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钩沉 | 朱东润先生的学书经历及成就

 老沈阅览 2021-04-16
图片



本期《朱东润先生的学书经历及成就》一文的作者,是朱东润教授的孙女朱邦薇和孙婿吴格二人。朱东润教授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并任系主任多年,是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前会长。谨以此文表达我们复旦学人对朱东润教授的敬礼!



图片


朱东润先生

朱东润先生(1896 -1988)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史及传记文学之研究与创作,其道德学问,望重学林,不待赘言,而其书艺精湛绝伦,尤为识者所宝重。今参考有关记述,谨对先生之学书经历及成就略作回顾。

图片


朱东润先生

先生夙称自己为“笨人”,治学问以“笨法”,学书亦用“笨法”。其学书之志愿及践履,即其治学为人之写照。先生自立志学书之日起,即自定程限:愿以二十年学篆,二十年学隶,待基础扎实,再各以二十年学习行书及草书,以期晚年略有成绩。旁人有诘之者谓:先生之志固可钦,倘天不永年,先生之课程将何以完成?先生答曰:学贵有本,书事亦然,循序渐进,乃唯一门径,非敢以此骇俗也,倘天不假年,则祗为人寿之有亏,非学书之失败也。

图片

朱东润先生

先生立志学书,始于十余龄。决心既下,遂自小篆入手,日日临写,寒暑不懈。中年以还,书名已盛,而学书之志,一似少年之勇迈。每日向午,旁人休憩之时,先生必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用力临写篆、隶、行、草各数纸,始神闲气定,怡然自得。晚年患痔,不良于坐,卧病方起,犹以书课自律,家人苦劝,执不肯听,遂因用力过猛,常致血染座褥。尝谓一日不习,则退一日之功,而十日不进,荒废尤难补救。先生自律之严,实原于不违初心,暮年回首,遂慨然以当年“八十载学书”之志未虚而自喜。

图片

朱东润先生题复旦燕园

先生尝谓,学篆学隶,本非学书之目的,然由篆及隶,以厚重平正为基础,行草书始能安稳妥帖。先生初学篆书,专意临习《琅邪刻石》,兼临《峄山》、《会稽》。因《峄山》、《会稽》係仿刻而逊色,遂自《琅邪》取神。秦篆以下,自《少室刻石》、《开母刻石》、《袁安碑》,以至《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等,无不手摹心追。唐人篆书,对李阳冰《滑台新驿记》最为折服,以为李氏《城隍庙碑》失之板滞,《谦卦刻石》失之取巧,皆非所愿学。先生于清人篆书,则对完白山人邓石如之人品及书艺最为心折。六十年代初,先生讲学过合肥,于安徽博物馆获观邓氏墨迹,由衷钦服,乃至于客舍梦遇邓石如并请益,承邓氏亲示作书用笔法,并授以“中锋平铺,万毫齐力”八字口诀。事后追忆,自谓实因专心书学,且深契于邓氏,遂形诸于梦寐。
图片
朱东润先生赠王培南先生作品

先生于学篆同时,又肆力学隶。今尚残存于江苏泰兴老宅之习字本廿九册,据其题识,多为三十至四十岁时遍临汉碑之所遗,所临有《乙瑛碑》、《华山碑》、《张迁碑》、《史晨碑》、《夏承碑》、《礼器碑》及《石门颂》、《西狭颂》诸拓本,凡一碑之习,或对临,或默临,不至数十通后于用笔结体自觉有所悟而不止。又观其册尾所识年月,知其日课之勤,除却舟车途次,若居乡或在校,则每日未尝有间断。抗战军兴,先生入蜀任教,颠沛流离,犹不废临池之课。至四十年代,始自谓“于篆隶略有认识“。五十岁前后所书《木芙蓉歌》条屏、《礼记·礼运篇》中堂,精气弥满,腕力雄强,识者许为罕见之作。 

图片

朱东润先生书法作品

自五十年代以还,先生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学及行政事务日形繁忙,而学书之好,迄未稍懈,篆隶犹每日必作,而研习之重点,转向行书与草书。尝谓篆隶之临习,教人以结体与笔法,而于章法则不易领悟。唐人李北海之《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及孙过庭之《书谱》,则于结体笔法外,又示人以章法。先生晚歳,对《书谱》尤其重视,日日临写体会,用力极勤。通常临写前,案头置一径尺大砚,右手握粗墨一管,徐徐研磨,兼以运腕,而左手展帖,凝神谛观,待墨研浓,已将帖本熟读数过。作字时精神贯注,须眉俱立,直如大敌当前,此时最不喜人扰。至篆、隶、行、草各成数纸,墨尽纸完,始神色怡然。笔不择精,软硬兼采。纸则多用毛边或连史,裁为定式,若写大字,衬以界隔。所书之散叶,积之逾寸,则装订成册,留以自检进境,或以分赠亲友。又每当课毕,墨有余瀋,即趁兴为索书者染毫作字。所书或背诵自撰之诗,或取案头诗册随书前贤韵语,不以固定之文字套式酬人也。
图片
朱东润先生行书作品(宋严羽诗)

先生八十歳后,犹肆力于书艺,习字既多,用墨遂费,而迄不愿用墨汁。每购大锭之墨归,常笑谓不知此墨尚能磨得尽否?而未几仍须重购。又谓老年之人,神易散而不易聚,习字之时,气血贯注,精神凝聚,故于健身亦有微效。晚年因年迈且病,大幅之篆、隶书写较少,偶应知交之请作篆,渐有精力不济之感。四方求书请益者日踵其门,先生则有求必应,绝无吝色,以至卧病初起,犹需濡毫应答。上世纪七十年代以降,所书以行草为主,至今师友间多有存者。先生尝谓,行草书不难于飘逸,而难于沉着。今观先生晚年所书,积七十余载之功力学养,健笔纷披,人书俱老,信手挥洒,皆见性情学问,飘逸与沉着,实兼而得之,而雄浑朴茂,苍劲奇崛,堪称人间之瑰宝。                         

图片

朱东润先生正在挥毫泼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