦克卢汉学家)……有记者描述说:麦克卢汉获得了人们“以偏执狂似的不可抗拒的信仰所赋予的、罗马祭师才享有的那种魅力”。

在60年代,麦克卢汉声名所及,早已超出学术界,在政商两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Pierre Elliot Trudeau,他是现任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的父亲)每个月邀请麦克卢汉雅聚,向他请教媒体形象问题。通用公司、贝尔公司这样的行业巨头,为了向麦克卢汉进行商务咨询,开出的价码是每次5000美元(当时美国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

图片

当然,盛名之下,受到攻讦也在所难免,不少学院派将麦克卢汉斥为“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电视机上的教师爷”、“攻击理性的暴君”、“走火入魔的形而上巫师”,攻击他“出尽风头,自我陶醉,赶时髦,追风潮,迎合新潮,可以理论不值一提”,宣判他的文字“刻意反逻辑、巡回论证、同义反复、绝对、滥用格言、荒谬绝伦”。

当然,那个年代更多的人,在麦克卢汉在著作中提出的诸如“印刷人”、“机器新娘”、“地球村”、“社交网络”、“意识延伸”等概念,似懂非懂,不知所云。

这并不奇怪,许多远远走在时代前面的思想,往往是要经过时间的洗礼,才能展现它的光辉。

图片

03 | 《理解媒介》有多深刻?

从标题望文生义,我们很容易会把《理解媒介》仅仅当做一本传播学著作,这当然不错,不过,这本传奇经典又绝不仅仅是一本帮助我们理解媒体、理解传播的著作,这还是一本教你理解技术本质、理解人性特征的书,也可以这么说,《理解媒介》试图帮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人类文明的本质及其走向。

1、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最具标志性的、最让世人瞠目结舌的著名论断就是: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也就是说,一种媒体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不仅在于它所承载的内容,更在于它的自身特性。媒介本身的属性,往往比它承载的内容更重要。

比如,1960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总统大选辩论的电视直播。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同时进行了转播,可是收音机听众和电视观众对辩论的观感却大相径庭:

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是一个说话逻辑缜密,言之有据,引人入胜的尼克松,相反,肯尼迪听起来过于急躁,不够稳重。可是电视观众们的判断却截然相反,他们相信,肯尼迪赢定了。为什么?因为电视里的尼克松暮气沉沉、疲惫不堪,而肯尼迪则年轻潇洒、活力四射,仿佛蓬勃的美国精神的化身。

图片

广播和电视是两种不同的媒体,前者是听觉导向,后者视觉导向。同样的内容,传播媒体不同,就会导致受众大相径庭的体验和解读。“看”电视这个行为本身,远比“看什么”影响更大、更深远。

麦克卢汉其实预言了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媒介矛盾: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正如他说的:“我们塑造了我们的工具,然后我们的工具塑造了我们。

图片

2、媒介即按摩

明眼人一望可知,“媒介即按摩”(medium is the massage)的对“媒介即讯息”(medium is the message)的戏说。实际上,《媒介即按摩》是在《理解媒介》爆红三年之后,由杰罗姆 · 阿吉尔 (Jerome Agel)等人在麦克卢汉思想基础上整理出来的一本通俗并茂的小册子。所谓“媒介即按摩”,是麦克卢汉经典的文字游戏,他用夸张、调侃和生动的语言去描绘媒介对人的强大影响,他说:

一切媒介对我们的影响都是完全彻底的。媒介影响的穿透力极强,无所不在,在个人、政治、经济、审美、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我们的一切方面无不被触及、被影响、被改变。媒介即按摩。不了解作为环境的媒介,对任何社会文化变革的了解都是不可能的。 

在麦克卢汉看来,新媒介和新技术是双刃剑。

一方面,一切技术都是人的延伸。科技虽非“人类的主宰”,但是在扩展人类能力范围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个性、特质和自我认知。“轮子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技术投射。书是眼睛的派生物,广播是耳朵的技术表达……”技术之所以具有颠覆性,是因为它延伸了人类的器官与意识,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与思维模式。

另一方面,技术在使人们沉浸于按摩快感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视觉上“幻觉痛”和身体上的“牵涉性疼痛”。比如今天,被“微信”“微博”“朋友圈”牢牢捆绑的我们,可曾有哪怕片刻的“解放”?手机早已成为人类中枢神经更高级的延伸。但是长期以往下去,沉浸在这种“技术按摩”的舒适感幻象中,人类必将失去自我。麦克卢汉警告说,每一种新技术革命都是人类的“自我截除”,使人变得麻木无知,如果“不加批判地介入我们的技术,我们都要成为机器人。

半个多世纪后,他的“预言”成真,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这样说道: 

我们已经是半机器人了,手机、电脑就是你的扩展,手指的动作或者语音指令就是交互接口。

图片

3、预言互联网与地球村

在互联网(Internet)和万维网(WorldWide Web)诞生约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前,麦克卢汉就这样写道:

下一个媒体,不管它是什么——它可以是意识的延伸,将以电视为其内容而非其环境,将电视转化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以一台计算机作为研究和沟通工具,检索能力大为增强,它将使大众图书馆变得过时,发掘出个人的百科全书式的能力,进入自己的专线,快速将数据裁剪为适于销售的形式。……(未来)某一天,我们可能都有便携式计算机,像听诊器那么大,它让我们的个人体验网络化,大脑与外部世界直接互联。

起先,这些话让人不知所云,直到互联网面世并开始普及,人们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麦克卢汉预言,在未来“地球村产生于电子信息的瞬间运动。它像村落一样小却又像星球一样大。”“每个人在其中操心、掺和每个他人的事。”新科技孕育新人类。一切都来得更快、更有管制。空间突然塌陷,人在同一个部落的鼓声中起舞。人脑延伸到头颅之外,神经延伸到皮肤之外;“这个新的社会将是一个神秘集成、共鸣回响的世界,与古老部落回音室类似,魔法在那里复生。”交通工具的发达曾经使地球上的原有部落都市化,而电子媒介(当时的新媒体)又将导致“重新部落化”:

城市不复存在,惟有作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幽灵。任何公路边的小饭店加上它的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可以和纽约巴黎一样,具有天下在此的国际性。

看看今天Twitter、Facebook或微信群,我们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难怪《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 · 凯利(Kevin Kelly)在创刊号上就引用了麦克卢汉的文字,尊其为“先知” 。

图片

《理解媒介》55周年增订版

04 | 理解技术,先理解人性

麦克卢汉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尚有限的半个多世纪前,在人们仅仅将技术理解为一种工具的时代,就预先洞察到了技术的“人”的层面:技术远不是一种“硬件”,它终究是一种“人的活动”,并与人相互塑造。

那些改变世界的科技巨头,如乔布斯、扎克伯格、贝佐斯、马斯克、哈斯廷斯等,他们产品的高明之处之处不仅在于运用了某种先进技术,更在于理解了人与技术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他们与麦克卢汉一脉相承。

对于各个行业来说,如何针对新技术进行调整和适应,关键在于理解新技术对人的身体、感知和心理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这也是麦克卢汉在今天仍然要被我们继续阅读和阐释的原因。

THE END

图片

图片


《理解媒介》55周年增订版

  • 麦克卢汉代表作,比《娱乐至死》更重要的传播学著作

  • 互联网思维奠基之作,认知突围必读经典

  •  启发凯文 · 凯利、马化腾、埃隆 · 马斯克、彼得 · 德鲁克、罗振宇的预言书

  • 《数字化生存》译者、北大传播学教授胡泳导读,翻译家何道宽经典译本第四次修订

  • 收录《理解媒介》书稿雏形与评述,真正读懂麦克卢汉

扫码即可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