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四好农村路” 各地有哪些独到经验?

 sdzcwangbo 2021-04-16

贵州

“一盘棋”统筹 打开脱贫致富大门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坚持“一盘棋”统筹推进,把农村公路纳入全省脱贫攻坚全局进行统筹谋划、整体推进。5年来,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5.9万公里,建成7.87万公里通组硬化路;启动实施3万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建成超过6000公里。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永兴茶海产业路。

贵州坚持把农村公路发展融入全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统一布局,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贵州助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全省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贵州坚持把农村公路发展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大力推动“交通+旅游”新模式,打造以旅游路为重点的“美丽农村路”2.3万公里,实现了山区变景区、民宅变民宿、产品变商品、村民变老板。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北盘江大峡谷农村公路。

此外,贵州在全国率先推出“通村村”App出行服务平台,贯通农村客运、物流、电商、金融等线上线下服务功能,打通农村出行和城乡物流双向流通。目前,全省共建成村级服务站点1.5万余个,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享受了“手机上下单、家门口坐车、集中点拿货”的便利。贵州研发使用“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农村公路智能管理体系,对“规划计划、招标投标、建设进度、督察督办、质量验收、资金拨付、信用评价、管理养护”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数据监控,大幅提高了农村公路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山东

多元素融入规划 提升管理效能

“十三五”以来,山东省按照“高起点布局规划、高标准建设引领、高质量融合发展、高水准推进延伸”的目标定位,筑牢“四好农村路”转型升级高标准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新发展支撑、规范持久高效能管护等三个体系,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农村公路发展速度、网络规模和管理服务水平,山东省全力推动“三年集中攻坚”“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两大专项行动。三年来,山东共新建改造宽度6米以上农村公路4.2万公里,6000多个自然村实现通达。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6.1万个建制村实现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占建制村总数的89%。

同时,山东省将自然生态、产业发展、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景观,推动“公路+绿色发展”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全面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激活农村发展资源,推动“公路+产业发展”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将公路建设与沿线乡村历史、人文、休闲紧密结合,推动“公路+文化发展”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山东省以建立多层级管养机制、多渠道投资机制、全方位考核机制、融媒体宣传机制为抓手,有效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效能。

山西

创新投融资模式破解资金瓶颈

2018年以来,山西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并决定建设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作为农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山西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规划纲要(2018—2027年)》。同时,面对6万多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的艰巨任务和近千亿元的资金压力,山西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每年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均在2万公里以上。

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山西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省、市、县三级政府补助占到项目总投资的约60%。据统计,2018年以来,省、市、县财政累计投入约398亿元用于支持农村公路和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占完成投资的60%。

不仅如此,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山西建立了农村公路和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各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编制年度建设计划的同时编制项目绩效目标,省交通运输厅审核后下达年度建设计划。同时,省财政厅会同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组织开展建设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低效必问责”的原则,每年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作为安排省级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四川

建“金通工程” 奔金色大道

四川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9.2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但线长、面广、发展不平衡,是交通脱贫攻坚任务重省。今年,四川在奋力推进交通脱贫攻坚的同时,着手研究如何持续巩固“两通”成果,并于3月在全省试点建设人民满意乡村客运、助力乡村走上致富奔康金色大道的“金通工程”。

该工程的基本特点是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车身外观,统一驾驶员工牌、工装,统一乡村客运标识,统一监管投诉平台。经过半年多努力,第一批57个县(市、区)“金通工程”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四川把在全省推行“金通工程”写进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目前第二批试点的65个县(市、区)正在推进,到今年年底,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将全部推行“金通工程”。

一辆小黄车,串起大乡村。通过“金通工程”客运体系建设,四川还把邮政、快递和其他可以为老百姓服务的内容,逐步加在“金通工程”里,全力提升乡村客运发展的“造血”功能。四川将认真持续探索,以建设美丽清新、安全绿色、便捷优质、精细管理乡村客运为目标,全力打造乡村客运服务“四川品牌”,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老百姓的美好出行愿望。

新疆

“养护+精准脱贫”助力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强化资金保障,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精准脱贫”模式,持续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保障改善民生、巩固国防边防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新疆交通运输厅创造性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精准脱贫”新机制,由自治区财政部门拿出2.64亿元,支持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设置2.2万个乡村道路养护专岗,吸纳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贫困劳动力参与农村公路管护,开创了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

在此基础上,新疆交通运输厅还制定了《22个深度贫困县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实施意见》,加大监督考核和宣传引导工作力度,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落地见效。

今年5月底,所有岗位的养护工全部配备到位、培训到位、到岗到位、作用到位、工资发放到位,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和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双赢。

“农村公路养护+精准脱贫”新模式,有效解决了22个深度贫困县无法外出就业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有效探索了贫困地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新路子。

陕西西安

落实资金保障 健全管理体系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通过构建科学建设体系、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创新管理运营体系、完善政府考核体系、建立融合发展体系等五大方面,全力推动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西安市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加强与产业布局等规划衔接,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4128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通硬化路,全面完成交通脱贫攻坚任务。

为落实资金保障,西安市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工程补助政策,在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差异化设置市、县两级日常养护资金承担比例,同时利用融资平台与陕西省农发行等合作,落实长期政策性银行融资,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西安市健全公路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市、县、镇、村的路长组织体系,开展交警、治安警、路政和运政联合执法,将对区(县)政府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与下年度投资规模、补助资金挂钩,建立贯穿公路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的长效机制。

为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西安市以公交网络实现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企业与农资经销商、电商的融合发展,并在320个建制村设置快递代理点,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

江西婺源

坚持交旅融合 服务乡村振兴

近年来,江西省婺源县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摆在重中之重,“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26亿元,建设总里程达2774公里,实现县道骨干网、乡道次线网、村道微循环网联网成片。2017年,婺源县获评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江西婺源县道江湾至双路口西岸段。

婺源始终立足“交通+旅游”战略,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全力打造服务游客和群众的便捷交通、美丽交通和幸福交通。

围绕“畅、安、舒、美”的要求,婺源县先后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实施意见》《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积极开展超限超载治理、公路沿线环境整治,效果良好。

与此同时,婺源县注重交通文化和地域生态文化的有机融合,高品位打造了一批农村公路沿线驿站、停车区、观景台,因地制宜建设49公里彩色沥青自行车道,使农村公路不仅是“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的连接线,更是最美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推动形成了婺源县“乡乡都有参观点、乡乡都有农家乐”的全域旅游发展局面,也为全县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婺源县25万名群众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农特产品种养、旅游商品销售,在家门口实现致富增收。

安徽和县

一体化管养 成效落在实处

和县,位于皖苏交界处,与南京一衣带水、一体化发展,作为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是安徽融入长三角的“东大门”。为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高水平筑就“乡村振兴道”,和县摸索出了一条管养一体化的路子。

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通往二鼓峰的盘山公路。

为解决农村公路管养责任软化的问题,近年来,和县率先推行三级“路长制”,同时建立“县道县管、乡村道镇管”的分级管理机制,明确养护责任、养护资金、养护考核,强化多元养护合力,并围绕“交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路,真正实现“上下一体化”模式,做到属地管养。

和县还推行了“人机一体化”模式,解决了农村公路管养力量弱化的问题,做到了“科学管养”。按照“县统筹、镇管理、村监督”的模式,和县设立道路专管员,并围绕治超非现场执法、“两客一危”监管等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车脸识别系统,推动治超方式从事后追查向事前预防转变。

和县通过专业化养护、日常性养护及预防性养护,推行建养一体化模式,解决了农村公路管养主体泛化的问题;推行管罚一体化模式,做到综合法治、专项整治和社会共治,解决了农村公路管养意识淡化的问题。

河南林州石板岩村

打造“最美农村路” 共建富裕画家村

今年9月,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通往林州市的林石公路被交通运输部公布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石板岩村是林州市西部典型的山区村,位于太行大峡谷之中,周围山高峰险,交通闭塞。当地村民一直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打通一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

河南省安阳市彩色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的帮助下,林州市开始分段对林石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市县交通运输部门在设计路线走向上,坚持不大挖大填,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路面由6米宽的水泥硬化路改建成9米宽的沥青硬化路。现在的林石公路设施齐全、景观优美,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2019年4月,林石公路被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河南省第一批“最美农村路”示范路段,今年9月份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依托“全国最美农村路”这张名片,一批风格独特的高端民宿落户石板岩村,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今年“十一”假期,石板岩村农家乐、民宿旅客较往年翻了一倍。

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让村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石板岩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村。石板岩村515户人家,经营农家乐、写生基地达110户,每年创造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40万元,石板岩村10户贫困户依托写生基地、农家乐发展、从事公路养护等公益岗位全部摘帽。

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

画好交通规划图 绝壁凿“天路”

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的地形像口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全村96户人家400多人都住在“井”底。没有修路前,出村只有1条有108道“之字拐”的羊肠小路,到县城要走三天。

1997年至2004年,下庄村村民在悬岸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8公里长的道路。2017年,在巫山县公路局的支持下,该路完成硬化、加装了护栏,村民出行更安全。

2018年以来,在重庆市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期间,巫山县交通局为每个乡镇都编制了交通规划图,形成了“一乡镇、一规划图、一交通网”。巫山县交通局出资将下庄村所有村民小组公路都进行了硬化,下庄村通组通畅率达到100%。

路修通了,出行安全有了保障,致富的路更宽了。近年来,依托农村公路,下庄村创新“瓜果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模式,鼓励村民种芝麻、种小麦,配套开榨坊和加工厂,并发展了650亩柑橘园。通过农村公路,下庄村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售往村外,成了抢手货。

同时,下庄村利用特殊的地理特点,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将原有的土坯房改造成风貌统一的乡村民宿,目前已完成改造19栋34户民宿,后期的改造工程也已规划,很快将启动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